关灯
护眼
字体:
《单继德》第二章单家与李家及盖家的情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月如梭,转眼六年过去了。单继德家乡一带连年荒年,庄户人家忍饥挨饿,他家虽说没到挨饿的份,但荒年发生后,他家每年都入不敷出。他父亲听人说东北土地很肥沃,当时很多人都向往到那里去生活,单继德父亲也有去那里的想法,但令他纠结的是儿子还正在念书,等儿子完成学业,两个女儿也快到结婚的年龄了,如果女儿结婚了,就不能和大家一起去东北了,他不想把两个女儿丢下。

单继德得知父亲的心思后,主动退了学。他父亲变卖了土地和房产,备足了干粮,走上了闯关东的道路。他们从水路进入东北,但上船之前遇到土匪,为了躲避土匪单继德二叔一家人和他们失散了,上船后,单继德和父亲及四叔三人挨个船舱寻找。当单继德找到船尾时,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抱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子哭喊着说:“儿子你醒醒呀!”旁边的中年妇女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跪在船上不停地磕头。中年妇女边磕头边泣诉着说:“求求大家给我儿子点吃的吧,他快饿死了……”单继德心中掠过一丝悲凉。他转身回到他们呆的船舱,把船尾那儿发生的事儿和母亲说了一遍。他希望母亲能够帮助他们一下,他母亲边给他拿干粮边说:“虽说船上没处弄吃的,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单继德把干粮送给了中年妇女,她把干粮喂给了孩子。过一会儿,孩子醒了过来,单继德见人醒了,放心的离开了。

后来,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寻到了单继德他们呆的船舱,中年男人叫他的儿女给单继德磕头,谢谢他的救命之恩,单继德连忙扶起了两个孩子。

经过攀谈得知,这家人姓李,也是闯关东的,在路上遇到了土匪,把他们的干粮抢走了,他们又与家人走散了。得知这些后,单继德母亲在给单家孩子拿干粮时都会给李家两个孩子拿点。在那种情形下,给别人点吃的,这就是活命的恩情,对于这份恩情,李家夫妇俩记在了心里。李家人去东北也没什么亲戚投奔,于是他们就和单家人一起来到了现在的吉林省双辽市红旗乡,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单继德父亲置办了一处房产,十几亩地和一辆马车。他让人把房间都隔起来,即使这样还得两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一家住南炕,一家住北炕,中间用布帘隔开。单继德三叔和四叔两家住在一个屋里。单继德家和李家人住在一个屋里。由于单继德的两个姐姐都大了,他母亲又在他们家住的炕用布帘给两个女儿隔了个小屋。这样一来,他家住的更挤了。因为是夏天,单继德索性在厨房打起了地铺。为此,李家人无比感激,不管怎样,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由于姓李的人也在单家,外人以为他是单家的管家,都叫他李管家,管他妻子叫李嫂,单继德亲切地叫他李大哥。就这样把姓李的人真叫成了李管家。

到了农闲季节,单继德父亲又想起了失散的二弟一家人。他准备去寻找,单继德看着日渐消瘦的父亲很是心疼。他知道,自从山东老家那发生荒年以后,他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他要替父亲去寻找亲人。他父亲听了很欣慰,但也不放心儿子自己出门在外,毕竟还是个孩子,单继德说他和李管家俩结伴而行,他也有寻找亲人的念头。

次日,天刚刚破晓,二人就带上干粮上路了,他们来到客栈打听闯关东人的下落。听客栈里的人说,有几户闯关东的人家在现在的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那落了脚。他俩就向那个方向一路打听去了,他俩刚到桑树台的地界,天空骤然乌云密布。一个闪电过后,接着响起响雷,他俩加快了脚步,准备找个地方躲雨。正在这时,前面飞奔来一辆马车,赶车的人不停的喊着“吁、吁、吁”的但马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样子马是受到了惊吓。单继德和李管家见了连忙跑上前去拽住了马的缰绳,马这才停下来,这时瓢泼大雨已经从天而降。赶车的两个人招呼单继德和李管家二人上了车。然后把马车赶到不远处的一个窝棚去避雨。在窝棚内经过攀谈才知道,这两个人是附近村子的人,姓盖准备到地里收麦子,可是天气忽然阴了,他们准备回去,马由于受到了雷声的惊吓才惊慌地跑了起来。单继德从姓盖人口中得知这里有个优惠政策,开荒头五年政府分文不收地税,所以来了不少关内的人,但是没有姓单和姓李这两个姓氏的人。

雨停了,他们各自离开了。在回走的路上,单继德看见那儿麦地里的麦穗沉甸甸的,麦地旁边有一望无际的未开垦的荒地,荒地上长着葳蕤的各种杂草。

到家后,单继德把路上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听,他父亲听到那里不但有优惠的开荒政策,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能长出葳蕤杂草的土地,土质一定肥沃。于是他决定去那里开垦一些土地。一是两地间路程并不太远,二是如果遇到荒年时,两地不可能都受灾,那样粮食就有保证了。现在农闲有时间,虽说开荒也种不了地,但能为明年打下基础,让单继德父亲没想到,这次开荒居然还成就了他儿女们的婚事。

听说要去开荒,几个男人都踊跃参加,最后单继德父亲决定让单继德和李管家去那开荒,让单继德三叔去喂马,三婶去做饭,他自己和四弟二人在家管理这里的土地。

次日拂晓,四人赶着马车就上路了。他们很快就是到达了那里。正在他们准备建窝棚的时候,单继德和李管家帮过忙的盖家父子俩从这路过,他们是去收过的麦地种白菜的。父子二人认出了单继德他们,得知他们要建窝棚,就停下来帮忙了。建好窝棚后,盖老汉指着附近的一个窝棚说:“那儿是我们的窝棚,晚上没人住,我们只是在农忙时候吃午饭和躲雨,新建的窝棚潮湿,你们去那儿住吧。”于是那天晚上,单继德他们把盖家人的窝棚用布帘隔成两间,四人都住在了那里。

为了答谢盖老汉父子的帮忙,第二天单继德和李管家去盖家帮忙种白菜。盖老汉见单继德不但干活利落,而且谈吐不凡,对他很是有好感。得知他上过学堂后,更是有意识的问了他家人的一些情况。李管家又插嘴对盖老汉讲述了他们在闯关东路上遇到单家的情形。盖老汉赞叹道:“这真是一家好人那!”从这以后,盖老汉似乎对单继德更加关注了。

有一天,单继德和李管家正在地里干活,刚才还好好的天,这会儿一朵朵乌云像听到了集合号似的朝这面聚拢过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雨。单继德和李管家两人急忙进窝棚避雨。”夏天的天,真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那!“盖老汉父子和另外两个人边说边从外面进来。

单家窝棚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着。有个人问盖老汉说:”你为什么不到自己家窝棚避雨,却舍近求远的来这里?“盖老汉说:”你不也如此吗?“那人又说:”我是要去你家窝棚的看你在这就跟着来了,我有点事儿想和你说说。“盖老汉说:”昨天你去我家有事儿?“那个人说:”是和你妹夫他们一样的事儿,结果怎样?如果有结果,就到此为止,如果没成,那我可有一个相当的。“其他人听他俩的对话听得一头雾水,盖老汉故意把话挑明了,他说你是说我妹夫他们昨天来给我女儿提亲的事儿呀!”那人听了,以为成了,于是他说:“都说姻缘是前生注定的,大概真的如此吧!”我表弟家可是有钱有势,他儿子心气也高,看了不少对象都没相中,我想把你女儿介绍给他,你家女儿不但长得标致,还知书达理的,挺好!“另一个避雨的人插嘴说:”他女儿还懂一些药理呢。“那人听了更加惋惜了。当他听盖老汉说那事儿还没成呢,由惋惜转为高兴,他说:”如果不成一定告诉我一声。“盖老汉答应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