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武天龙》第五章 出门遇风寒,幸得贵人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今日是什么日子,月光虽盛却透不过树林照到林中,半夜里在林间行走可不是宋安希望的,据说百越之地多有毒物,一不小心可是会中毒身亡的。所以宋安只能小心地找一些可以藏身的粗大树枝前行,就算下到地面也是找硬实的地方。潜行约一里地左右,火光从树间枝隙透出来,人声更盛。

宋安小心地再向前走了几步,从草丛中向外望去。只见下方不远处是一条丈宽的小河,河那边可燃着五六堆大火,不下百人头上套着一个大大的形象奇特的脸具在火堆间舞动着,叫喊着。穿过人群的再远处在火堆的光亮中依稀看得出是一座土城的转廓。

宋安回忆了一下,记得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听说都有一些傩戏的节目,想来此时的少数民族也是有这个习俗的。看了一会宋安也没有了兴趣,于是又悄悄地回到了休息的地方。不过知道前面有土城,他打算明天去看看能不能问得到路。

第二天五更时分宋安起来到河边洗刷准备练功,不过似乎在这潮湿的地方露宿产生了坏的影响,虽然宋安已经在休息的石头堆上面搭有树叶之类的东西挡些露水,但起来后还是觉得有一种寒意在身体内散发着,令得头脑有些不利索。

“可能是感冒了吧?还以为有了真气之后百病不生呢,想来是理解出了问题。”宋安准备好了之后开始练功,希望北冥神功能帮助驱寒!

不过结果似乎不大好,在存想带脉等一些脉络时感觉并不畅顺,似乎有些阴滞的表象真是很奇怪的感觉。不过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还是存想了一遍,感觉略好一些,只是整个人还不是很精神。宋安由静入动,收了行囊运起‘凌波微步’向土城奔去。

走近小河才发现对岸竟种有一片片的水稻田,一条小路从小河上的木桥一直向土城绕去。经过小河上的木桥看到了几堆火堆的余烬,宋安便收到了步法,慢下来向土城走去。土城是建在一处挺秀美的小山上,或说是一个大的丘陵,从左边有一水绕土城前而过。

土城只是一段土石垒起后排上木头搭起的城墙,因为搭有了望台所以一早城中就有人发现了宋安,从土城中走出几个腰胯偏刀,步伐稳健,相貌看上去双眼深凹,塌鼻梁,高颧骨,身材比一米七六的宋安要矮不少却是很健壮的矮壮男子,应该是城中守卫的人。可能土城的人平常也多有出外面走动的,其中一个守卫在宋安离土城还有数十米的地方拦下了他问到:这位是人是宋人吧?不知来我们黄家峒有何事?

宋安心中还真是奇怪了一下,以前看电视上采访一些很偏僻地方的少数民族说起普通话来还是很涩的样子,而现在在宋代,在一个自己也不知是什么位置的地方的少数民族却说着十分流利的这两年来听惯的官话。宋安也不知对方是什么民族的,也不知有什么见面的礼节,不过见对方十分熟悉汉文化的样子应该很好沟通,于是他回答道:“我是从大理过来的宋人,想找条水路往广州府。@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不过走了很多天也找不到地方,有幸今天终于见到了这个城寨所来想来问一问路,顺便想休息一下。”

问话的人听宋安说是从大理方向走来的目光不禁打量着宋安,此时宋安身上穿的还是宋人的服式并没有换上大理常见的白族男子衣物。但他自幼练武换来的一身强悍体格却打消了守卫的怀疑,以宋安的健壮体格想走一走危险的路途找捷径并不为过。守卫打量了几眼便转身和其他几位守卫说了几句后回转来对宋安说:“有客人来我们黄家峒当然很欢迎的,请客人随我来。”说完转身领宋安往土城走去,宋安也跟了上去。

入到土城后宋安放眼望去发现这个土城并不很大,内里房屋多数集中在山边,而且房屋是二层的,下面看起来象是几根柱子支起来,有几户人家在房子下放圈了几头猪或养着鸡鸭。入了土城后守卫领着宋安往右边一处比较大的房子走去,上了梯了后才发现这里可能是黄家峒用来招呼客人的,因为楼上用一些木板什么的分隔了几个比较宽的房间,宋安就被安排在其中一间,房间里除了一张矮床外也没什么了。

守卫见宋安熟悉了地方便又引他去见首领,也就是此处的酋长。

酋长自然也是姓黄的,不过酋长在听到宋安问这黄姓是否是中原姓氏后倒笑了起来。此时宋安已经从酋长口中得知这里的人是僮族,不过宋安记得从来没有听过这个民族。宋安当然不了解了,因为他生活那时大家都把僮族称为壮族。不了解也没什么,至少宋安从在路上看到的和在和酋长接触时感觉到了发现僮族人其实很好客,也很善良,而且还能看得出这里大部分人都有些武学底子,下盘十分稳健。所以他在问酋长姓氏时还表达了对于峒中壮丁似乎都习武的疑问。

那酋长都爽快,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酋长笑完之后解释到:“我们黄姓在数百年前也不是说姓黄的,只是后来和你们汉人交往多了才定下来的。据说我们的黄姓是因为我们上古先祖是崇拜以黄色为颜色的族徽的僮族人,所以后来就用了黄这个姓。至于我们子弟习武是自古便有的,每一个僮族子弟都会在少年时起勤加练武,这个除了我们百越之地多有猛兽,山匪之外,由于天气潮湿练武也可以怯病。”酋长说着喝了口水后又说:“倒是客人你不了解这边的天气,现在可有觉得身上不大舒服?”

宋安一听,耶!这可神了,他怎么会知道的。心下想着就问了:“不知酋长竟是医家中人,真是神乎了。在下正是可能在昨晚露宿受寒了,一早起来都觉得混身上下不大舒服。”酋长听完又哈哈笑了几下,才露出认真的神色:“我想你是不了解,但幸好客人早时遇上我们,不然到时可是麻烦了。客人可知道你这不是受寒,而是中了毒,不但是中毒还是比较重的瘴毒。”宋安听了真的就些蒙了,怎么莫明其妙就中了毒呢?除了有点不舒服外没有什么感觉呀?酋长见宋安一脸的疑惑更是笑了。摇摇手让宋安注意后对他说:“你倒不用怀疑,说与你知吧,我们这里也就是汉人所谓的苗疆,百越之地到处可以说都是毒物,毒草,毒瘴。这个时节正是青草瘴最盛的时候,一不小心可就会让毒倒的。不但如此,客人因为在路上不小心,可能休息藏身的地方选得不好,到了晚上阳衰阴盛的时候,天地人三气人气最弱时为外邪入体。如果不是客人也是习武之人,可能身有保命的武艺,可以说一早成了林中毒物的餐食了。”

原来宋安还不觉得什么,当听到酋长竟然看得出自己是习武之人还有保命的功夫后,不禁觉得象有一身冷汗渗出,反而使得身体中的寒气似乎加深了。

不知这位酋长的能力如何,但那辨颜察色的功夫可是深厚。一下子就看出宋安此时的心思,但在他定眼细看之下也不禁有了些凝重,说道:“你不用担心,你这毒虚以至外邪入体的病也没什么大不小了,不过还是先安顿下来,让老朽熬些药给你喝。”于是招手让身边的守卫子弟引宋安回住处,宋安以武人身份抱了抱拳行礼后随守卫出去了。这时这位年有六旬的黄姓酋长皱了皱眉,叹道:“麻烦了,还是先让人去叁界去找叁家人来看一下。”于是又和左手边的守卫说了几句,守卫便回去缠上脚布出城了。宋安可能还没想到,这黄家峒的僮族煞是好心,更没想到他身中的毒可不是一般的毒。也不知是因为在酋长那里出了身冷汗的事,反正就在他回到住处刚上了几步梯子后就一头栽了下去,要不是守卫手急眼快,一把捞住的话头上还会多个包,不过他也不会叫痛了,因为宋安已经晕了过去。

黄酋长闻报便赶了过来,他刚才从宋安两眼中已经用他们僮医沿用的目诊了解了宋安是受了瘴毒和风寒,但还有一些不太确定的,本想得唤了叁界中精与辨证克毒的圣手来了之后才好处理的,不想宋安竟晕了过去。这一晕可不是小事,不但人气变弱,地气上升,龙火两路得不到上部天降气的引导不知还会发生什么事。幸好黄酋长也是制毒克毒的高手,知道要到天黑之前叁界的人才可能来到,看来是要先帮客人理顺体内气息才行。

黄酋长来了之后到床前想先把一下宋安的脉象,目诊对于翻了白眼的人是挺难用到的呀!但是问题是当黄酋长把脉之时却发现这位从大理想往广州府的客人很怪,怎么个怪法?就是怪,只觉得脉象缓,缓到毫无变化,不急,不滑,不涩。把脉分不清酋长还有本事,这僮族自古有懂得水稻收种,瘴毒变化等等都与天地变化有关,于是千百年来僮族中的智者琢磨出一套成就人体顺应天地人三气变化,引导人体火路感应三气,龙路分导温养身心的方法。但是问题是这种方法对僮族的先天条件十分讲究,天生与三气同步感觉越强的人就越能练得深入,以至于只是一些巫和酋长等人才学习得了,所以会的人很少。而黄族酋长就是学得这种方法的其中一人。

虽说是三气二路阴阳合和,但其中二路就是十分复杂的人体通道。僮族这种方法和中原的内功心法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方法,各有因由和表现。当酋长体内的气由火路而出向宋安体内探去时却发觉宋安体内更怪,一阵阵吸引力似乎在吸引着酋长身体内的气。不过这僮族人的方法也是神妙得可以,本来只知北冥神功对于易筋经的作用不大,不想对僮族称为火龙三气的方法也是毫无作用,是有吸引的感觉,但怎么也吸不走半点。

酋长在百越之地也是很有见识的人,天生感应三气的人本来就是天才人物,得天地精妙的人物。自幼随父处理各部落间的关系,青年时又是与侬智高等人物交往过的人。但是象宋安体内的反应他是闻所未闻,好奇之下引导体内之气顺着宋安体内吸引的方向而去,一路上从内气的反应中察觉到宋安体内百穴虚散,脉络空而无力,当直到达宋安膻中气海时才在一点滴内气被吸引后收回了内气。此时酋长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略一思量便能想到宋安必定是中原的武林人士,其体内的情形应是修习了某种损人利已的方法的表现。不然不可能产生这种吸引力。

酋长挥手让守卫出了房间,盘腿坐在一张牛皮上想:“这宋安体魄强壮,身材高大,应该不会有这种脉空穴虚的反应。我僮族的火龙三气也是籍着吸收天地二气使得人气与之同步,并用三气之力温润身体通道。同样是吸收,但象他这样的穴脉和中原一些武林中人的穴脉反应大不相同,除了根本不会象我僮族人同步天地人三气之外,也只能吸引人气这一部。象这种损人利已如此自私的功法,怎么看也不是象宋安这种三庭饱满,气度中正的人应该学的。除非有人骗他学了这功法帮那人收获内力,到时遇上更懂这种邪门功夫的人还不是作了他人的嫁衣。无论怎样还是先救醒他再问明他知不知其中因由,如果真是如此自私的人就不必再与之深交了。”

这位酋长也不知道,宋安就是冲着《天龙八部》中天下第一神秘无敌的‘逍遥派’才千方百计学到了真气速成神功,而酋长心中的疑惑正是当初段誉烧了画轴后松了口气的冥冥之中的感想之事。不然真以为有如此大的一个馅饼吗?当初那李秋水还不是想着吸了童姥的一身修为,说穿了这只是李秋水复仇的其中一个方法,不过后来可能人老了记不得有这回事了才深居西夏吧?!谁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