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客串特工》第二章 寺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可把我母亲吓坏了,于是母亲带我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检查出个所以然来。俗话说有病乱投医,这话一点不假。我母亲都没办法了,急的直哭,最后还是我奶奶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去寺庙找个法力高强的和尚帮我驱鬼。我奶奶认为我是让厉鬼上了身,所以才做此种梦。而寺庙则被认为是神的居住地,况且几乎每个城市或大或小的都会有座寺庙。所以我奶奶和我母亲就带我去了本市的寺庙。

中国大部分的信教者都是信仰佛教的,而我说的寺庙当然也是供奉佛主的地方。可是,从广义上讲寺庙不单指佛教一家。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

“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这所寺庙建在山上,山虽然不高可是山顶云雾缭绕,我想可能是这里香火极盛的缘故。在山脚下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我们坐的计程车在山门前停了下来。刚一下车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火味,而且越向上走味道越浓,等进了庙门我几乎流出了眼泪,真不知道这里的和尚是怎么忍受的。

奶奶对我说:“你到这了不要乱讲话,要不然佛主会怪罪的。”我点了点头。庙里人很多,老的少的,和我年龄相仿的,比我小很多的,进进出出,真是门庭若市呀。有几个小和尚在庙门前忙的不可开交,满头大汗。其中一个小和尚的年龄和我差不多,穿着和自己体形极不相称的宽大僧袍怀里抱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向大殿跑去。我虽然很想知道他抱的是什么,但是他已经消失在大殿中。我不想问奶奶因为她老人家不让我乱讲话,而我母亲八成根本从来就没来过这里,当然不知道那是什么。虽然感到遗憾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们一行人跨过庙门下的门槛,这就算是近入神佛的居住地了。绕过香炉就来到大殿门口。里面跪了一大片人,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各个嘴里念念有词,并向佛主金身磕头。说这话时我们已经到了大殿门口。

朱红色的立柱整齐地排列在殿门两侧,抬头看见大殿上的匾额写了四个大字,“大”什么什么……因为除了“大”字其余三个都是繁体字,而在繁体字中我只认识一个“龙”字。我没有多想就被奶奶牵着我的手拉进大殿。当然我多想也是没用。不认识就是不认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文化水平能到那里呢。

大殿门里面坐着个老和尚斜挎了个兜子,如果不是光头的话,我一定认为他是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挎包和尚的后面是一面类似古代衙门口名冤用的大鼓。鼓锤斜插在支撑大鼓的架子上。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几下厚重的响声,如此敦实的声音几里外也听的见。我当然知道这声源是一个上面雕刻着一条死龙的大古钟。

我经常听那些晚饭后出来乘凉的邻居们在小区的广场上讲故事,其中就听到过本市的寺庙有口大古钟,上面雕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墨龙。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而所谓的墨龙在历史上却实为罕见。四川土话也有墨龙一词。只不过是指乞丐,或在路边捡垃圾吃的人。而真正的墨龙只在民间的少许传说中出先过。

传说墨龙有形而无体,原来是秦始皇死后的残暴之气所化,其性残暴无比,为祸世间。后来被楚霸王项羽所伤,于是恶龙化作大山等待时机再次为祸世间。也许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可能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但已无从考证了。

而这个传说的下文就是讲一代“书圣”王羲之降龙为墨。传说王羲之还是少年,一日来到一山下,见此山的山顶紫气东升却在半空被阴风吹散,王羲之刚想上山一看究竟,。突然,山崩地裂顷刻间从里面飞出一条恶龙直扑王羲之,吓的他转身就跑,并随手把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砚台撇向恶龙,一道黑光闪过,恶龙就消失了。王羲之看危险解除了,想起刚才那砚台,觉得可惜便回去寻找,很快就找到了,而且没有一丝损坏,。只是砚台中有一墨龙游来游去。后来,王羲之成为了一代“书圣”。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而这寺庙里的大古钟原本活灵活现的墨龙却在近几年里死去了生气,所以有人说它死了。

我奶奶告诉门口那挎包和尚说我们是来治病的。说明病因,和尚马上起身把我们引进了后院。我们紧跟着挎包和尚的脚步来到了后院的一间禅房门前停了下来。挎包和尚双手合十口诵法号:“阿弥陀佛,施主请稍后,我去请师叔。”随既进了禅房。

奶奶也双手合十,微微的点了一下头。我闲着无聊就四处打量着后院。这里的建筑很古朴,和前面的庙门还有大殿一样都有着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的特点。石板铺地,朱砂木门,青砖砌墙,仿佛回到了古代。我正陶醉在这古色古香的禅房,却透过挎包和尚刚进去的禅房窗户玻璃看见了一架显微镜,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揉了揉眼睛再去看那窗户,真的是显微镜。这东西在小学的自然棵上经常看的到,我还玩过呢。我有点蒙,看不出来现在的和尚这么先进。

挎包和尚从禅房里探出头来招呼我们进去,可我们还没等动一步,那挎包和尚却突然出来了。脸上露出了一个勉强的微笑,然后就向另一个禅房走去。我随奶奶走进这间有点古怪的禅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