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佞姝》第十章 赈灾,木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公主受了惊吓,太史令受伤昏迷,一行人就这么耽搁下来,也看着暮色西沉,就让人就地扎营,准备露宿。

好在准备充足,至少不会克扣了公主。

“小姐怎么不去看看姑爷?”云图看着坐在火堆旁边,独自走神的怀姝,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

自家小姐不一直都心悦弘翕吗?为何到了这个时候,反而不再往前了?反而遇见弘翕的事,颇有能躲多远就多的多远的架势。

“我不是太医。”怀姝抿唇冷言,知道自己此话颇显刻薄,但是也许只有这个样子,她才能够说服自己与弘翕划清界限。

弘翕如今对她的好,不过是虚伪而已,终有一天他们会反目成仇,若是连这颗心都托付,那么她何谈报仇?

心悦仇人之子,这种罪恶感,让她无以面对自己已逝的父母,但是从一开始接近就充满了算计,随着弘翕一次又一次的接近,怀姝开始动摇。

她欺骗弘翕的这份帐,又该如何的清算?若是弘翕对待她依旧像以前那种态度,她就可以心安理得一些。

“小姐,以后太史大人就是你托付终身之人,你这般是在做什么?”云图暗自焦急,不愿看怀姝如此。

“此事你无须多说,我自有打算。”有些心烦把手中的树枝丢在火堆里,怀姝看了一眼云图,示意人不必多说。

就在此时,太医派了人过来通传消息,说是太史令已经醒过来了。

“怀姑娘可要去看看?”侍从毕恭毕敬的询问,显然不敢小瞧了怀姝,谁都知道这位是公主面前的红人儿。

怀姝终究还是去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若是不闻不问,未免薄情。

馆陶公主又是个至情至性之人,若是因此讨了人嫌,之前的努力覆水东流。

怀姝在心里,这么劝慰着自己。

营帐内烛影摇晃,怀姝站在门口,看着阴影下躺卧休息的人,看的有些不真切。

“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来?”弘翕的声音显得有些虚弱。

“你还好吗?”怀姝侧身入门,弘翕已撑着身体,靠在一侧,偏头看着她,后额还敷着药物,缠着层层纱布,看上去格外刺目。

“没什么大碍。”弘翕摇了摇头,抬手指了指旁边的软垫,示意人坐下再说。

“既然无视,在下先告退了。”怀姝温言道,显然不愿意在此处多呆,今日与弘翕相处,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会偏离既定的轨迹。

“怀姝,你到底想要什么?”弘翕抿唇,终究问出口。

既然已心想事成,不该欢欣雀跃吗?难道这怀姝也同那些纨绔子弟一般,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不屑一顾?

若是如此,还当着是一“奇女子”。

“大人说笑了。”怀姝坦然一笑,压下眼底的慌乱不安,直视弘翕的眼睛。

“就是这双眼睛。”弘翕喃喃自语。

说的怀姝一愣,不知弘翕到底在说些什么。

“大人在说什么?”

“就是这双眼睛,怀姝,你可知道,当人撒谎的时候,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似乎这个样子就能取信于人。”

怀姝被弘翕的话刺到,快速低头,不知所措。

“你去休息吧,明日还需赶路。”弘翕也没半点恼意,似乎今日唯一的目的只是拆穿怀姝的伪装而已,连最基本的愤怒都没有丝毫半点。

怀姝有些木然的转身离开,一夜心不在焉。

“你与那弘翕是怎么了?”第二日,因为坏了辆马车,怀姝便得到准许上了馆陶公主的车马,若是放在平日,如此尊卑不分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如今时事不同,一切从简,怀姝就这么伴在公主身侧,作为驸马的于永倒是出去骑马而行。

“公主多虑,我与太史大人并无问题。”自昨日起,怀姝难以安睡,却也找不到解决之法。

与弘翕坦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像是一块心病,越想无视,却愈演愈烈。

“你们还年轻,偶尔有所隔阂也是正常,切勿为此伤了彼此。”馆陶公主是个过来人,低声叹气。

“臣女明白。”怀姝点了点头,敷衍一句。

她与弘翕之间的问题,可不是几句口角之争。

好在这场气氛凝重的行程告一段落,随着一日日接近馆陶县,管道两侧的灾民也越来越多。

“哎,想不到灾情居然如此严重。”馆陶公主心中痛楚,这里是她的封地,却发生如此惨烈的场面。

“天灾人祸,总是无法避免之事,更有严重之地易子而食,可见人力之单薄。”怀姝心中戚戚然。

石渠阁之中收录的诗歌,大多数是对于当今圣上的高歌赞颂。

但是这百姓田间何来如此多的歌颂?大多时候倒是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就算是采诗,也会有自己的斟酌。

诗文自古时能反应人间百态,如今倒是成为歌颂功德之物,实乃悲哀。

“还望公主亲临,安抚人心,施粥赈灾。”这批赈灾物资,分为两份,一份是圣上派下,运往馆陶,由军队亲自押送,而另外一份则是馆陶公主亲自筹集,其调动也均有馆陶公主自己决定。

“去告诉驸马,停下马车,清理官道,派遣士兵维持秩序,就地设置救济地,施粥赈灾。”无论馆陶公主心中如何想,这个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

于永对于馆陶的话,向来是听从。

立即让人执行,原本闹哄哄哭叫一片的灾民,安静下来,一个个目光闪烁的盯着公主的车马,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怕是如果没有侍卫跟着,那几匹马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能饱腹的食物而已。

馆陶公主在怀姝的陪伴之下下了车,怀姝一手执木铎,发出清脆的铜铃之声,站在馆陶身后,不显突兀,却也不会让人无视了去。

浑身上下透露的是一种闲云野鹤之感,似乎这世间纷争与她毫无关系,她不过是一看客而已。

弘翕的目光从怀姝身上一闪而过,没有逗留。

“本宫,乃先皇之女馆陶,也是此地的封主,天降大水,饿殍满地,令本宫心中不安,深感内疚,故变卖地契良田,筹集善款,以求尽心尽力。”馆陶公主没说什么冠冕堂皇之言,却字字深切,抚慰人心。

人其实有时候,是很容易满足的动物。

当粥棚搭起来,饭食分配之后,四周响起的只有百姓歌颂馆陶公主与驸马于永的声音。

怀姝勾唇看着这一幕,没有说话。

她知道,此行必定让馆陶收获颇多,她带来的不仅仅是钱粮赈灾,还有免除税赋的旨意,这对于刚刚经历过灾难的百姓而言,便是救命的事。

怀姝的猜测没有错,等到一行人走走停停,来到屯氏河渡口时,屯河两岸人山人海,欢呼不止,百姓面容之上,哪里还有半点灾后愁苦之态?

“怀姝,想不到本宫还未曾做些什么,就有如此效果。”馆陶位于软榻之上,看着跪坐在自己面前的怀姝,笑着开口。

近日发生的事,频频让她觉得惊喜。

以往她也曾视察封地,百姓虽毕恭毕敬,却从未有过如今之态。

“百姓所求,不过是丰衣足食,殿下为其解决烦恼,乃是其衣食父母,怎可不心怀感恩?”怀姝语含几分喟叹。

人啊,越是走的高,想要的东西就越多,人心就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洞穴,永远都没有被填满的可能。

“你且退下吧。”馆陶的心情不错,心里盘算着应当给怀姝怎样的赏赐。

若不是怀姝亲自相劝,她绝不会冒险亲自前往,那么就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

怀姝,当真是她的福星。

怀姝退下后,自然是去做自己的事情,馆陶的目的已经达到,但是她的事,还未做完。

她换了一袭青衣,将发髻束好,面上淡妆,伸手拿过云图早已擦拭干净的木铎。

“小姐,如今外面局势未稳,万一遇见什么流寇,怕是……”云图有些不赞同的开口,没有其他人陪伴,自家小姐一个弱女子,孤身出门,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怎么办?

“云图,我身为采诗,拿着朝廷的俸禄,自当恪守职责。”怀姝看了一眼自己的婢子,平淡开口,陈述着一件事实。

“可是……”

“不用多说。”怀姝摆了摆手,抬脚跨过门栏,若是她一直躲在人后,此行当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采诗,采诗,不踏足民间,何来“采诗”一说。

木铎声阵阵,迎着黄昏,歇息在草棚内的百姓,停下了手中的伙计,看着那个迎着残阳而来的年轻女子。

清脆的铃声,那是属于采诗官这个古老职业,独特的声音。

他们没有姓名,穿梭在山林闹市之中,用独特的方式记载着所见所闻,代代相传,再于一炬豆火下整理那些似乎还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诗和歌,那些沉沉的夜里客刻下的辞赋,是一个国度民情政绩文化的源头。

“大人……”

有灾民将怀姝迎入草棚之中,无茶便以温水相待,气度从容。

注:【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属河北),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