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后的讯号》暗物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从戴维斯找到能长久储存反物质的方法前,全球就爆发了可怕的灾难,

美国先是对朝鲜拥核的威胁论加强,然后又以菲律宾的南海仲裁案和帮韩国抵抗朝鲜的核武器在韩国布置了萨德反导系统,

因此引起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强烈抗议,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美国迟迟不肯发兵,中俄两国也只能干瞪眼。

没等中俄喘口气,美国突然袭击了朝鲜,并且用的理由还是朝鲜发射了加装核弹头的常规弹道导弹。

中国第一时间决定对朝鲜实施战略性的支援,可是罗马并不是一天就建成的,美国独霸全球的野心自二战后就早早地暴露了出来。

一个世纪过去了,他那颗吞并全球的心就没有停止跳动过,随着时间的发酵,欲望也是一天天地膨胀着。

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将它的手伸向了个个国家。

对于美国的这一做法,很多国家选择了服从,有小部分国家选择了中立,既不插嘴也不插手,只是冷眼旁观。

有的国家则是扯起了美国的虎皮做大衣,美国统治阶层下达的每个命令,他们都会舔着脸去完成,甚至不惜做得更加过火,

只要美国没有开口制止,他们就循着自己的野心大肆出手。

要知道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位大佬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结下了梁子,两国的军备竞赛的后果就是美国在世界中迅速崛起,而苏联却在1991年解体了,成了新的国家——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没有苏联时期的财大气粗了,默默地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慢慢的积蓄力量,等到适合的时候,俄罗斯必定会展示出自己尖利的獠牙,对它的敌人造成致命一击。

在这个危急的特殊的时刻,也就是朝鲜和中国需要它的时候,它却沉默了,对于美国的种种行为视而不见,这实在是不太符合它的火爆的脾气。

令人惊异的是,中国和朝鲜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般。

然而,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俄罗斯一系列反常的行为,都归结于国内的一个小小的科研小组。

领头呢,当然就是戴维斯了。因为他们迁往俄罗斯后,他们得到了阿萨德的一大笔研究经费,这还不算,他们经国家的批准,他们被允许使用俄罗斯秘密修建在地下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并且还供给了他们一座中型实验大楼。这样优厚的待遇,加上一群对科学研究入魔的疯子,想让研究的进度放缓都不可能。

果然,他们不负众望,反物质难以保存的科学难题被他们攻克了。

虽然他们在这条道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正是他们这种执着,对科学的狂热,让他们突破了重重阻碍。

反物质不是新词,第一个得到反物质的人也不是他们。前人制造出了流星,但是能够抓住流星的却只有后来人。

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种储存反物质的方法,那种加强磁场、电场的储存方法不仅让储存设备变得极其笨重,而且也很占空间,有的甚至需要25公里的占地,而且需要的金钱则也是天文数字。

戴维斯他们认为反物质并不一定通过压缩成固体小颗粒的方法得到。

而且他们还发现,强电场对反物质的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强电场是白白浪费资源。之所以在亚特兰大的研究进度缓慢。是因为她们受到前人的影响,可以说是前人误导了他们,这才是主要原因。

他们认为,反物质的主要难度是如何制造一个不活跃的小空间,拿氢来说,它的造价低廉,可以大规模生产。

氢的一个特性就是,和氧燃烧能够生成大量的热量,并且生成水,大众都知道的知识。

有人就想,清和他的反氢原子相互碰撞,就会产生恐怖的能量,要是用人类的航天飞船或者用在发电设备上,那可比以核为能源高效得多,人类的脚步也不会局限于太阳系了,这个想法非常有想象力,反物质的储存方法解决了,梦也就会实现。

氢得反物质也就是反氢,它的产生非常容易,难度就是只要弄出一点氧气,它就会莫名其妙的被抵消掉,

产生出大量的光子和能量,更不要说保存一克反氢物质了,

前人认为特殊的电场或磁场能够延长反物质的储存时间,但是通过他们大量的研究后得出,反氢原子的储存和磁场、电场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

宇宙中的反物质的含量非常的丰富,他通过特殊的仪器观察宇宙中的反物质产生消失

(反物质被抵消会产生大量的可见光和能量,射电望远镜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的坐标,它的产生只是随机的,是没有磁场的作用下,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它的活跃度会大大降低。

戴维斯为此头疼了一阵子,后来他在电子星图上将他们活跃过的坐标一一给标了出来。

他发现,越是趋于平衡,没有电场没有磁场的黑色区域,他们的活跃次数就会越多,难道有什么特别的物质或者未知的能量能够延长他们的储存年限?

后来一个吃惊的现象让他大跌眼睛。

固定在一片黑色的区域中,并不是数个行星那样多的物质而已,那样的遥远的距离,光子到达地球是非常微弱的,

更妄想观测了。每一个发光的坐标离地球至少有几十万光年,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大量的反物质以万倍光速做无规则运动,并且还在不断的撞击湮灭。

也就是说那一片区域的物质受到了奇特的力的作用,它让反物质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

确切的说,不是保存,而是运动。

并且还在不断地湮灭,释放能量,这才让戴维斯能够清楚的观测出来。

是什么能量能够推动一个星系的物质进行运动呢?答案很显然——暗能量。

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这一切都与宇宙的空无有关。

空无的空间并不是空无的,而是有其固有能量,这就是所谓的“量子涨落”。在更小的尺度上,有不断运动的粒子和反粒子成对出现并湮灭。

你可以把这种量子真空想象成冒泡的地方:一个拥有高密度以及低密度的区域。

现在,让我们回溯到138亿年之前,那时宇宙是空无的。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出现一个被称为宇宙暴涨的事件,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在几分之一秒内从一颗弹珠的大小膨胀至数万亿公里。

这种突然的宇宙拉伸是如此快速并且极端,所有这些量子涨落也被拉伸,还有亚原子距离变成了星系的距离,以及高密度和低密度的区域。

在暴涨之后,引力开始把万物拉回一起。在大尺度上,这种膨胀太过于快速且强大而无法抵抗,但在较小的尺度上,引力占据上风。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中密度较大的区域成长为星系群,类似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

只有在本星系群之中的物质才受制于引力。

因为暗能量使一切复杂化了。大约60亿年前,暗能量主宰了宇宙。

基本上,暗能量是一种无形的力或影响,它导致并加速宇宙的膨胀。我们不知道暗能量是什么,但我们可以清楚地观测其影响。

它能让我们的星系彼此之间变得越来越远,然后飞越茫茫星系际空间,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任何地方。

正是这样的东西让整个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之中。也正是它让我们观测到大量的关于反物质湮灭的壮丽现象。

事物都有两面性,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庞大,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它们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5%不到(约4.9%)。

无法直接观测得到,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由于他这种特性,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出少量的了。反重力场就是很好的体现,光靠改变磁场,是万万不够的。

至于暗能量,如今的人们对此了得少之又少,声称能建造大量暗能量空间机器的人和《皇帝的新装》一样可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