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雕后传之决战襄阳》第六章 道长言谈 大理亡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过惊诧道:“蒙军已开始进攻襄阳,忽必烈如此兵贵神速,看来襄阳必有一场前所未有的血战啊!不知郭伯伯他们可有防备?”

陆静修道:“杨大侠倒也不必担心!”

杨过感叹几许,疑惑道:“那道长可探知襄阳战事如何?”

陆静修道:“蒙军虽勇猛,但老夫探知,我大宋军民在郭大侠夫妇和吕文焕将军的带领指挥下奋勇抵抗,在安阳滩大败蒙军。据说阿术本人与郭大侠交锋落败,险些被我宋军活捉,实乃大快人心!”

杨过衣袖一甩正声道:“好!有我郭伯伯在襄阳必然坚不可摧!”

陆静修望着远处几许,叹声而道:“郭大侠武功盖世,忠肝义胆!但话虽如此,如今蒙古大军汹涌而至,朝廷之上奸臣当道,若不及时调兵前来恐怕最后也是孤立无援啊!时下襄阳水泽之地对蒙古骑兵的确极为不利,阿术在安阳滩一战失利,蒙军暴露出水军不占优势的弱点。蒙军在攻宋军时没有水军是失败的最大因素,郭大侠与吕文焕将军也是利用好这一优势。阿术乃是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此人身经百战,一旦建立蒙古水军襄阳城有危也!”

陆静修此刻分析透彻,阿术授忽必烈之命率军攻打襄阳,黄蓉献策待蒙军俘人略地而归之时,郭靖与吕文焕带领宋军乘阿术回军之际,在襄阳以西的安阳滩派水军扼其归路,然后派骑兵直冲其阵,蒙古军队大乱,战前都元帅阿术与郭靖交锋不敌,险些被宋军活捉。蒙将怀都选善识水性的士卒泅水夺得宋军战舰,其余将领奋勇拼杀,才将阿术救回。

“经过此战蒙军大败之后,恐怕必要建造战船习水军休整再战。”杨过推测道。

杨过言后愤怒而生,回身将碗中仙茶一饮而尽。随即骇然一叹!将茶杯往石桌上一扔。

陆静修见杨过此时怒急而未言,随即坐下。即惊急道:“如此看来,忽必烈灭宋之心已然爆发。但时下川中蒙古大军却不在合州钓鱼城与王坚、张钰血战。这钓鱼城一旦被攻克蒙军便可顺江而下直去襄阳!忽必烈为何不攻打呢?莫非有更大的诡道么?”

杨过此刻心中根本不知什么钓鱼城,也不知它的战略要地有何重要。一心只担心郭靖夫妇和襄阳的安危。及道:“道长所言不假,蒙军此时挥师川中,南下灭宋已然昭然若揭,必将挥师而至襄阳。”

陆静修叹道:“不错!当年蒙军攻打钓鱼城,目的已然明显。一旦攻破钓鱼城,兀合良台的蒙古大军便可从四川顺江东进与儿子阿术合兵一处直逼襄阳!时下老夫云游之际,却不见蒙军向钓鱼城调兵遣将攻打的迹象。难道忽必烈改变的战略路线不成?”

杨过断然正道:“忽必烈不管如何进军,倘若南下灭宋,首先必取襄阳。襄阳一旦失守大宋几乎无险可守,蒙军便可长驱直入南下江南!”言至襄阳二字之时,见他神情突变内心深处已不由自主,忧然忆起当年与郭靖夫妇从误解到关爱的幕幕情深之景。忍不住情由心生,回想数年未曾相见亦不知郭伯伯郭伯母是否安好。神情之中早已流露出羁思之情。又想到忽必烈一旦挥军与兀合良台和阿术汇合襄阳,郭靖夫妇必将誓死守卫之时,即是思念又是担忧。

小龙女本不愿再次打搅二人叙谈,只因此刻目视杨过忧情已知他心思意才**言道:“过儿!不必担忧,郭伯伯武功盖世-身经百战熟知兵法,加之郭伯母足智多谋襄阳城定能固如泰山。”

杨过闻她之言,适才稍去一丝愁忧但忧心之情却仍是久久不能平静。

陆静修正声道:“贫道在此山修道多年,认知交往江湖豪杰甚多,但北侠郭靖侠骨丹心-忠肝义胆为国为民,实乃难得的英雄豪杰。当世除杨大侠之外,无人能比。武林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杨过凛然道:“道长所言不错,当今天下武林之中真正的英雄,的确非郭靖郭大侠莫属。他忠心报国-铁血丹心的侠义之举,无不令人敬佩啊!至于在下,只是当年尽得一丝微薄之力罢了,岂能与郭大侠相提并论啊!”接着叹声道:“忽必烈雄心勃勃,灭宋之心必如熊熊烈火,他日川中,云南的蒙军一旦挥军南下与阿术合兵一处,襄阳将有一场空前的惨烈恶战。”

陆静修叹道:“是啊!只可惜贫道一生修道数十年,亦练就一点卑微武功,却未能为国家效力救百姓于水火尽份薄力,实乃惭愧之极呀!时下蒙军强悍,川中之地已多数被占。大理国已经灭亡!皇帝段兴智,如今已投降蒙军。如今大理灭亡,蒙军也可从西南后方迂回,大举进攻我大宋!”言思至此陆静修突然觉醒道:“忽必烈不再攻打钓鱼城,难道真有从西南大后方迂回包抄我大宋的进攻战略么?”言语之时,面露忧愁!

杨过道:“道长乃修道之人,却有如此忧国忧民之心实乃难得,在下深感倾佩。如今之势只盼我郭伯伯他们能众志成城守住襄阳!”

和风熏叶,花香袭人!感叹之时杨过接着又道:“道长所言大理段氏已亡国投降?那段氏的独门绝学武功,‘一阳指’、‘六脉神剑’莫非已被蒙古所掠夺不成?”

一阵清风拂面吹来,陆静修声音微沉道:“此事倒说来话长!十三年前,贫道到达大理之时,本欲与故友大理天龙寺主持‘云玄大师’切磋武功与谈经论道,岂知,到达大理,方知蒙古骁将兀良合台,早已率蒙军攻进大理,蒙军势如破竹,大理皇帝段兴智抵挡不住,无奈之下如今已投降蒙军。当时贫道到达之时,蒙军已破城而入,城中尸横遍野,一片狼藉,大理军队仓皇而逃,蒙军烧杀肆虐,百姓慌乱四串。贫道杀得蒙军数人,忧心之余不愿恋战,及奔往天龙寺。不料在途中撞遇丐帮大理分舵舵主,‘木风’与副舵主黄冰带领丐帮弟兄以及江湖中的英雄义士,正被蒙军与武林叛逆围困,激烈拼死厮杀之中。蒙军本已兵甚将广,再因无量山的‘无量剑’东、西宗派与‘西南四鬼’已然投蒙。这‘西南四鬼’武功极为高强,厮杀之中双方死伤惨重,老夫见此杀将而去。后因蒙军势强援兵蜂至涌来,又无后援,最后与木风、黄冰带着数十人拼命冲杀出去。”

“我们行至城外隐秘的山林之中,老夫向木、黄二人打听天龙寺与云玄大师时情。在二人口中得知,蒙军入侵大理之时,云玄大师带领天龙寺众僧与守城军士以及丐帮兄弟,誓死抵御蒙军。后来也是寡不敌众,蒙军破城而入,他们退至皇宫誓死保卫大理皇帝段兴智。兀良合台重兵将皇宫围的水泄不通,段兴智无奈只好投降!谁料,那兀良合台对武学颇为嗜好,一直以来对中原武学‘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少林七十二绝技’以及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和‘六脉神剑’垂涎已久。因此在段兴智投降之际,便叫他交出‘一阳指’和‘六脉神剑’谱籍。”

“那段兴智是否交出呢?”言语到此,小龙女急插语问道。原来小龙女直至与杨过归隐山中,对世事之事却无挂念,只想与杨过长相厮守即可,时下忽闻陆静修提及段氏‘六脉神剑’但觉好奇,才自静心闻之一二。

陆静修忽闻小龙女追问,暗中有疑。及道:“那段兴智欲劝说云玄大师将二绝技交出,哪知其皇弟段兴睿,年方二十有七岁,他性情刚烈,不屈于强势之下,与天龙寺众僧不畏强权誓死不从。”

杨过道:“那六脉神剑当时在何人手中?”

陆静修道:“具丐帮木舵主相告,当时他们身上根本没有‘六脉神剑’的剑谱和‘一阳指’谱籍。”

“那藏在什么地方呢?后来如何?”小龙女问道。

陆静修道:“这个老夫也不曾知晓,老夫只知段家的一阳指是嫡传武功,而六脉神剑只有出家的段氏才能习练,据传此谱早年已被焚毁。如今是否另存谱籍也不得而知了。”接着道:“后来,兀良合台下令屠杀不从之人,段兴睿带领将士与天龙寺僧人及丐帮誓死拼杀。王爷段兴睿战死,王妃自杀,天龙寺众僧他们誓死保护段兴睿的遗双,两岁的小王爷与刚出生的小郡主。最后天玄大师与天龙寺众僧,以‘一阳指’合力拼死将小王爷与小郡主安全突围而出。可惜待杀出重围之后,众英雄却只剩下,天玄、天通、天空三人和木风、黄冰以及一些丐帮兄弟了!其余数百英雄均已壮烈!”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