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后一平米的战争》第7章 形形色色听证会代表们上场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情况不同了。如今整个西海镇已经快拆迁完毕,接近尾声,只剩下了60来户人家的灯塔街,正是同联公司对这60户申请强制拆迁,才再次有了今日的听证会。孟皓然觉得这次听证会代表与上一次要有明显的区别,更应该强调公众性来公正合法地保障被强制拆迁人的话语申辩权,而不是由一群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来主导听证会。

这不是孟皓然矫情,他有着自己的考虑。现在孟皓然的手上就正拿着一份《西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海同联新城项目建设的会议纪要》,在这份会议纪要的开头就有着这样的描述:西海同联新城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引进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根据市政府与同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署的协议约定,需按约定时间向同联公司净地交付土地,否则视为违约,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这份纪要的结尾部分,更是明文号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排除一切困难,明确专门负责人制,确保西海同联新城项目快速推进!

现在离市政府交付土地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了,要是由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作为听证代表,他们的态度和立场可想而知。孟皓然不想承担这个官官相护的骂名,他更不想让自己主持的听证会改革最后沦为一场十足的政治秀。即便是西海市政府正面临着违约的压力,他也不想作出让步。

在孟皓然的听证方案里,他摒弃掉了周韶冲以前广泛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听证的做法,从60户灯塔街居民里按照5%的比例,确定了由被拆迁方推举出三名听证代表来,无法民主推举产生的,则由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孟皓然考虑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直以来所承担的政治角色,专门由政府指派了一名市人大代表和一名市政协委员担当听证会代表。

听证代表总共11人,其余6名代表在公众报名者中产生,按照听证代表公开报名要求,他们的年龄在18至65周岁,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西海市公民,男女不限,但必须能保证亲自参加听证会。西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作为唯一的组织机构参与听证会,负责回答听证双方提出的一些相关问题,但没有投票权。除此之外,孟皓然还计划从落选听证代表的公众报名者当中抽取30名旁听代表。

对于6名公众代表的产生方式,孟皓然设置了一套可行的规则:先从广大报名者中随机抽取20名备选代表,然后由拆迁与被拆迁双方的听证委托代理人从这20名候选人中选出6名代表,其中双方分别可行使7次否决权,只要一方进行否决,就视为淘汰,双方都不予以否决的备选代表才能最终将成为本次6名公众听证代表之一。如果双方表决通过的人选最后超出6名,则采取随机抽签方式确定。

程为和乔良很快就拿到了这份听证会规则。灯塔街的60多户人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投票民主推选出孙仲山、孙树贵和孙大伟三人作为被拆迁方的听证代表。在市公证处的主持下,听证双方的代表到场,从报名者中随机抽取了20名备选代表。

这次抽签仪式程为没有参加,他委托徐广利去了趟现场,对此徐广利很是不情愿。为了实施驱赶孟皓然的计划,同联公司已经更换了委托代理人,现在这个角色是由程为担当,徐广利实在不太愿意充当一个跑腿的小角色,特别是为程为跑腿!

在抽签会上,徐广利见到了乔良,这让他感到有些惋惜,原来对手竟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自己真是错失了立功的良机,他觉得程为真是有些狗屎运,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没碰到。徐广利甚至为灯塔街的人感到遗憾,如此事关自身财产利益的大事,怎么能安心把希望寄托在一位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身上呢,这真是有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壮了。

按照孟皓然所设计的规则,乔良和徐广利都拿到了这20位备选代表的材料,既然他们各自对这20位代表都有7次否决权,他们就理应对他们有所了解,这样的规则是公平,是由双方选举出来的代表来作最终裁决。

这20位备选代表的身份材料并不详细,每个人的介绍文字都堆积在一张a4纸上,稀稀拉拉的文字还不足以填满一张纸。都是些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家庭住址、职业信息等基本简历。

程为对徐广利带回的20张a4纸并不感到特别兴奋,他之前早就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所有公众报名者的复印材料,他还曾通篇翻阅过这些千篇一律的枯燥信息,看着这20名抽签出来的代表的资料,有些人的信息还在程为的脑海里留有一丝的印象,主要是那些姓名怪异,或职业特殊的人。

当然,这20张纸对程为来说也并不是全无用处,至少他可以缩小范围,之前他已对这些报名者进行了大致了解,目的就是为了挑选出一些合适的人选来塞进听证会,现在看来,硬塞的道路是行不通了。更不幸的是,程为当初脑子里挑选的那几个不错的种子选手一个都没出现在这20位代表名单当中,程为心想这几个人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样,白白错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程为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遗憾。永远不要跟运气不好的人合作,这是程为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理,连抽签都没被抽中的人运气实在是太一般了,不合作也罢!他现在有些从心底里佩服孟皓然了,抛开个人成见和恩怨不谈,孟皓然所设计的规则确实很高明。这个规则毕竟给了程为7票否决权,这让人心服口服!

他把这20张a4纸按照性别分类,用图钉把它们依次张贴在了办公室里的一面墙上,张贴完之后,程为大功告成地拍了拍手,面对着墙壁仔细地端详着,像是在巴黎卢浮宫里欣赏油画一样认真。

女人真少!只是三位。程为嘀咕道。由此看来这女性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真是不高,要不就是女性的运气不好,抽签的时候被大量淘汰掉了。

好像还少了点什么?程为往办公桌方向走了没几步又回头看了看这面墙,略有所思地对自己说。

“每个人还差一张照片!要是再配上照片就好了!”程为一下子便想到了缺什么,自言自语道。

条黑影进了西海市欧美经典家园的一幢居民楼,他是从外墙的窗户爬进去的。

欧美经典是西海市最高档的社区,小区里到处都有监控的摄像头,但在社区监控中心的电视屏幕上都没有出现这条黑影,他巧妙地躲开了每一个摄像头。监控室里的保安无精打采地张着大嘴,打着哈欠。

黑影顺利地进入了一套房间,屋里一片漆黑,黑影没敢开灯,他从身上掏出一只只有钢笔般大小的手电筒,他把手电筒拿得很低,紧贴着地板行进,手电筒发出一种微弱如豆般的光亮,像即将燃尽的火柴。

大概过了两分钟,黑影渐渐适应了室内的光亮,室外各种夜间发光体透过玻璃窗户折射进室内的光亮足以让他看清室内的东西。他干脆关掉了手电筒,在每个房间里摸索着,他在找东西!

这是一套很大的房子,有四个房间,两个厅,房子被收拾得十分整洁干净,房屋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书法作品和油画,看得出它的主人是一个对生活环境很讲究的人。黑影没有在客厅做太多的逗留,他把搜索的重点放在了四个房间里。

黑影在一间房里找到了一部台式电脑,他没有抱走电脑的意思,现在的电脑并不算值钱,价值可能还不如墙上挂着的半幅画。他打开了电脑。

切顺利!电脑没有设置开机密码,成功开机之后,黑影从包里掏出一只半块砖头大小的移动硬盘来。

第二天早上,欧美经典家园所属的街道派出所接到了报案,派出所派两名警察赶到了案发现场。

“昨天晚上这里有小偷来过!”房子的主人对警察说。房主是一位年近40的女人,她穿着时尚且怪异,一身宽松的衣服有点像民族服饰,上面绣着奇特的图案,她留着一头短发,比男人惯常的头发长不了许多,她算不上漂亮,脸颊上有些许雀斑,颜色很淡,像是用某种美容方法处理过。

“黄大姐,你仔细检查检查,看丢什么东西没?”一位身材略胖的民警客气地对报案的房主说。街道和社区里的很多人都认识这位黄大姐。

“我都检查过几遍了,没有丢东西。”

“那您怎么就断定来过小偷呢?贼可不走空啊!”一位随行的小区保安插话说。欧美经典家园自从第一户业主入住以来,治安环境就一直很好,是典型的富人居住小区,平时闲杂人等想进去都难。

“你的画也没有丢?”胖警察问。

“没有,真没有!”

“那你怎么这么肯定小偷来过呢?”胖警察有些迷惑了。

“你们来看看这个脚印,我哪来这么大一只脚啊,平时我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说是一尘不染,怎么会有这个脚印呢?”黄大姐带着警察和保安走到客厅通往房间的过道上,指着地板上的脚印说道。

“你昨晚什么时候回家的?”略瘦一点的警察问。

“大概12点多吧,昨晚有个聚会,喝了点酒,回来就睡了,早上我打扫卫生的时候才发现的。”

“这几天没别的客人来过家里?有可能是他们留下的脚印。”瘦警察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这个人特别爱干净,不会允许别人穿着鞋进来的,再说也没谁来过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