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都后现代青春之歌》番外篇一:那儿年生的cd人看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我初中开始,学习成绩比较好又比较早熟的中学生们在谈恋爱或者追朋友时,挺喜欢约在滨江大桥河边上的英语角,我记得我在英语角开口说的第一句英文是和一个在川大任教的考古学教授交流时,我听到有人问他喜欢什么音乐,他说“rock、jazz、bules”等,恰好当时我听音乐接受音乐处于井喷期,我当时一激动结巴着就上去跟人来了一句:“ilovethecountryroad!”说完才想起人教授说的是流派,我说的只是joe一首绕全世界梁三日的歌曲而已,没想到教授说他最爱的一首歌便是这首,就这样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外国朋友。

说到外国友人,我知道大北京那个吃了晚饭就去王府井看老外的笑话,其实cd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笑话不少。我小时候住在临江路,走出大道就是府南河,河边就有着我的小学、锦江宾馆之外唯一接待国外游客的交通饭店,以及我的学妹的妈妈在龙小旁开的cd第一家露天西餐厅。

那些时候有这些个幽默的事可以拿出来摆一下。

1、所有外国人都喜欢晚饭时在学校旁的西餐厅吃饭,他们永远无法安静地吃完一顿晚餐,因为他们要回答无数来自于小学生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以及热情的cd人的问题:“hello,howareu?”,

他们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点头说:“yes,i’mfine,thanku.”我估计八十九十年代来中国旅行的外国友人都很茫然和无语,他们内心的阴影面积一定极大。

曾经我被老老杨牵着也去问过一个黑人哥们儿,我问的问题是老老杨在他那个年代的英语课本上精心挑选的问题,有“areuaboyorgirl?”这个不摆了的问题了,还有“longlivechairmanmao!”只要我说这句,原本是人老外被问或被拍照,末了绝对是拽着我让我一边说那一句“***万岁”一边教我对着镜头摆出v的手势;

2、老老杨热衷于与老外打交道,他那微薄稀罕的英语竟然还能和人聊天,有一天他送我去游泳的路上教我了一句英语,让我回去说给奶奶听,他给出的翻译是“奶奶是好人”,但根据我至今仍然能记住的原话是“grandmaisbeach.”所以能够相见我追着奶奶一口一句奶奶是xx的情景有多么臊皮(cd土话,意为不正经、捣乱)。

后来我问老老杨究竟那是啥子意思,老老杨笑眯了眼对我说悄悄说到,是他问老外“奶奶是坏人”怎么说,再后来我大了英语学得不错后我跟老老杨说其实当年那意思是“奶奶是xx。”吓得老老杨整天都不敢正眼看奶奶。

3、我小时候住的是一个四处分散有小院的大院子,临江路十五号大院,从我们院长走到府南河边大概十分钟左右,走得快的话七八分钟也能到。那年我五岁,吃了饭老老杨正牵着我往河边走去消食,路上碰到他的粉丝罗伯伯,罗伯伯激动地上前拉着爷爷的手说:“杨老师,赶紧去花园餐厅,来了个黑人,一身黢黑,赶紧搞快去看黑人!”我爷爷拉着我明显地加快了步伐,当我们看到那个黑人哥们儿时,他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人了。

4、三年级左右,临江路沿路大院子一直在传说来了几个国外的讨口子(cd话,意为乞丐),要各家各户看好自己屋头的娃娃,不要被外国讨口子抓走了,传闻传了好几天,我终于在花园餐厅看见了那几个外国讨口子,我当时想大人们一定弄错了,咋个可能嘛,讨口子能吃得起西餐?但他们的样子又确实有点像新南门汽车站外面和春熙路口子上的那些讨口子,脸看起脏脏的,头发虽然是辫子但都绞起绞起成一饼(cd话,意为一团)。后来当我成为文艺青年后,我知道了那几个老外其实是嬉皮士,绞在一饼的辫子叫脏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