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改变大时代》第2章月光依旧老李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州县有三座城,分别是老贝州城,新贝州城还有旧贝州城。

旧贝州城是很早很早之前的旧址,老贝州城是六十年代才降格成了老贝州镇,随之诞生的便是新贝州城。

俗话说一城四关,老贝州城作为曾经的县城,自然有着东西南北四关村,新贝州城自然也有其四关村。

在别的县城说东关村,那就是东关村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在贝州县就不行了,你得加上老贝州东关村,或者新贝州城东关村。

李国良的家便坐落在老贝州镇东关村,西临京杭大运河,作为遗产有着一座沟通两岸的大桥-贝州大桥。

要说河西近百里区域在建国前也归贝州县管辖,建国后为了便于管辖,以河为界被划分了出去,原本一个县的亲戚就这么成了跨省亲戚。

原本坐落在县中央位置的县城也就不再合适,为了便于管辖东迁寻了新址,一个地域大县成了地域小县。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老县城坐落在运河边,为了响应国家防洪计划,近千米的土地划成了河滩,成了泄洪区。

京杭运河又称千年大运河,而贝州县也有着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说罗成就是死在了贝州城外。

自建成以来京杭运河就是航运要道,故这运河泥沙底下有着不少沉船,据说某年南方进京进贡的官船在此地沉没。

所以,每遇到农闲干旱年份,运河古道上有大批人前来寻宝。

前世李国良小时候,农忙期间也曾在运河边捡到过明清时期的铜板,也听闻谁谁家挖到过某某宝贝。

挖宝的基本都在大桥南边100米的区域挖掘,那里据说是沉船的位置。

东关村就坐落在防汛大堤边上,李国良家就在贝州大桥主道南侧,距离河道也就一千多米的距离。

九十年代初期,人们还没有被国际化,人们还很纯朴,坑蒙拐骗偷还没有污染这片大地。

孩子们虽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玩具,但每日里都是喜笑颜开,就算是捏泥巴,一群人也能玩出花样来,十里八村的小孩谁不认识谁,哪像后来住在一栋楼里,见面都是鼻孔朝天。

那时候八九岁尿炕虽然有些丢人,但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为什么?因为白天跑的太野,玩的太嗨-累的。

重生回来的李国良,不想陪曾经的发小们玩一些幼稚的游戏。也不想去幼儿园浪费时间。

前边好办,后边的想要说服父母,就需要塑造一个天才儿子的形象。

下午吃完饭,安抚小妹午睡后,李国良内心已经有了一套说辞。

首先他需要搞到一年级的数学语文课本,这个很简单,胡同里上二三年级的有不少,可以去借本来用用。

随后便是演练倒背如流的天才儿童形象。

后院的后院的后院,娜娜姐今年应该读三年级,女孩子比较仔细,一年级的课本,找本胡同内心的‘坤’大娘问问?借来应该不成问题。

想着,悄声悄息的关上大门,向胡同北边走去,看看这个时间段有没有人在家。

杨坤大爷家与他家也就隔着两家,顶破天也就四五十米的距离。

‘嘿!开着门,看来正好在家。’李国良走到门前一看,眼前一亮顺手推开木门,扯开嗓子喊道:

“坤大娘。”

“咦,国良呀,吃饭了吗?要不要在这里吃些。”

“不了,坤大娘,我过来想借娜娜姐一年级的课本看看。”

“这样呀,国良你先坐会,我给你找找。”

“嗯,好的。”

说是坐会,其实连二分钟都没用了,看着拿着两本课本回来的坤大娘,李国良感叹不已。

“国良,给,拿去用吧。”

“嗯,谢谢您,坤大娘,我保证还回来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样子。”

“国良,真是个好孩子。”

“坤大娘,那我先回家了,小萱一个人在家呢。”

“嗯,去吧。”

回到家,李国良先是浏览了一遍语文,随后把课本放在一边开始准备大招。

李国良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前脚刚回家,后脚就有人去借课本。

结果……

说实话,一年级的语文也没啥难度,也就那么一小簇常用字,随便提问,或读或写,还不是手到擒来,准备的大招主要是数学。

90年代初,小学课程没有英语,就连乘法口诀也要到二年级下班学期才会学(五年制)。

当然会背小九九,也不算多么妖孽,如果把大九九弄出来,那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晚上,李国良做好饭,天色漆黑老两口(说老其实现在不过三十出头)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

吃完饭,李保功看见一年级语文数学课本,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国良,这课本是你借来的?”

“嗯,中午去娜娜姐家,找坤大娘借的。”

不等父亲开口,李国良继续说道:“我下午看了看,挺简单的,如果你不信?那你可以考考我。”

李保功一脸怀疑的神色,暗自摇了摇头,这小崽子什么时候?这么爱说大话了!不过儿子想学习,这件事还是让人高兴的。

“好,那我就考考你。”说着顺手翻到其中一页。

李国良看了眼,是唐朝骆宾王的《咏鹅》,很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传闻这是骆宾王七岁时即时做的一首诗,年龄到是和他一样。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李保功原本想让儿子读一遍,谁想还没等他开口,这小子就熟练的背诵了出来,一时间惊讶万分。

暗自感叹:什么时候这幼儿园教育水平这么高了?

“爸,要不要提问一下生字?我都会写了。”

“……”

片刻后,李保功有些怀疑拿了一本假的一年级语文课本,翻到首页看了看,确认这不是幼儿园语文课本。

“呸-呸-呸!幼儿园哪来的语文课本。”

李国良觉得这些还不够,顺便了声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也挺简单的,随后表演了一番十以内加减法对答如流表演。

如果说,之前的表演李保功只是惊喜,那接下来就是惊讶!

小九九倒背如流,还在承受范围之内,这个大九九是什么鬼?

……

原本劳作一天,疲惫不堪的他,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着。

就这样,李国良成功说服二老,同意他不用再去幼儿园上学。

李国良暗暗松了口气,看了看天色也不是很晚,就想着去看看爷爷奶奶。

爷爷家距离他家并不远,就在北边不远胡同里,当然他们这一大家族都在这一片住。

要说李氏在东关这片土地,到李国良这一代不过第5代。

老祖宗清朝末年在这里做了上门女婿,至今也不过100多年。

老祖宗膝下单传,到了爷爷这辈,也不过兄弟两个,再往下第四代这才开枝散叶,大爷爷家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老爹这边也有四个哥哥,两个弟弟,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

再往下第五代,人口更多。

李国良今年7岁,在家族中只能排老十五,这还是因为国家控制人口,偏僻村镇还好可以每家可以要两个孩子,后期政策普及也只能要一个。

堂叔伯家十个哥哥,三个弟弟,亲叔伯家六个哥哥,四个弟弟还有一个亲妹妹。

老爷爷李忠信,六年前去世,李国良没有印象,老奶奶去世更早,据说是生下爷爷就去世了。

大爷爷今年应该七十,比爷爷大六岁,兄弟两个前后院。

脑海想着一些回忆,抬头间,靠着零星的月光,依稀看到了路北边的老房子。

大爷爷家靠路边,后边更老的房子就是爷爷家。

李国良深吸一口气静了静心,这才小跑着冲下了缓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