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阳太祖》第二章 山河破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门的力量已然不可小觑,然而它仍像一头匍匐在黑暗中的巨兽,小心翼翼的将自身的爪牙隐藏,然而它的血盆大口却早已对准了身在安乐之中浑然不觉的出云国朝廷。

它不是没有野心,它只是在等待着一个能够一举吞噬已经衰落的出云国朝廷的时机。

而现在,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了!

上文中说过,宗门需要将自身获得的资源的三成,悉数上交给朝廷,这一规定还算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出云国的资源足够多,就算交了这些,宗门也能赚到不少资源。但是这是在云靖帝时期,也就是云顺帝他爹在位的时候,定下的法律。

到了云顺帝执政,由于前期积累了太多闲人,像是皇亲国戚、功臣名将之类的后代,多的不能再多了。这些人全部都由国家养着,而且继承了他们老爹的爵位和官职,光拿钱又不干活,或者是拿了钱干不出来活,一生出来就是官二代富二代的生活,简直如同国库里的蛀虫,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皇帝都要被他们给吃成穷光蛋了。

而且这些人虽说祖先比较能耐,要么是皇帝要么是封疆大吏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继承那种优秀基因的,也就不可能所有人都有修炼的天赋。而在这个年代的世界观是以武为尊,你爹如果是天元境的高手,那么你至少也得是个地元境吧,你说你就是笨,做不到,没关系,拿资源砸就行了。

于是各种灵药妙药,胡吃海塞,各种高手当老师,就算把山挖空了也要给你造一座能够帮助你突破的洞天福地出来,这个样子砸,你要是再突破不了……抱歉,就没有突破不了这种可能,大不了再用资源砸就是了。

这一番天材地宝的狂轰滥炸之下,就算是头猪,他也能突破地元境了。

但是培养一个地元境高手的资源,几乎等于一个中小型宗门的全部资产了,一般人真的是消费不起。也是因为资源的稀少,才导致普通人难以成为武者,不然的话,武者就遍地都是了。

当然,只是为了培养一个地元境的高手,国库还是能支撑的起的,无奈皇宫里吃白饭的废物实在太多了,突破起来一个比一个费劲,全是靠着外物才勉强达到的境界,就算有名师指导,战斗力也是一个比一个渣。

所以这几年,皇室的战斗力已经弱的不成样子了。

但是没办法啊,在皇帝的眼里,出云国的朝廷就是自己的家啊,自己的家当然由自己的亲人或者熟悉的人来管理啊,怎么可以随便从外面找几个不认识的人来干预自己的家务事呢?

因此帮这些纨绔、富二代官二代突破境界,增强皇室的力量,就是皇帝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如此海量的资源,单靠国库肯定是不够的。

国库没钱,但是皇帝会没钱吗?答案是不会。

因为皇帝拥有的不是国库,而是整个出云国。国库里没钱了,那就从老百姓手里,从宗门手里收税,缺多少,收多少,还能多收,多多益善。

于是在云顺帝执政的十年间,对宗门征收的资源,已经从原来的三成,瞬间暴涨到了六成,将近三分之二,整整翻了一倍。那些大宗门家大业大好歹勉强还能撑着,而那些小宗门本来就没多少资源,有的时候还入不敷出,这么个收税法简直没法过了。

譬如有个小宗门好不容易出个优秀弟子马上要突破地元境了,跑到掌门面前和掌门说:“师傅,弟子今日已经达到气府境巅峰,听闻师兄说突破地元境需要地元丹辅助,弟子在宗门的积分也已足够,恳请师傅赐丹。”掌门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抬头望着天空,咂咂嘴说道:“地元丹啊,不瞒你说,为师和你师叔师伯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它了,要不为师给你讲讲它的味道如何?”

这名弟子估计听完就崩溃了,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师傅讲完了地元丹味道是如何如何的美妙,比那个鲍鱼燕窝都好吃,吃完之后如何厉害等等,听完还学着师傅的样子砸吧砸吧嘴,一脸羡慕的模样。没办法,谁让自己的宗门只是一个小宗门呢,又不是皇亲国戚,地元丹这种奢侈品也就下辈子才能吃到了。

宗门的惨状如此,元顺帝却丝毫没有怜悯的意思,甚至在今年规定凡是无法按时缴纳资源的宗门,均以叛国罪论处,全宗上下满门抄斩。

这下真的是把人逼到绝路上了,那些小宗门本来还打算找时间凑一凑,晚一些也能交上,结果皇帝一道圣旨就让他们的希望全部落空了,而且是跌进了无底的深渊。

圣旨下达的一刻,几乎所有小宗门的掌教长老脑袋里都浮现出同一个想法:完了!

这次是彻底完了,这下子他们连怎么过冬都不用想了,直接想想秋天该挑一副什么样的棺材吧!

想来想去,还是里面垫着皮草的棺材好一些,至少躺进去的时候舒服些。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掌教们捧着那块黄色的布,和门下的弟子一起,望着西方燕都的方向,回顾着自己的一生。他们每个人艰苦创业,流血流汗打拼了一辈子,才换来了如今的事业和地位,偏偏上天在他们好不容易踏上巅峰的时刻,却要将他们送向地狱。

六成的资源,他们无论如何是拿不出来的,就算把宗门连他们自己卖了他们一样拿不出来。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事情就没有转机了吗?

答案是:有的!

这唯一的转机就是,造反!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更何况他们不是兔子,而是备受世人尊崇的武者,他们走在路上,从来就只有别人仰头看他们的份,而没有他们低头看别人的份,这份高傲也成就了他们不可一世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们不会轻易向出云国的朝廷低头。

哪怕是天上的雷劈下来,他们也有撕裂雷霆的勇气。

最先爆发起义的地点,是位于出云国东部的东山州,这里紧靠大海,河流众多且水产丰富,而海里的丰富资源甚至比大陆上的资源还要多,海中还有众多岛屿,有不少岛屿之上还有着某些珍稀矿石的矿脉。许多的宗门便借着这个优势,大力发展。

百年来,东山州的沿海宗门数量急剧的增长,大小宗门林立,有的宗门还直接把总部设在了岛屿之上。有着这样独特的海上优势,东山州的富庶几乎可以排进出云国各州的前三。

按说即便要爆发起义,也不应该发生在这种极为繁华的地区,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要起义也该是那些偏远地区最先开始才对啊。

即便再有钱,再无聊,也不至于去图谋造反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啊,实在没这个必要啊!

他们的确有这个必要,事实上,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天起,他们已经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上。

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只能怨东山州的人运气太差了,偏偏在这种时候碰上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灾。

所谓天灾,指的就是自然灾害,而东山州面临的,乃是最可怕也最罕见的“旱海”现象。

每当“旱海”现象出现,临海的一切海洋生物便好似灭绝了一般,海底里连一棵水草都见不到,整个海底好似一片干旱的沙漠一样,“旱海”因此而得名。

这时候别说开采资源,就算网一条黄花鱼都难。

没有人知道“旱海”现象出现的原因,也不知道解决的办法,只能归咎于海神对人类的所做所为发怒了,因此才用“旱海”惩罚人类,将海底的一切变得消失不见了。

如果真的是海神所为,那么搞几场祭祀也就完事了。

事实证明,海神老人家只是个背锅的。

但是还有人跳出来说,是因为众人的心不够诚,海神没有平息怒火,才会这样一直惩罚他们,只要大家诚心祷告,海神一定会收回惩罚的。

对于这种意见,众人很理所当然的当成一个屁放了。

原因无他,皇帝都他妈的已经上门催债了,对于曾经是暴发户,现在已经穷的揭不开锅的东山州各大宗门来说,脑袋都要保不住了,哪儿还有空等海神高兴。恐怕等不到海神息怒,他们的尸体就已经凉的不能再凉了。

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造反!

作为曾经的赋税重地,东山州的人口密集,宗门数量更是众多,而如今民生凋敝,各大宗门度日如年,可以说只要皇帝的命令一下达,流血最多的便不外乎东山州了。就连平日里那些叱咤风云的大宗门,如弟子人数过万的太山宗,黄阳门等,都是因为这次的“旱海”现象,被搞得元气大伤,难逃灭门的厄运。

因此人们很快达成了共同意见,由太山宗宗主乔海牵头,在东山州举起了由武者组成的反抗云顺帝统治的第一杆大旗“天海盟”。

“天海盟”一经成立,响应者无数,短短几天内联盟的人数就超过了二十万人。而且这二十万人仅仅是武者的数量,还不包括那些普通人。若是将那些普通人也算进去的话,这个数字恐怕还得再翻一倍。

不到十天的时间,东山州的州府泉明城被攻破,府主安仁义被俘,东山州已经全面沦陷。

等到云顺帝收到消息准备出兵平叛的时候,东山州早已成为了天海盟的土地,甚至连东山州附近的云、淮二州,也有部分城市被攻陷。

与此同时,出云国南部七州也相继出现叛乱,虽然声势不如东山州那样庞大,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代表着,起义的烈火已经愈演愈烈,朝廷的统治已经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