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仙侣传奇》第三章 达摩神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日当头,竹林影翠。眼看已到正午,依然不见鹿影公的踪影,玉玲急得来回踱步,不停的看着外面,外面萧索寂寥,唯有风吹竹林沙沙作响。玉玲急道:“你们暂且休息,我去看看,马上回来。”玉玲走出茅舍,找了半个时辰,依然没有找到鹿影公,气吁吁的回来,嗔道:“这个鹿老头,好不仗义,丢下我们自己走了。”

念风蹙眉道:“我们要赶紧离开这里,鹿老前辈不在,万一妖僧杀个回马枪,我们恐怕都要送命。”大汉性子刚烈,他是宁可玉碎,也不求瓦全的人,本想和妖僧拼命,也不愿躲藏。不过细想,平儿尚且年轻,心中不忍。只好叹道:“竹林的西面,有座古刹,据说当年是达摩祖师的修行圣地,如今早已破败,在古刹的后面,有片石林,我们躲在那里,妖僧一时找不到我们,不过……。”

大汉说了一半,摇了摇头。只顾自己先行,并在前方带路。大汉三人,因为受了蛊毒,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走了片刻,便觉吃力,众人只好相互搀扶着,朝竹林西边走去。他们穿过竹林,前面便是玉林谷,古刹就在山谷里,他们经过一番跋涉,来到古刹前面,在古刹右侧,有棵千年古柏,古柏下面有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四字:“无我圣境”。古柏后面便是山门,山门上有块匾额,黑底金字刻着:“无心寺”三字,只是年代久远,大部分油漆早已剥落。在山门两侧,还有一联:“心上无心乃无为之境,修而不修是大成佛法。”四人,唯有玉玲略有领悟,笑道:“圣人古迹,果然不同一般。”说完,她先行几步,推开山门,只见里面杂草丛生,大殿里的圣像,金漆早已脱落,空惹半壁红尘。四人本想绕过大殿,从后门出去,在石林里暂避。平儿因受蛊毒伤害,身体最弱,加上山路奔波,早已疲惫不堪,低声求道:“我们还是在大殿上暂避片刻吧,若是妖僧真的追来,再去后山不迟。”众人也觉的疲惫,只好点头答应。

四人刚在大殿坐下,突然,那可怕的笑声又起。妖僧乃番族后人,番人常年猎捕胡狼,深得胡狼习性,绝不轻言放弃。他被鹿影公赶跑后,半路又折了回来,偷偷躲在暗处观望,他不敢在竹林下手,深怕鹿影公突然回来,只好一路尾随,来到无心寺,确定鹿影公不会出现之后,才准备下手。

大汉站了起来,大声嚷道:“好个阴阳妖怪,真是阴魂不散,我去和他拼了,你们快逃到后山去。”说着,从身后拿出龙头棍,交给念风道:“我辜负了青龙前辈所托,未能将龙头棍,交个马帮主,只好拜托你了。”另外,他看了看平儿,本来想说些什么,可是半句也没有说出来,只好摇摇头,走出了大殿。平儿岂肯让爹爹过去送死,她也想跟着出去,念风眼明手快,在平儿风府穴,轻轻一点,平儿就没了知觉,念风勉力将平儿背起,朝后门逃去。出了后门,果然看到一片石林,石林被薄雾笼罩,在阳光下,隐隐可见七彩霞光。

他们进了石林,石林里怪石林立,老树盘根,小径纵横交错。偶有疾风吹过,好像有人仰天狂笑,忽而微风拂面,好像有人窃窃私语。石头上刻着各种神像,有的怒目圆瞪,让人不寒而栗,有的眉目慈祥,温婉祥和,若是平时,他们定是不敢入内。不过,想想妖僧,他们觉得更加狰狞。他们几个,只顾往石林深处逃去,也不知道绕了多久,见面前有块巨石,平坦宽阔,念风放下平儿,自己仰面躺下,仿佛只剩喘息的力气。平儿虽然被点了穴道,眼里却噙满泪水。玉玲看平儿性子娇弱,心生怜悯,帮她解了穴道。平儿站起身来,朝念风踢了一脚,踢在他的腿上,念风冷不丁挨了一脚,感到生疼,顿时忘了疲乏,起身怒道:“野丫头,你……。”说着,举起手掌,就想动手。不过,看她柔弱的样子,只好放下手,气道:“不和野丫头,一般见识。”说完,摸摸肚子,感到饥饿难耐,无奈道:“你们在这里休息,我去找些吃的。这里地形复杂,你们不要乱跑,以免走散了。”

念风捡了块小石子,沿途都画上记号,以防迷路。走了一段路,远远看去,一只野兔,伏在路边吃草。心中欣喜不已,悄悄靠近,正想捕捉。忽然,有人吼道:“大胆,竟敢捕捉我的兔子。”兔子受了惊吓,躲进了石缝,没了踪影。这一喊,念风也被吓了一跳,他回头查看,石林里阒无一人。念风拱手笑道:“我们无意冒犯,因被妖僧追杀,只想借宝地,暂避一下,还请前辈莫怪。”话音刚落,石林里笑声震天,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念风吓的,找了个石缝,躲了起来。念风躲在石缝里,大声嚷道:“前辈,既然不欢迎,我们离开就是,这样吓唬我们,算什么本事?”这时,大风停了下来,有人说道:“小娃娃,好大胆,竟敢这样和我说话,你快快出来。”

念风知道,终究躲不过去,还不如出来,嚼嚼舌头,或许还能活命。他走出石缝,只见是个老和尚,半卧半坐,瘫在石头上。老和尚两眼有神,形容消瘦,眉毛冗长,破衣跣足,乍一看像个罗汉。

念风心想,这个和尚面善,不像个恶人,心里放宽不少。故意耍泼道:“无意惊扰大师,若是大师不能解恨,来取性命就是,我绝无怨言。”说着,席地而坐,闭眼等着受死。

老和尚以为,这个娃娃,肯定会讨饶,不料,却耍起泼皮。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好佯装怒道:“取你性命,还不容易,只是我不杀,乳臭未干的娃娃。不过,你要受点惩罚。”

老和尚轻轻飞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念风身上,点了几下。念风啊呦一声,手脚一麻,武功尽失。

老和尚笑道:“我常年居住石林,不知外面今朝何年何月?你留在这里,将外面的所见所闻,讲来我听听,我心里舒坦了,自然放了你。”

念风心想,老和尚深不可测,不可随意放肆,要是真的惹恼了他,或许真要送命,只能见机行事,找个机会逃脱,才是道理。念风言道:“这事好说,不过,我还有两个伙伴,你要允许我们,找些野兔野果,填饱肚子,才有力气讲给你听。”念风初见玉玲,见她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心想有她在,自己肯定省力不少。

老和尚挥挥手,表示答应。

老和尚法号智空,是达摩禅院的弟子,早年因为犯了戒律,饮酒吃肉,被赶出寺院。后来,心有不甘,偷偷躲进了石林。石林是无心寺的禁地,本寺弟子,一律不准入内。智空生怕被发现,所以,长居在此,常年不出石林半步,时间久了,已经习惯这里,就再也没有出去的打算,以致方丈圆寂后火厝,僧人遭到遣散,他都不知。

智空本来武功平平,后来见岩石的画像,有些奥妙,就依着画像,练些招式,不曾想,常年下来,融会贯通,成了一套武功,和石壁上经文,相辅相成,武功日益精进。意外,学成了达摩心经和无心佛法,威力无比,智空将这门武功,取名为达摩密宗,并刻在石壁上。

念风依着记号,回头去找玉玲二人,将她们也带了过来。玉玲将和尚,上下打量一番,见老和尚眉目慈祥,并不像恶人,心里宽慰不少,心想对付脾气古怪的前辈,我自有办法。平儿因为心系父亲安危,杵在一旁发愣。

玉玲知道,世人皆有所好,如果知道老和尚喜欢什么,以后自然好办。所谓衣食住行,人之常事,见老和尚衣着破旧,对穿着肯定无求,那么先从食物开始。她故意摸摸肚子,对着念风笑道:“我们逃了几个时辰,肚子饿了,还是先找些吃的吧,吃饱了,再和大师讲讲外面的奇闻异事。”

老和尚侧着身,并不在意,假意不去理会。

念风揉揉鼻子,趁机附和道:“好好好……。”

玉玲见老和尚,无意阻拦。就只管去找吃的,她看石林里草木茂盛,猜想,石缝之间,肯定有许多野物。果不其然,一会儿功夫,就逮了几只野兔,她采了些草木作为香料,烤起了野兔。霎时,香气四溢。不知何时,老和尚早已立在一旁,目光直勾勾的,看着烤野兔,不停的噎着口水。

玉玲看了看老和尚,暗自偷笑。心想世上能有几人,经得起的美味诱惑?

她将烤好的野兔,递给和尚。老和尚久困石林,不知经年岁月,好久没吃过这等美味,竟连骨头也嚼碎,吃了下去。

几人吃饱之后,天已大黑,一轮满月爬上山头,照的石林亮如白昼。四人在巨石上,盘腿而坐,玉玲胡乱编造,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直到老和尚,迷迷糊糊的睡去。三人才松了一口气,各自歇息去了。

玉玲和平儿,因为劳累早已睡着。只有念风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偷偷看着玉玲和平儿,见玉玲脸似皓月,眉目之间,带着些俏皮娇气,而平儿颜如白玉,性子冷淡孤僻。两人身材婀娜,在月光下,更显的动人,看的念风,心里莫名的躁动。这个少年,第一次感到青春的张力。他再回头,看看老和尚,这种躁动,顿时消了大半。他开始盘算,如何逃脱这个地方,直到寅时,才昏昏睡去。

翌日,天刚放亮,玉玲就醒了过来。她看老和尚,早已没有踪影,她急忙叫醒念风和平儿,三人匆匆起身,准备逃离这里。

三人想按记号,依着老路回去,可是石头上的记号,早已消失了。他们只好,凭着方向逃跑,可是饶了几个时辰,依然在老地方徘徊。

三人正值无奈,忽然,身后出来一人,正是智空和尚,他像饿虎扑食一样,抓起念风就走,眨眼间,两人的背影,消失在石林之中。那智空和尚,边走边唱,唱着六祖偈语。空留余音,在石林里回荡:“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随着声音远去,玉玲和平儿面面相觑,大感惊愕,又不敢阻拦。

老和尚步伐轻盈,穿梭在石林之中,如履平地。他拉着念风,来到一座山峰前面,这座山峰高耸入云,抬头不见峰顶。

老和尚打开褡裢,取出一件法器,抛向空中。同时,脚踏莲花,口诵经文。霎时,风起云聚,两人腾空而起,耳旁唯有风声,呼呼作响。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峰顶。峰顶上,地面开阔,岚气氤氲。放眼远望,可以一览群山。后面有一崖壁,崖壁中间刻着四个大字:“止此佛音”,两旁镌有各类经文。

老和尚轻唤一声,从一棵老松上,跳出一只古猿。老和尚道:“多亏了这只古猿,我练功时,常年和我作伴,解了不少乏闷,以后,你陪我们一起练功如何?”

念风听说,一起练功,有点出乎意料,心想这个老和尚,肯定太闷了,想拉我一起练功解闷。不过,老和尚武功高深,一起练,还能学的几招,何乐而不为呢。谁知老和尚,没等念风答应,就用手指了指念风。古猿见和尚示意,飞奔过来,四肢挥舞,朝念风攻来,念风心想,一只臭猴子,也想欺我,看我不拔光你的猴毛。

念风两脚分开,扎下马步,想接住猴子的进攻。猴子凌空一跃,两只前肢同时攻来,念风推出两掌,正面相对,砰的一声,彼此抵住。谁知古猿,四肢可以同时攻击,古猿后面两腿一蹬,念风不及防备,肚子上,已经重重挨了两脚。念风收回双掌,想护住肚子。古猿前腿一挥,打在念风的脸上,脸上立时,开了果子铺。

念风见情势不妙,赶紧从身后取出龙头棍,口中念起了棍法口诀。棍法果然精妙,古猿上蹿下跳,也没能占到便宜。

老和尚久困石林,不知外面武林境况,他不认的这是什么棍法,对棍法的精妙,心里也是十分赞叹。不过,老和尚武功精湛,造诣颇深,他在边上观看一会,就已经记住了,一部分棍法套路,只是一时不能解开,找出破绽。

老和尚敲了敲石头,古猿停止了攻击,回到了树上。

老和尚问道:“这是什么棍法?”

念风回道:“龙头棍法”。

老和尚听说龙头棍法,饶有兴致的挠挠头,说道:“那好,既然龙头棍法,这么厉害,我们比试比试。”说着,上来就是一拳,念风匆忙闪避,老和尚还未近身,忽然变了招式,收了拳头,换成了横扫落叶,一脚飞来,念风那里躲避过来,幸好龙头棍在手,招式精妙,用一招南天一柱,将棍子挡在胸前。不过,老和尚可不是猴子,他腿部力量惊人,虽然只用了三分功力,念风如何挡的住,连人带棍子,一起飞了出去。

老和尚看念风不经打,颇为扫兴,嘟着嘴,气道:“无趣,无趣的很,我告诉你个秘密,你回去看看那些石像,或许有些用处,下次我们再打。”

老和尚招招手,那古猿又跑了过来,老和尚道一声:“把他送回去。”那野猴子,哇哇的叫着,上来背起念风,就往山下跑,在悬崖峭壁上,如履平地一般,念风倒是吓出一身冷汗。

且说这猴子,把念风送到下面,丢在一旁,自顾玩耍去了。念风捂着脸,倍感疼痛,他看不远处有条瀑布,瀑布下有一潭清水,他想过去取口水喝,正俯身掬水,被自己的倒影吓了一跳,只见自己满脸瘀伤。他怒不可遏,捡起一块石头,奋力砸在水里,不料轰得一声,水花四溅,从水里飞出一个人,念风吓的后退了几步,一个趔趄坐到地上。念风细看,见是一位道姑。这道姑盘着发髻,两鬓的银丝,迎风飞舞。然而,她面如桃花含露,肤如玉露凝脂,眉眼如黛,若不是这一头的白发,和妙龄少女无异。念风不知道姑来历,不知是敌是友,不敢贸然搭话。

道姑看上去冷若冰霜,神情严肃。她挥了挥拂尘,喝道:“哪里来的野汉子?到这里扰我清梦”。

念风看道姑从水里出来瞬间,便知她武功高强,是武林一流的高手。只好陪笑道:“不知是仙姑的圣地,只想取口水喝,无意冒犯。”

道姑冷笑道:“天下男子,没有一个好东西,嬉皮笑脸的,你也绝非好人。”

念风闻言,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只好缄口不语,免得惹怒了道姑,又是一顿打。

道姑见念风不答,又道:“看来我说的不错,你无话可答了吧?今日我要为天下除害,杀尽天下负心的男人。”

念风听后,惊恐不已。心想,本以为玉玲是天下最泼辣,不讲道理的女子,不料,这个道姑更胜一筹。

念风看四处无人,自思今日在劫难逃,反正一死,便豁了出去,吼道:“我一直在道观,跟随师父诵经悟道,未出山门,如何成了负心汉了?”

道姑本想出手,听了这话之后,收回了拂尘,心内思忖了起来,一时愣住了。

原来,这道姑本是俗家女子,小名药女。早年,因上山来采药,被毒蛇所伤,晕厥了过去,恰好被智空和尚遇见,将她救了回来,智空用内力将她体内蛇毒逼出,敷上了草药。她才慢慢舒醒过来,她见智空眉目清秀,又搭救了自己的性命,不免动了爱慕之心。

回去之后,终日茶饭不思,常常偷偷的上山去看智空和尚,不曾想,这个智空和尚只贪酒肉,不恋女色,常年避而不见。

药女因思君心切,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她每日悲啼,口内吟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父母细问之后,才知道事情原委,老父亲气的手脚发颤,生怕药女干出苟且之事,在邻里面前丢了脸面,只好,忍痛将药女轰出家门。药女趁着夜色,潜入达摩圣地,隐居在此。

正所谓,“落花有意恋流水,流水无情弃落花。”智空和尚终年躲着不见,药女无奈,只好四处游荡,以解愁闷,他入了石林,只见石壁上刻着许多佛经,她早有听闻,佛经可以静心养性,便每日诵读起来,久而久之,已经倒背如流,便失去了兴趣,于是又开始对石壁上的佛像有了兴趣,每日胡乱比划起来,谁知,两者环环相扣,内力与日俱增,武功日益精进,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本来学佛经者,该为尼姑。但是,药女因为憎恨智空和尚绝情,发誓终身不和他同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她便将自己打扮成道姑的模样,以表决心。

那么药女道姑,为何会潜在水中?且说,这道姑毕竟凡胎肉心,常常思念爹娘,这边又不能和情郎相会,感觉生无可恋,一怒之下,想跳入深潭自尽。不过,也是她命不该绝,因为常年修炼达摩佛法,功力已经非常深厚,跳进水里,不但没事,反而非常的舒坦,于是每当心情不悦,就会跳入深潭,修心养性。

今日,被念风的一块石头惊扰,本想出来杀了他。可是听他说,不是负心之人,又有了不忍。

她接着问念风道:“你为何会到这里?为何满脸的淤伤?”

念风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那道姑听后,忽然仰天大笑,冷笑道:“原来你也是被那个负心汉所伤,既然如此,我愿帮你讨回公道,你可愿意?”

念风还不知道这个道姑的来历,但是,听道姑的言辞,隐约可以感到,她和那个老和尚,有很深的仇怨。他看道姑虽然冷峻,但是又透着一股柔情,是女人特有的柔情。

念风左右不想得罪,因而迎合道:“仙姑若是不吝赐教,晚辈当然十分乐意。”

这时,石林里有人大笑,笑声震天,惊的林鸟纷纷逃窜。念风听的出来,这是老和尚所为。

道姑听到后,对着石林大骂:“你个缩头乌龟,终日躲在石头后面,不敢见我,今日我偏要收他为徒,看你能奈我何?”说完,对着石林猛击数掌,只听哗啦啦,数个石头应声滚落。之后,又是一片寂静。

道姑击了数掌,泄了怨气之后,内心的情绪,才渐渐平复。她甩了甩拂尘,领着念风,来到一个巨石前面,巨石前面有数间草屋,这便是道姑的居所。这里远观,可以俯瞰山峦起伏,近看,可以品赏花鸟鱼虫。若说天上真有仙境,这里便是人间阆苑。

道姑指着西面的一间草舍,说道:“那就是你的住处,不过,有一条你要谨记,每到酉时,便不能离开草屋,即便天塌了,你也不许出来。”

念风不知其中奥妙,也不敢轻易冒犯,只好先答应了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折磨,他早已疲惫不堪,回到他的草舍,只见草舍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张竹床,横在室内,他也顾不了那么多,合衣卧在竹塌上,睡着了。

睡梦中,突然有人在耳边喊到:“臭小子,还不起来,陪我去练功。”念风在朦胧之中,见到一个和尚,在向他招手,仔细看,原来是智空和尚。那老和尚把念风带到一处,四面都是罗汉石像,这些石像形态各异,个个面目狰狞。

老和尚不由分说,对着念风就是一掌,念风躲闪不及,感到胸口隐隐阵痛,那个和尚又是一拳,迎面打来,这时念风有了防备,一招鲤鱼入水,俯身躲了过去,谁知和尚手速极快,将拳化为掌,在念风背上轻轻一拍,念风被打趴在地,像只蛤蟆。他起身观看,发现和尚已经没了踪影,那些罗汉石像,仿佛活了一样,个个哈哈大笑。笑得念风心胆俱裂。

念风尖叫一声,睁开双眼,发现原来只是个梦,他推门观看,眼看红日偏西,飞鸟归林,知道酉时将到,不过,腹内饥肠辘辘,如果不找点东西充饥,恐怕长夜难熬。他想在酉时之前,找点食物。

刚走出草屋,便有人喊到:“你要哪里去?”念风看了看,原来是道姑。念风只说,肚子饥饿,想找点食物果腹。道姑回到:“草屋后面,有各色浆果野味,你自己去取就是,只是酉时之前,必须回到屋内。”念风无意回话,只是点点头,便到屋后找食物去了。

草屋后面,原来别有一番景致,远远望去,草木葳蕤,瓜果飘香,只是这些瓜果都是野生的,有些认得,有些见都没有见过。念风看到一株果树,树身粗壮,但是却枝冠低矮,枝头上挂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实,看着十分诱人,他正想伸手去摘,突然,砰的一声,一块石子,打在念风的手上,他手一酸,果子掉到了地上。道姑立在枝头上,责道:“这是合欢果,不能使用。”她指着一棵藤蔓,藤蔓上长着手掌大小的青瓜,看着瓜皮粗糙,形状丑陋。道姑说道:“这是石瓜,虽然难看,却是果肉香甜,适合食用。”

念风随意摘了几个石瓜,回到草屋,此时他已后悔,随道姑来到这里,这里那么多规矩,让他如猴入石笼,心里很不受用。可是念风不知道石林出路,武功又弱,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简单吃了几个石瓜,卧在竹塌上,翻来覆去,回想过去种种。

夜里山风大作,大雨倾盆,吹的草屋呜呜作响。此时正直春时,一声春雷,在空中轰隆隆的打响。春雷过后,风雨骤停,此刻山里又是一片寂静,静的可怕。

这时屋外有火光亮起,从草屋的门缝里射了进来,念风感到好奇,起身偷偷的在门缝里窥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