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亚洲雄狮》第五章 北上(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五年三月十日,四道河子。

虽是初春,但寒意仍浓,路上积雪盈尺,路人稀少。在一片光秃秃的密林里面,一支四百多人的部队,正在艰难地行进着。这支部队,跟那些山里人平日里所见到的部队完全不一样,穿着各异,有穿着老百姓的土灰色的大棉袄,有穿着老毛子那宽大的皮军衣,也有穿着清朝部队的上面画了不少稀奇古怪图画的制服,甚至于还有穿着日本鬼子冬装的,怎么看都不象一支正规的部队,倒是很象长白山一带横行的那些土匪。

四百多号人,在盈尺的积雪中,一步一步地往前迈着,他们的身上大都带着伤,有吊着胳膊的,有绑着腿的,有脸上仍然还在留血的,有走路一步一拐的,怎么看都象一支刚刚打了败仗的部队。但是,只要稍微细心点儿,人们就会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无不露出坚毅的神情,他们抬着头,挺着胸,在呼啸的寒风中昂然阔步,一股子肃杀味儿,油然而生。无论再苦再累,只要他们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队伍前面的那幅迎风飘扬的红旗,无不神情振奋,再重的伤儿,都已经不在话下了。

赵依杰吊着一只胳膊,默默地走在队伍的中间,他的身边,年青的赵林紧紧地握着自己手中的步枪,警惕地望着周围,随时准备着用身体替他挡住暗中飞来的子弹。这支部队,可以没有赵林,可以没有陈浩天,甚至于连士兵都可以没有,可只要有赵依杰在,红旗军,仍然是一支响当当的部队。这个道理,红旗军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赵依杰还在,一时的失败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们随时都可以东山再起,随时都可以向日本鬼子射出复仇的子弹。

赵依杰的心在流血,如刀刻般的寒风吹在他脸上,也比不上他心中的疼痛。他很自责,在他看来,此次的失败全是由他而起,是他太过于依赖对于历史的了解,这才出现了判断失误,使得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当折损过半,红旗军也不得不离开战斗了好几个月的辽宁东部。

连番的袭击,给日本鬼子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也使得日本鬼子对红旗军恨之入骨,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拨掉这支插入其后方的尖刺。只是,由于清军实力还在,临时派上来指挥作战的刘坤一又是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有名的湘军宿将,使得日本鬼子不敢掉于轻心,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对付红旗军。

自一**五年一月十七日起,刘坤一带着手下,对海城发动了四次的进攻,却无功而返。清廷内部已经腐烂变质,军队表面上看起来装备相当不错,其实,早就烂到骨子里去了,对海城的四次攻击没有给日本鬼子造成任何麻烦,反倒是损兵折将,损失极其惨重,也丧失了在辽东一带重新夺回主导权的机会。

趁着刘坤一无力前进之际,二月二十八号,日本第一军山县有朋大将率领部队发动了反攻,大规模的战役立刻爆发。就是在这个时候,赵依杰出现了判断失误。他认为,山县有朋大将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付刘坤一身上,其手下的第三、第五师团应该会全部投入战斗,根本就无力顾及自己。历史上也确是如此,第三、第五两个师团全力西进,短短十天之内拿下牛庄,营口,田庄台,从而把清廷的势力逐出了辽东半岛。

但是,历史在这个时候,却拐了一个弯。谁也没有想到,表面上气势汹汹直扑向牛庄和营口的日本大军,竟然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山县有朋大将的真正目标,竟然是人数只有一千一百人的红旗军。在山县有朋眼里,红旗军的威胁,远比刘坤一的六万大军要大得多了。

第五师团整整一个师团两万四千人,竟然全部投入了对红旗军的战斗中去。从安东到凤城,直至大堡、石城、边沟,两万四千人构成了一张巨大的包围网,直扑向红旗军。而赵依杰对此一无所知,他正计划着偷袭安东城呢。占领安东城,截断日军的退路,毁烧掉那里堆积如山的战略物质,必将对日本此次的攻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刘坤一见机配合的话,整个历史都有可能改写呢。虽然安东城内有近五百日本驻守,可是,打胜仗打得有点儿顺手了的赵依杰认为,凭着红旗军的战斗力,拿下安东城,还是有六七成把握的。

正当红旗军准备出发的时候,日本鬼子杀到了。漫山遍野的日本鬼子,几乎把红旗军的所有退路都切断了。一看情势不对头,赵依杰立刻下令撤退,丢掉了几乎所有的重型武器,带着手下朝着北面逃去。整整九天,红旗军都在不断地逃走。困了,在积雪里面扒个洞眯一会儿就是;饿了,从雪地里面挖出一些草根随随便便塞进嘴里得了;渴了,那倒方便一些,地上全都是雪啊。

面对着如影随形的日本鬼子,七百多个战士倒下了,永远地倒在这片黑土地上。正是由于他们的奋勇战斗,才使得红旗军的主力能够从日本鬼子的包围圈中钻了出来,一路逃到了辽宁与吉林交界处的四道河子。

陈浩天从队伍后面跑了上来,轻声说道:“司令,天色已晚,让兄弟们休息一下吧。”

赵依杰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天色,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跑了一天,也该累了吧。”

一声令下,原本还算整齐的队伍一下子散开,四百多号士兵找了地方后,不管不顾地躺了下来,那怕身子底下是万年寒冰,他们也顾不上了。连着走了九天九夜的山路,对这些士兵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可怕的考验。起码有一百多个兄弟经不住这种考验,一头栽倒在雪地里面,再也爬不起来了。可以说,能够坚持到现在的,都是那些意志坚定、战意昂扬的精英啊。

赵林可没有闲着,看到赵依杰也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他连忙闪身进入了密林中。不一会儿,他手头上拿着几朵野生菌走了回来,递给了赵依杰。赵依杰感激地朝着赵林点了点头,把冻得跟石头一样的野生菌塞进嘴巴里面,拼命地咀嚼起来。不吃一点儿东西,他们根本就逃不过日本鬼子的追杀啊。

除了派出的孔侠外,王长春,林贵铭,孙万才,李世泽,赵林,陈浩天,赵依杰的几个得力手下,都集中在他的身边,一边咬着随手挖出来的树根、松子之类的东西,一边默默地对视着,长吁短叹。这一次的失败,对他们来说,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啊。红旗军好不容易混出了点儿规模,却在不经意间血本无归,他们都有着想哭的感觉了。

赵依杰也想哭,为死去的七百多个弟兄们痛哭一场。可是,他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日本鬼子就吊在身后,随时有可能发动攻击,他身为司令,如果学着妇人之态痛哭一场的话,势必会对动摇这支部队的军心。红旗军本来实力就弱,能够混到这种局面,完全是凭着士兵们高昂的士气,以及他赵依杰对历史和军事的熟悉程度。到现在为止,整支部队仍然是战意昂扬的。一旦这股气泄了下去,想要再恢复,可能性不大,所以,他不能哭。

板着脸,赵依杰轻声喝斥道:“干吗啊,干吗沉着脸,不就是打输了一回么?想我红旗军,以六十二人起家,几个月之内杀的日本鬼子都有好几千了,就算现在只有四百多人,也比当时的我们富得多了。抬起头来,看着我,我们还没有失败,我们永远都不会失败。”

短短几句话,让这些人的眼睛发光,周围的士兵们,更是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赵依杰。对啊,我们还没有失败,当时那么困难,我们都走过来了,现在手头上还有四百多号人,四百多杆枪,干吗还那么沮丧?

陈浩天眼睛也闪着红光,信任地看着赵依杰,轻轻地问道:“司令,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赵依杰抬起头来,看着渐渐变黑的天空。现在的他,该怎么办呢?重型武器损失了个一干二净,战斗力起码下降了四成,现在的红旗军,只不过是一支没有地盘、没有后勤的散军而已,虽然有可能得到一些老百姓的支持,可是,这种支持有多大,赵依杰心里也没有底啊。

一向好战的孙万才轻声说道:“司令,要不然,我们杀回去,跟日本鬼子拼了。”

“跟他们拼了,你找死啊,”赵依杰瞪了孙万才一眼,骂道:“人家一个师团两万四千人在等着我们回去呢,以我们现在的实力,除非一个人能打他一个小队,否则,回去只能是送死。”

陈浩天点了点头,无奈地说道:“不回去,只能北上了。”

北上?赵依杰轻轻地念了一声,眼睛里面渐渐地泛起了亮光。对啊,干吗不北上呢?他的脑海里面,闪过了一个地方,离长白山十万八千里的一个地方,井冈山。当年那些让人尊敬的先辈们,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根,并最终获得了成功,那,我赵依杰为什么不能呢?

赵依杰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对,北上,就是北上,去南岗山。”

南岗山,深藏于长白山脉中,地处吉林省东部,离朝鲜非常的近,山高路险,对方的大规模部队无法展开,正是打游击的好地方。只要在南岗山站稳了脚根,北可取黑龙江,威胁到俄罗斯的海参崴;南可抵安东,控制住日本鬼子进入辽东的最佳通道;西可威胁到吉林将军府,东可直接跨过盖马高原,在朝鲜半岛的北部扎下一根钉子,让日本鬼子寝食不安。虽然条件是艰苦了点儿,可不如此,以红旗军的实力,根本就挡不住日本鬼子的全力进攻啊。

感觉到了赵依杰身上突然间冒出来的昂扬战意,陈浩天等几个人也站了起来,围在赵依杰的身边,轻轻地吼出了他们的心声:“枪在手,跟我走,不灭倭奴不回头。”

赵依杰点了点头:“对,不灭倭奴不回头,这辈子,咱就跟日本鬼子耗上了。有朝一日,咱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踩在脚下,让他们永远不敢对咱中国产生任何不轨之心。”

正说道,孔侠带着几个人,匆匆地走了回来,看到了赵依杰后,孔侠连忙加快了脚步,气喘吁吁地赶到了赵依杰的身边。

赵依杰拍了拍孔侠的肩膀,一边招呼他坐下休息,一边问道:“孔侠,怎么样,有没有抓着舌头?”

“有的,司令,”孔侠接过了赵依杰递过来的一朵野生菌,使劲嚼了几口,费力地吞下后,这才说道:“按照你的命令,我带着几个人埋伏在回龙山一带,总算是捞着了机会,逮着了一个日本的军曹。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竟然会说汉语。”

“废话,”赵依杰笑了起来:“日本鬼子瞄着我们已经很长时间了,自明治那个王八蛋上台以来,他们就把进攻的目标瞄准了咱中国,二十多年了,他们为此付出了相当的努力,所有的军官,无论是高级军官还是低级军官,都是中国通。如果不会汉语,他们连当军官的资格都没有。别说这些小军官了,日本的贵族,那个不能用汉语做几首歪诗?如果不会朗诵几首唐诗宋词的话,他们都没脸出门呢。所以,我要你去抓日本的军官,不管是高级军官还是低级军官都可以,总归可以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消息的。如果是抓小兵兵的话,那半点儿用处也没有,日本人受教育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凡当兵的,除了家乡话外,识字的都没有几个。只是,我有点儿奇怪,日本鬼子一向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你是怎么从他嘴里得到消息的?”

孔侠笑了起来:“司令,你一向料事如神的,可在这件事情上,你却料错了。你一直说日本鬼子又臭又硬的,可咱碰上的,却怎么是一个软不拉几的家伙啊。老子只不过是脱掉了他的上衣,然后,用匕首在他身上划拉了几下之后,那个家伙就把他老爹怎么跟他老婆私通的事情都说出来了。”

“哦?”赵依杰大为奇怪,这跟传说中的以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魔鬼帝国不大一样啊?细想了一下,也有道理的。日本以前跟大清一样,也是被人踩在脚底下的主儿,要不是出了一个明治,保不定现在日本已经沦为某个强国的殖民地了呢。在甲午战争以前,日本的武士道还不太盛行。正是因为甲午战争的胜利,才使得日本就象吃了兴奋剂一样,自信心爆涨,武士道这种邪教也开始真正的在日本、特别是在日本军队当中流行开来,而这,需要时间啊。现在的日本鬼子,就象掉进粪坑里的馒头一样,臭是臭,但还没有发硬呢。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得中华民族渐渐地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这场战争,同时也改变了日本鬼子的命运。从此以后,日本鬼子由自信而变为狂妄,整个民族渐渐地陷入了狂热之中,并最终在几十年后,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和民族有着成为世界毒瘤的相当潜力,但是,他们永远也无法称霸世界,其原因挺简单,心胸的狭隘,目光的短浅,都注定了大和民族只能是一个悲剧而已。执着的性格,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财富,但却不能给他们带来梦寐以求的尊严。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表面上牛逼哄哄的日本,也只不过是一个一条腿的国家而已,注定只能跟在其它大国后面摇旗呐喊,为自己找回一丁点的自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