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北宋扬名》第五章、四海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伙房,问题马上来了,怎么烤?野鸡还好说,干拔毛,野兔呢?估计薅半天,也薅不出葛大爷的一半,还有,总不能钻木取火吧。我放下猎物,双手一摊:“怎么整?”

我、英子、宝儿三人你看我,我看你的,束手无策。

这时,盖聂从身后掏出一把匕首递给了我,韦小宝眼疾手快的接了过去,嘿笑道:“这事我在行。”说着就提起猎物朝门外走去。

盖聂喊住了他:“等等。”然后他又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掏出一个水囊,“洗干净。”这还没完,他又拿出一个火折子抛给黄月英,我目瞪口呆的问道:“哪弄来的?”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我怕我们的盖大侠被逼急眼了,干起了抢劫的行当。

盖聂不以为意的淡淡说:“刚才在山上碰到几个猎户,跟他们换的。”

“你拿什么换的?”

“两头野猪。”好嘛,又一个败家玩意……盖聂继续道:“我问过他们了,我们现在身在青州临淄县,往东十里有一个四海镇,过了四海镇大约二十里路就是临淄县城了。噢,还有,现在好像是……宣和元年。”

黄月英疑问道:“这是哪年?皇帝是谁?”

我说:“北宋,皇帝宋徽宗。”我能够如此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是因为我是铁杆的《水浒》迷,我喜欢《水浒》并不是因为各路的英雄豪杰,而是水浒里有两位妖娆百媚的妹子——潘金莲和李师师,一个是让西门大官人流连忘返的小三,一个是让宋徽宗乐不思蜀的二nǎi。

“北宋?跟我们汉朝相差多少年?”黄月英茫然道。

我算了半天也没算明白,应付道:“好多好多年。”

“大哥,能我介绍一下我们汉朝以后的历史吗?”

见黄月英如此好学,我耐心的背道:“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chūn秋和战国……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黄月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哥真是博学,竟然能将各个朝代编成,有了文化,就有了智慧,而且书籍还可以洗涤人的心灵,这样一来,四妹不仅完成了上天的旨意,也运用了自己的优势。”

“三弟你可以教学生们习武,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筋骨,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至于小宝,你就负责招生和后勤,这两项都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很多时候人与人交往的本身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妙啊!”黄月英听后忍不住赞道,“如此一来,我们也有了收入的渠道,同时解决了生活的问题。”

盖聂想了想,补充道:“那这院长之职就非大哥莫属了。大哥的旨意是‘忧国忧民’,那么大哥以院长的身份育人就是忧民,给朝廷输送人才就是忧国。”

我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将此事定了下来,只有韦小宝苦着个脸,无奈道:“全凭大哥做主。”其实,我很理解他,就算让他偷鸡摸狗他都乐意,但与唐诗宋词元曲打交道,还不如杀了他。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施以安慰。

趁着高兴,黄月英提议:“大哥给我们这个书院起个名字吧。”

这是有意的考我呢,还是无意的考我呢?我想了想说:“就叫四海书院吧。其一,我们这离四海镇比较近,更容易做宣传。其二,我们开院收生,自是希望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前来报名,同时我更希望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学生能在五湖四海之内凭各位所授的本事大有一番作为。”

三人点头没有异议,我说:“那我们开工吧,先把这里收拾妥当。”

黄月英说:“那我现在去做木锄。”

盖聂伸手拦住了她,从地上捡起一根两指宽,一米多长的薄木板,说:“我来。”

我们三人好奇的跟着他走了出去,只见盖聂站在蒿草之中,屏气凝神,突然大喝一声,手持木板一个三百六十度的zì yóu转体,卷出一圈肉眼可见的剑气,然后在盖聂身形止住的同时,其周围半径约五米内的所有蒿草齐齐的连根斩断。

我们三人目瞪口呆的站在那里,许久,黄月英才拍手叫好:“三哥真是好功夫。”虽然我在电视中也见过这种所谓的剑气,但那毕竟属于特技,眼下不但真真实实的见到了,而且距离又如此的近,我没有理由不傻掉。

韦小宝满脸敬佩的走上前说道:“三弟的剑术果然出神入化,这使我对你的敬仰已非黄河泛滥所能比的,更别提滔滔江水了。”

我说:“有三弟在此,当真给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既然这样,那三弟你和英子就留在这里清理蒿草,我和宝儿出去筹些钱财购买一些我们生活以及开院所需的物品。”

盖聂点了点头,黄月英叮嘱道:“大哥,二哥路上小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