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淡出江湖》第148章 善恶得辨,心灵自得一明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善恶得辨,心灵自得一明灯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

佛家讲究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而这善恶之分,便在人的一念之间。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世间并没有绝对准确的善恶准则,也没有人明确的规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存在,所以,什么东西都得靠自己去摸索。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

人之初,性本善。说的不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道理么?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弟子规》是每一个孩子学前必学的东西,想必,当中的许多道理也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见识的增加对我们自身的修养有一定的指导规范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方能天下平。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主动的去思考,而动物只能凭借动物的本能获取必要的食物。

人皆凡俗,不求闻达天下,但求修身齐家。因此,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伴侣。

或许,每一个人的不同之处,便是这个自主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吧。

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会有善恶之分,好坏之别了。

笔者并非从事人类善恶研究的大能,所言所写仅为一时兴起罢了。

人之好坏美丑又岂是人言所能定论?

纵观人类历史,过往种种,不过是过往云烟,得一副臭皮囊,每天随日升月落罢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自古风流人物,尽在笑谈中。又何必太过计较眼前得失?

有哲学家不是说人是矛盾统一体么,佛家还说善恶乃是一念间。如此说来,一个人是好是坏的区分便不再绝对。只怕是佛祖他老人家也算不得绝对的好,不然,何必又在菩提树下坐化?

善恶与否,便暂时抛之脑后,相信,只要我一心正派,不对他人带来伤害损失,应当算得上不是恶人了。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善恶得辨,心灵自得一明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