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皇商》第九十九节:离开苏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让冬季的早晨有些寒凉,但是王诩还是习惯xìng地早起了,在清幽雅致得如江南园林一般的李家宅子里打了一套燕三教给他的拳脚,活动活动了筋骨,这才缓缓悠悠地走到了前厅,泡上了一壶双井白芽,怡然自得地开始品起来。

“公子,外面有个叫白天南的人要见公子。”李府的下人已经通过这些rì子知道了王诩的身份,不过让他们奇怪的是,以往管事的温管家今早却没有照例来到前厅喝茶。

“请他进来吧。”王诩端着茶杯,闻着悠悠然上升的香气,心旷神怡。

一阵寒风刮进了前厅,随之而来的便是白天南压得低沉的声音,“王公子别来无恙啊。”

“白二爷请上座。”王诩起身将白天南迎着坐到自己身边,然后为他倒上了一杯,“这个茶叫做双井白芽,想来白二爷也应该是个中里手,你来试试。”

白天南依言端起茶杯品了几口,他来此是想见苏槿儿的,在他看来,对王诩这种被女人牵着鼻子走的人实在没什么可以说的,他还是要等着正主儿。

王诩絮絮叨叨地讲了一大堆茶叶的事,白天南实在等得不耐烦,出言问道,“苏姑娘怎的没有在家吗?”

“哦,她…这个…”

正在王诩故作手足无措的时候,苏槿儿及时地从后堂袅袅娜娜地摇着步子,使着甜糯的声音抱怨道,“冤家给人家折腾了一夜……哦,原来白二爷也在啊。奴家见过白二爷。”

看着风情万种,面带chūn光桃sè的苏槿儿,白天南绝不相信她昨晚上是和王诩在床上折腾,他手里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他虽不指望着让苏槿儿认账。但是,这个哑巴亏他是不打算就这么吃下去的。若能诈出一些破绽固然是好,若不能,也要jǐng告一下苏槿儿不要做得太过火,什么事都有个底线。

“看来苏姑娘昨夜是没睡好了,不知道是一个晚上,不睡觉是做什么去了,嗯?”白天南厉目一横,冷冷地看着苏槿儿。

苏槿儿啐了一口,风情万千地看了一眼王诩,故作羞臊却语带双关地道,“还不是有些恶人,让人不消停。本来奴家是想好好地安生着睡觉,哎,但总是有人要折腾。做女人的,又不能拂了男人的意,白二爷你说是也不是。”

白天南冷哼一声,自然知道苏槿儿话中有话地回击他,“要白某说,女人就该做好女人的本分,不要太过张牙舞爪,失了身份得寸进尺…不过,这话当然不是说苏姑娘了,苏姑娘莫要臆测。”

苏槿儿捋着裙摆,亭亭款款地坐下,干净利落地捻起一个桂花杏仁膏送进檀口,惬意享受地眯上了眼,半响才悠然地问道,“白二爷刚才说什么鸡呀抓呀的?这个膏太好吃了,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恕奴家失了神了,白二爷您也尝尝。”

白天南冷冷地抓起一块桂花杏仁膏,左看右看,“好像没有苏姑娘说的那么好嘛。看来不是膏太好吃了,而是人太得意了吧。”

“嗯”苏槿儿吮了吮手指,露出一副馋样,“这好东西没能吃到嘴里呢,当然就不知道各种滋味啰。”

王诩知道苏槿儿是睚眦必报,不肯服输的xìng子,这时候还拿做完的事说项,眼见场面火药味渐浓,赶紧打圆场道,“白二爷喝茶,消消气。怎么说咱们生意上以后还有很长的合作时间嘛。”

“哼”白天南喷出一声冷哼,“既然王公子说到了以后,那咱们……”

“公子!公子!今天的报纸出来了,那个滑猫儿…石勇见过白二爷。”石勇恭敬地朝着白天南拱手。

白天南随意地回了回,拿过石勇手里的报纸一看,正版头条便是巡检司在乞丐滑猫儿的指引下,查处了一起江湖殴斗,其过程却是语焉不详,只是说李家的温管家也牵扯在其中。

倒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台阶下,白天南冷冷地想着,随即拱手朝王诩和苏槿儿告辞,苏槿儿的戏已经唱了到了这个份上,这个哑巴亏他是无论如何都只有默默地咽下去。

他现在对付的首要目标还不是王诩,行商会内部、水匪必然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也只能忍气吞声,不过这口恶气他迟早是得出。

直到白天南离开,石勇才开口问道,“公子,小的来得不算迟吧。”

“刚刚好,滑猫儿呢?”王诩也知道眼下的阶段是可以逼迫着白天南强吞苦果的,但是也就此让他多了个心眼,提防上了苏槿儿和自己。至于为何将滑猫儿牵扯进来,则是王诩驾驭滑猫儿的招数,在报纸上公开滑猫儿带路和白天南作对无疑是最好地将他绑在自己船上的方法。

“滑猫儿还在酒楼,小的来时已经给他看了报纸了,料想现在让他出门他都不敢出去了。”石勇是在佩服王诩的手段。

“你先下去吧。”

石勇退下之后,王诩拉起苏槿儿,“温禾被除掉李家的事结了,我马上也要进京赴试了。经过昨夜的事,白天南定然对我们会更加的提防,槿儿你一定要当心啊。”

苏槿儿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指,将王诩皱在一起的眉头轻轻地揉开,“相公放心吧,槿儿自有分寸,他白天南还不是我的对手。只是温禾死了,梦瑶姐姐那里你要多多地宽慰她一下,毕竟她不知道温禾是个什么样的人,还一直把他当半个亲人一样呢。”

王诩握住苏槿儿的柔荑,点了点头。

厚葬了温禾,王诩趁着李梦瑶心情不佳,又进一步地增进了二人的关系,并且适时地提出了要把苏槿儿留下来陪她的事,没想到李梦瑶竟然是满心欢喜,这让王诩对苏槿儿调和能力有长了一番见识。

接连几晚上的chūn风数度让王诩都有些吃不消了,但他知道此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着苏槿儿。

寒风刺骨,吹断了枯瑟的树枝,给眼前的分别添上了一抹萧瑟。

王诩站在马车前看着眼泪盈盈的李梦瑶和她身边故作坚强的苏槿儿,心里也是难过异常。

“瑶姐姐,让相公走吧,他还要回杭州一趟呢。”倒是苏槿儿先说话了,强挤出的笑容越发让人心疼。

李梦瑶泪眼红红地放开了王诩的手,却又握住了苏槿儿,“相公,你一定要回来娶我。”

听着李梦瑶有些稚气的话,王诩却笑不出来,父母早丧,如今又没了她视作依靠的管家,唯一的寄托便是只有他了。

“相公不会食言的,委屈两位娘子了。”王诩也不顾什么礼义廉耻,当着一众人的面就将两女搂入了怀中。

才从杭州赶来准备着和马华一道入中粮草的夏淮,脸一红,就转过了身去。

半响,王诩安抚住了两女,又才朝一众人道,“走吧。”

丁强和石勇坐在车夫的位置上,王诩、马华和夏淮坐进了车里,在寒意萧萧的冬季,王诩告别了苏槿儿和李梦瑶朝着码头而去。

马车上,王诩平复了心情,将儿女情长暂时放在了一边,“马先生,此次劳你跟船入京,是有两件事要做。”

见王诩说的郑重,马华也竖耳倾听。

“我写的那几十本《邵牧集》和《孟子集注》以及《经世致用》都装好了吗》?”

“放心吧,都装的好好的,还有几幅画也装上了。”久于文人打交道的马华对于王诩的字、词、画以及学术著作有着怎样的影响力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王诩一再地叮嘱,他也觉得很正常,毕竟这是通往官场,塑造名誉的敲门砖。

“两本学术书一半送给太学和国子监的官员和学生们,另一半让它们流向市面。”

“马某想来,几十本书是定然不够的,要不然买家书坊,然后再加印一些,虽说不是公子的字迹,但是也应该会有很大的反响。”马华提议道。

王诩点点头,学术的书主要注重的是内容和涵义,“多买几家书坊,料想我们在杭州办报社这么久了,京城也应该有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报社。”

“那钱庄呢?”马华继续问道。

“不用,钱庄票号先在东南试行开来再说。”对于票号会引起朝廷注意这方面王诩也考虑过,不过有四川的几个大商贾自办交子在前,他也不认为朝廷会野蛮地强行封停票号或是收归朝廷所有,北宋毕竟不是明清。而除了钱庄外,纺织院根据夏桑以往给他的介绍,开设在了原料产地。除了钱庄、报社和纺织院,他还有一个想要经营的生意,

“工学院的玻璃制品和瓷器买卖等裴健和夏桑腾出了手来再说,这个不急。有一件重要的事,须得放在前头。我还记得夏淮你上次给我说过交引的事是吗?”王诩朝一旁的夏淮问道。

“嗯,诩大哥,粮草运到了京城边关,就能得到交引,还得在土人和入中的其他商人们手里购买。”夏淮笑嘻嘻地说道,对闲不住的他来说,能再次跟着李家的粮纲进京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得到了夏淮的确认,王诩又对马华道,“麻烦马先生,务必多开设几间交引铺,招募一些可靠的伙计,弄清楚这里面的名堂,然后经营下去。”交引贬值,四川的纸币膨胀是摧垮北宋经济的重要两点,所以王诩考虑着什么时候该再用一用他的大学知识。

“好,不知公子还有什么事要交代?”马华依旧是没有过多地寻根究底。

王诩在脑海里检索了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继而道,“不知马先生和蔡京有无交情?”

不想马华一听,哈哈大笑道,“我在汴京之时,还曾为他搜罗过古玩字画。若是他见了公子的字画,定然惊为稀世罕有,此人爱字爱画,人也仪表堂堂,算是个风流人物。不过,人品cāo守却不怎么样。”

“何以见得?”从历史上来看,蔡京的人品cāo守不仅是不怎么样,而是祸国殃民,罪大恶极,只是现在哲宗在朝,蔡京应该还没有掌权,如何马华能够知道蔡京为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