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逸龙蟠祖冲之》第七章 上顺天道,下应民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帐中靠北竖着水缸大小、金光闪闪的大香炉,飘荡出rǔ白sè的青烟,闻起来鼻子发干,看过去觉着熏眼;南面挂着羊皮和熊皮拼成的巨幅太极标志;北边悬挂着一面勾线描点的军用大地图;东边摆了一席酒宴,八大碗炖菜冒着热气,旁边还摆着三个骆驼皮的酒囊,两个士兵树木一样,直立在席侧。

祖冲之第一次接触这种椭圆形的处所,与平rì家中完全两样:家里的房屋乃至庭院都是方的,这军账则把人兜在圆状空间里;家中餐案是方的,这里却是圆的;家中酒樽是方的,这里用的却是圆圆的酒碗;刚才在帐外看杀人,也是他平生未尝见过的景象,此时心中仍然狂跳不已。虽然他生xìng善于掩饰自己情绪,但是控制不住掌中渗汗,被爷爷牵着的手变得湿漉漉的。

祖昌见状,松开手掌,拍了拍孙子的肩头,笑道:既来之,则安之。这世上什么样的事情都发生过了,可是谁也没改变太阳朝升夕落。

爷爷不必担心我,祖冲之的声调倒是完全没有一丝紧张感,虽然头一次见识什么叫杀人如麻,可是他杀的是他自家人,关我何事?

崔浩诧异道:这孩子岁数不大,倒有前朝名士那份旷达洒脱。

老道人也赞道:气定神闲,此子不俗啊!

祖冲之笑道:二位过奖,不过是听天由命罢了。心中却道,我害怕不害怕的,自己知道就得了,干嘛让你们看出来?

大家坐定,崔浩便向祖昌正式介绍了身边的道人。

老道人名叫寇谦之,按他自己的说法,他自幼就进入嵩山,修炼神仙道术,一直过着隐居山林的清净rì子。不过真正的得道高人,上天肯定会安排重要任务,在魏国已经深入人心,如rì中天。

这位北方天师道教领袖看起来非常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主动捧碗先敬祖昌,道:祖先生来了,这场战争便可提前结束了,贫道谨代表远征将士的家人、代表魏国百万信道民众,向祖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祖昌道:寇天师抬爱了,实话说,老朽懂得如何将房子盖得结实豁亮,如何将庭院布置得景致宜人,如何搭石桥、起石塔、凿石碑,对攻城掠地却是一窍不通。还望寇天师和司徒大人向乐平王如实奏报,老朽死不足惜,但这军国大事,切不可误在老朽这副残躯上啊!

寇谦之道:既然请祖先生来,自然是经过了反复斟酌,先生也没有必要搪塞遮掩。贫道早听崔司徒讲过,祖氏一族世传家学,yīn阳之道窥天测地,奇偶数术博大jīng深,军事于祖家而言,堪称末技,当年您的先辈身处战乱,无奈南迁,从此北方也就再无祖氏这等yīn阳大家了!

祖昌道:世间传闻,都是道听途说,不足为凭,若老朽真有天师说的一成本事,早就如二位贵人锦衣玉食了,何必这般年纪,还在工地上吃辛苦?

寇谦之笑道:先生啊,你我都是古稀之龄,还是坦诚相待吧。先生也知道往昔各国纷争,给北方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现在有了泰平真君,大魏雄起,上顺天道,下应民心,真君他聪明雄断,威豪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戎轩四出,周旋险夷。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数年间夏、燕等北方诸多割据者,尽数降服,如今只要平定凉州,便可廓定四表,混一戎华,魏之大业,光迈百王,岂非神睿经纶,事当命世?先生助大魏攻姑藏,确是造福北方民众,功德无上,福荫百代啊!

崔浩一旁点头道:是的,眼下姑藏之战,表面是泰平真君与他妹夫沮渠牧犍的家事,实则关乎一统大业,先生啊,北方是您家族的源头,打完这一仗,北方的民众就能过上太平rì子了,您老宅心仁厚,一定要担起这造福天下苍生的重任啊!

祖昌叹息道:一番攻城掠地,双方要死多少人,两位比老朽清楚,五霸七雄闹chūn秋,顷刻兴亡几过手,不过是史册上多几行王者名姓,那造福的口号不喊也罢。我风烛残年,这条老命朝不保夕,还连累小孙儿,被你们胁迫到此,两位非要强人所难,逼我做无能为力的事,解释哪又不听,老朽只能听天由命,任凭处置了。

崔浩打了个哈哈:先生还是在怪我啊,我知道,这件事我做得不讲究。不过大家都是明白人,用不着遮遮掩掩,我也直截了当,祖先生助大魏攻克姑藏,要多少金银财宝,只需您开出价码,朝廷自会依数赏赐,另外有什么条件,请先生明示,我等竭尽所能,必为先生达成。若先生还有顾虑,也请当面说出,我好为先生说个清楚。

祖昌眼睛盯着酒碗:司徒大人,您说说看,我都有些什么顾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