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荆生》第五章 新生的幸福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一新生的生活是很幸福的,终于远离了堆积如山的课本和习题,不用再上晚自习,而且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很少,相对的睡懒觉的时间就很多了。开 心 文 学 或许有人还未从高中时的忙碌状态里走出来而经常去自习,但那毕竟是少数。

学校也了解大一新生们的无所事事,所以在各学院的支持下,各类社团云涌而出,并在开学不久的时候开始招新人。除了极为出sè的,几乎所有的社团在秋初都只有小猫两三只留守,而这留守的两三只自然是团长、副团长及书记之类的“官员”,没有捞到一官半职的社员们早就如风散去,或者整rì高卧,或者寻人一起吟风弄月,谱写人生中的一段回忆。

社团招新当天,洛寄出去转了转,大大小小的社团足有三四十个,中学时就喜欢写写字抒抒情的洛寄首选的自然是文学社。那个叫“风华”的文学社据说曾一度与北大的五四文学社并称高校文学社之最,迄今却已没落不名,不过社里留守的人员着实不少,因为社里分划的部门较多,自然有较多的职位来安置。洛寄选择的是编辑部,因为在所有的部门里他觉得只有这个部门最接近于文学之本质,而要进编辑部需要先交一篇文章给部长审阅。洛寄前几rì在画眉潭畔见有人钓鱼,回来有所感,写了一篇叫做《我就是那尾鱼》的短文,这一次正好把它交了上去。

隔几天后,洛寄接到编辑部部长的电话,被告知已录取了他,从此他便成了风华文学社编辑部的一员,而在后来的rì子里,他发现事情着实不多,也就是挂了几次横幅、贴了几次海报、审阅了一次稿件罢了。这些零碎的事夹杂在大一的生活里,着实如同大海里掉进灰尘,根本翻不起丝毫的浪花。

国庆到了,唯一称得上是大学生活里少见的重要事情之一——军训如期而至了。

洛寄的学校代广州军区培养国防生,洛寄自己班上就有十个,有如此优势,学校如何能不知道利用呢?于是聘请教官的支出免了,所有的教官都由大二或大三的国防生充任。

军训开始前一天,洛寄心里就有点儿犯嘀咕。初中及高中时,洛寄都参加过军训,而无论是哪次军训的第一天,队列站好没多久洛寄就很干脆很彻底的晕了过去。军训这件小事,还没到让洛寄觉得紧张的程度,所以晕倒这件事让洛寄觉得很无奈很费解,而且在整个军训期间,洛寄只会晕那么一次,无论之后太阳多大,晕倒多少人,洛寄自岿然不动,一点儿要晕的意思也不会有,当真是奇哉怪也!

墨菲定律讲:“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而人们根据墨菲定律又推出了四条理论: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担心会晕倒的洛寄在队列站好不久之后,眼前突然开始发黑,早就等着这一刻出现的洛寄只来得及喊出一声“报告”就干脆彻底的晕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就看到白云悠悠,无论远近的一切事物都模模糊糊的极不真切。辅导员坐在他的旁边,看到他醒来,递了个水壶给他:“醒了?是不是紧张啊?我以前好几个同学也是一到军训就晕的。”

洛寄摇了摇头,苦笑道:“军训有什么好紧张的,没事儿了,不是第一次,有经验。”

辅导员呵呵一笑,丢下一句“有空去医院看看”转身走了。

洛寄自己又坐了一会儿,看着cāo场上的各支队伍,出了一会儿神,然后归队训练。

军训持续约半个月,一直在学校的cāo场上进行,主要内容就是军姿和队列队形。开学也才一个月左右,正好借此机会和同学们熟悉一下,拉进一下感情,训练间歇时的拉歌,也算是挺有意思的一种交流方式了。

军训前三天的rì子一般比较好过,无非就是晒的狠一点儿,站的累一点儿,等到第四天开始就知道什么是折磨了。大腿又酸又疼,平地行走还好些,拖着就过去了,要上下楼梯的时候要不互相扶着,一准会跌下去。如此情况一直会持续一会礼拜左右,要不怎么说军训是对人jīng神及毅力的一大考验呢,要说这军训,还真不是全无用处。

两个礼拜的军训结束,或许会有些留恋,但若说再来一次,那还是算了吧。

军训这一插曲过后,大学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同学们也熟悉了,相互之间来来往往,串联玩耍,rì子就变得有意思多了。苦孩子出身的洛寄,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的同时倒也没有落下学习,每天早起晚睡,读读英语上上自习,rì子充实而欢乐。

而在这所有的活动中,洛寄最喜欢的还是国标。农村出来的孩子,几乎少有特长,洛寄童年时的娱乐工具,也就是纸飞机、啤酒盖儿、纸折宝、木陀螺这几种。及至上了中学,课业加重,又一心想着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给爸妈争气,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课余时间也只是偶尔下下象棋,打打乒乓球,看看小说。如今如愿上了大学,可以说心愿几乎了了一半了,在这时候接触到国标,舞动时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又是他之前的岁月里很少体会到的,喜欢上它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洛寄的舞伴丛慧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子,笑时两颊微微鼓起,很可爱。或许是她也认识到了这种状况,洛寄每次见她,就没见她有不笑的时候。她的目标很明确:大学毕业以后到德国留学去。对于她的这一目标,洛寄很是有些羡慕,从小到大在他的思维里,就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上大学找份工作、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家糊口坐等老去。至于出国留学这种事,他根本没有想过。他甚至没有想过在人生的过程中有多少更有趣的事可以去做,有多少更新的东西可以去尝试。有时候和丛慧聊天,听着她的一些想法,他甚至会有自惭形秽的感觉,就好比伏在井底的青蛙,一直只看着那一小块的天空,突然有一天,一只天鹅偶然停在井口休息,告诉他那一方天空之外还有个花花世界,如斯美好。

洛寄心动了,典型的农村土孩子开始有点儿开窍了。我要好好认识这个世界啊,不能只守着那么一点太过简单的心思过下去了。大千世界何在?书中,脚下,在如今这信息化的世界里,亦在网络中。大学图书馆里,书籍数十万册,尽可徜徉;受经济与时间所限,暂且不能亲自去行走了;网络,可以好好去体验一番。

洛寄的生活又开始忙碌起来。干燥的海绵遇到了水,自然可以尽情的吸收,洛寄的思想,rì新月异。忙碌的时光总是显得很短暂,第一个学期很快便要完了,国标的课程,已经在本学期第十六周的时候收尾,从那以后洛寄与丛慧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很多。洛寄心中对丛慧的感觉有几分复杂,有些喜欢,但似乎那种自惭的感觉依然没有随着他思维的逐渐变化而褪尽,于是又有些不敢喜欢。天可怜见,因为丛慧,洛寄在偶一动念下,甚至去业余班里学了几句简单的德语。

就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期末考试也如期而至。一直懒散的大学生们这时候都变得勤快了很多,抱着崭新的课本穿梭来去,寻找着难得的空位。值得庆幸的是,各科考试时间总会错开那么两三天,就可以有那么两三天的时间突击学习,看一看好不容易求来的重点内容。

对于认真学习了一学期的洛寄来说,期末考试倒没有什么大问题,他更关心的是另一件大事:买车票。快过年了,离家已经半年,母亲做的饭的味道开始在梦里出现,中学时友人的电话也开始勤了起来,回家以后,怎么着也要好好聚一聚,聊一聊这新的生活。然而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年终回家,是一件大事的同时更是一件难事。难在哪里?难在人多啊,火车站里,不分昼夜站满了排队买票的人,那场景,壮观中满含辛酸。学校里黄牛横行,有时候手续费比车票价格还贵,洛寄只得自己去火车站里买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买到了一张珍贵的站票。

考完了最后一门,一身轻松的洛寄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了。

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先是汽车转火车,接着火车转汽车,再加中间若干趟的公交车。想着即将面临的折腾,洛寄忍不住叹了口气:小胖子郭莽又买了机票啊,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得了,还是那句话,好好的西安不呆,谁让自己跑这么远呢?认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