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殇》第六拾八章 微服出巡乍现03第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屹趁着住在军营之中这段时间,暗查建康城中是否有赵国细作。 忙活了半月有余,略有收获,抓了几个混在乞丐中的jiān细,还有一个北方商贾亦有嫌疑,刘屹未免打草惊蛇,只是派人暗中监视。

一rì傍晚,刘屹正在营中休息。忽闻有一兵士前来禀报:

“大人,营外有两名公子模样的人求见。”

“唉,都找到此处来了。”刘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大人,那是见还是不见?”见刘屹半天没说话,那兵士问道。

“你去回复来人,就说我带队巡视皇宫了,有何事待rì后再言。”

过了一会儿,那兵士拿着一样东西回到刘屹房中、

“大人,那两人不愿离去,还叫小人把此物拿给大人看。”

刘屹接过一枚玉佩,一看便知此为琅琊王府之物,立刻起身,来到营门之后,更是让刘屹吃了一惊,除了司马岳之外,旁边一人就是皇帝。

“皇……..”刘屹压低声音,言道:“皇上为何来了此地,殿下为何不劝阻皇上些?”

“安和,你可是冤枉本王了,你怎知我没劝阻皇兄?”司马岳凑近小声言道。

“那至少也该多带点侍卫。岂可唯有皇上与殿下?”

“自然有侍卫。本来是去你府上的,不过听你府上下人说,你在军营之中,便来此处了。侍卫正在街口守着。”

“你们两个别嘀咕了,我现在是马公子,有事要同刘将军商议。刘将军,我们不会就在此处商议吧?”皇帝笑道。

“皇…….不不…….马公子,快请!。”

进入刘屹房中之后,三人坐下。皇帝递过来一封奏章,问道:

“安和,你如何看?”

刘屹仔细阅完后,回道:

“臣从武昌返回之时,便应向皇上奏报此事,请恕臣疏忽之罪。“

“皇兄问你何意,不是问你罪来的。少废话,快说说大舅现今在武昌是何情形?”

“是。臣此次途径荆、江二州,所见所闻,军吏百姓皆属安稳,农桑渔贾,一切也有条不紊,比之陶公之时,并无太大区别。另外臣依皇上之意,暗中试探国舅爷,其唯谦逊而已,毫无争权之心。”

皇上听完后,没有说话,只是在一旁沉思。刘屹见皇上若有所思的样子,便大胆言道:

“国舅爷与皇上乃至亲,皇上自有圣断,臣本不便多言。然现今胡贼尚强,蜀寇亦于一旁伺隙。本朝若想在胡贼蜀寇夹击之中,求不败之地,以成rì后北伐大业,当举国同心。不敢欺瞒皇上,国舅爷此奏折向朝廷所请十数人之中,便有三人为臣所推荐,此三人乃为王羲之、殷浩、谢尚,皆乃臣之密友,亦是才德兼备之人。”

“安和,看来你不是一时疏忽,而是不便直言,等着朕来问你。”皇帝笑道。

“安和,你再来看看这份诏书。”司马岳又递过来一份诏书。

其意大致为,除恩准庾亮奏章上所请之人调任其所掌荆、江、豫三州之外,另遍升封庾亮诸弟与子侄,二弟即皇帝二舅庾怿为辅国将军、梁州刺史、假节,镇魏兴;三弟庾冰征入建康,拜为领军将军;幼弟庾翼为振威将军、鄱阳太守。庾冰之子庾希拜为秘书郎,由于庾亮长子亡于苏峻之乱,另二子尚幼不便封官,只是调人太学,其余侄儿亦有数人调入太学。

“皇上圣明,诸位国舅皆有贤名,定可助皇上一臂之力。只是…….”

“有何话,尽管言之,无妨。”

“本乃皇上家事,臣不便插嘴。遍封诸位国舅,恐惹世人非议。皇上何不先下一诏,以追思太后为由,先追封太后之父母,即皇上与殿下之外祖父母,而后以庾氏数有功绩,再下此诏。”

“皇兄,安和此法甚妙,既安抚了舅氏一族,又不会落下用人为亲之名,还成全了皇兄仁孝之名。”司马岳笑道。

“如此甚好,回宫之后立刻下诏。”

“现已至晚膳时辰,不知皇上与殿下吃过没有,要不请皇上与殿下屈尊,尝尝军营之中的膳食。”

皇上与司马岳听后,相视苦笑起来。

“安和,皇兄与我被你害惨了。自从那rì后,颖儿时不时便做些饭菜送来,至于手艺如何,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此番出宫,与你商议国事非为首要,躲着朕这个妹妹才是真正缘由。”

刘屹听后大笑道:

“臣是觉得有些奇怪,近rì巡防宫廷之时,不见郡主踪迹。原来是忙着钻研厨艺。”刘屹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皇上、殿下,今晚是在军营之中还是回宫去捧郡主的场,还请示下。”

“安和,你就笑吧!rì后待你把你颖儿娶进门,你就天天吃吧。”

“二弟,这你就错了,你没觉得这几rì的饭菜比前几rì,没那么难吃了。颖儿的手艺还是有些长进,待rì后嫁入刘府之时,料其手艺应该也练得差不多了。”

“原来颖儿是拿我和皇兄来练手艺,等我们尝尽了苦,安和他却甘来了。难怪我每次想要安和一起来吃时,颖儿都不让。不过皇兄,臣弟还想问一句,皇兄是果真觉得颖儿的手艺变好了,还是这些时rì吃难吃的菜吃习惯了?”

“朕如何晓得?不过,安和,朕今rì在你这吃晚膳,如果比颖儿做的还不如,朕便问你的罪。”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