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殇》第一章 石壁之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末,豪杰并起,群雄混战三十载,天下遂一分为三,魏、蜀、吴三足鼎立。无弹出广告小说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魏蜀吴一统于晋。但好景不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惠帝司马衷即位,贾后乱政于前,八王之乱于后,加之天灾连年,饥民流民遍于天下。戎狄蛮夷遂乘乱而起,劫略城池,屠掠百姓。东、西二都倾覆,怀、愍二帝殡天。匈奴刘曜占关中之地,羯人石勒称雄于河北,氐人李雄尽取巴蜀。晋国皇室偏支琅琊王司马睿收全吴之地,继帝位于建康,晋奋威将军祖逖北渡长江,抚民讨胡,数年间黄河之南复为晋土。

晋太宁二年秋,汉中郡境内连rì大雨,山洪暴发,定军山东北一侧山石坍塌,遂露出一石壁,其上刻有大段文字、文中乃称是前蜀汉丞相诸葛亮绝笔。

亮本布衣,躬耕南阳,游学四方,虽自比管仲、乐毅,实则yù效邓禹、冯异佐光武之故事,尊汉室,安黎庶,定天下,垂功名于竹帛,流芳名于后世。

昭烈皇帝,帝室之胄,仁覆积德,爱人好士,信义著于海内。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乃定隆中之策,连吴会、战赤壁、下荆州、定巴蜀、夺汉中,寰宇震动,天下似定,汉事将成矣。然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当此之时,已失定鼎中原之机。

亮深受先帝草庐三顾之恩,临崩托孤之情,所能报者,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耳。故平南方以安巴蜀,囤兵粮而观天下之衅。亮常思之,若天命在汉,即成功之机万一,亦当庶竭驽钝,攘除jiān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故数伐中原,然亮智微计寡,无功而返。今复出祁山,三军用命,粮草无忧,与司马懿对于渭南。叹苍天不佑,自知命不久矣。幸诸将晓畅军事,三军悉可还师汉中。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数伐中原,所耗巨大,然曹魏之耗益甚,况益州险塞,可保巴蜀无虞三十载。孙权先据江东,后占荆襄,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然孙吴舟揖天下无匹,步骑则远逊之,故自保有余,进取天下亦难也。天下十三州,曹魏有其九,实力终远超蜀吴,然蜀吴合力,魏亦不敢轻动,亦如战国相持之势。

昔武王灭商,高祖伐秦,皆顺天奉时,君臣同心,是以国祚长远。曹氏篡汉自立,亦使臣下窥视主位,君明则国可安,君昏则定有强臣临朝,王室必卑。

观魏之群臣,司马懿猜忌多权变,坚韧果毅,外宽谨而yīn毒藏于内,其子师、昭深肖之。曹魏大权早晚落于司马氏之手。而后必内诛异己,修政理,劝农桑,外休战事,抚戎狄。十数年之后,兵甲车骑谷粮钱帛,不可尽数也。必举强兵灭蜀,蜀灭吴亦不能独存。蜀吴尽亡,必恃功而图帝位,天下尽归于司马氏。

司马氏篡魏,亦如曹氏篡汉,当此之时,天下虽一统,实人心离散,孝悌忠义沦丧,君臣纲纪崩坏。人人心生僭越之心,伺机窃取神器,朝堂祸乱不息。久之,朝堂之乱必延至州府郡县,天下复陷于烽火狼烟之中矣。

自汉武元狩初浑邪归汉之际,戎狄内迁已有数百年。今幽并司凉四州,华夷杂处。胡夷居中原之地,不改其俗,故士庶轻侮,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然胡夷本xìng凶悍,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若华夏再现建安年间之大乱,胡夷必伺隙乘便,辄为横逆。挟愤怒之情,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袭不备之人,如寇发心腹,害起肘腋,疾笃难疗也。虽庸人亦必知其果。若不幸如亮之言,辄为亘古未有之祸,华夏有族灭之劫。

每思于此,心甚不安。故于身殁之际,将亮一生所学及先帝帐下五虎上将武艺兵法jīng要留于后世英雄,愿得之者重整山河,续华夏千年之繁盛。

大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于武功郡五丈原书汉建兴十二年秋

此时距诸葛亮亡于五丈原正值九十载,其后神州近百年沉浮皆如文中所述,世人皆奇之。故不出月余,天下并知其文。于此同时,一段谶语也在市井之中广为流传,其辞为:

无力回天,汉祚衰亡

纲纪沦丧,祸起萧墙

戎狄并起,华夏大伤

天道轮回,胡夷自戕

卧龙重现,复汉故疆

刘曜、石勒、李雄皆以自身本戎狄,禁止民间私传石壁之文,秘遣人四下搜寻。而在方才平定王敦之乱的晋国,此事在朝堂之上引起不小的争执。

护军将军庾亮曰:“陛下神武之资,诛剪逆臣王敦,声威震于天下,若得武侯兵法,犹如虎添翼,当下之际。应速令人寻之。”

西阳王司马羕道:“诸葛亮乃蜀之小寇,不识天数,昔数败于宣皇帝之手,由此可见,其才未必如世间传言。且石壁之文,有大不敬之言。臣请陛下下诏,禁传其文。”

尚书令郗鉴道:“诸葛孔明数次以蜀国之弱小之师对抗中原之军,虽无功而返,也未曾大败而归,故宣皇帝称亮为天下奇才。若石壁之文属实,臣请陛下速遣人查之。”

南顿王司马宗道:“诸葛亮亡于五丈原,至今近百年,百年之事皆如石壁之文,何其神也?诸公无所疑乎?臣以为其文非出于诸葛亮之手。故臣赞同西阳王之奏。”

庾亮道:“孔明当年,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此等大才,非平常之人所能知晓。”

司马宗冷笑道:“庾大人尚有自知之明,只有平庸之辈需借他人之兵法以壮声势。皇上,若给臣一支军马,臣定当剪除胡贼。”

庾亮大笑道:“王爷壮志可嘉,但是请王爷三思,领兵出战不是王爷在王府游花园。如有不慎,以身殉国事小,误国北伐大业事大。”

司马宗大怒道:“庾亮,安敢羞辱于本王?”

面对大臣的议论,一直只是聆听的皇帝司马绍劝解道:“诸位爱卿皆国之柱石,岂可因一时之言而伤和气?太保之意何如?”

太保、司徒王导奏道:“启奏陛下,臣一时无法断定石壁之文真假。如其确是武侯绝笔,而文中并未提及丝毫线索,天下之大,何处寻之?倘若其并非武侯所作,石壁之文又为何人所作?其动机又为何?”

皇帝道:“太保之言有理,温爱卿之意如何?”

丹阳尹温峤道:“朝廷新平王敦之乱,府库空虚,胡虏又数寇边境。自惠帝永宁初,连年战乱,户口凋敝,不及汉之一郡。当今之时,军无可战之兵,仓无月余之粮,即韩白卫霍在世,又能奈何?又如王公之言,石壁之文未曾提及兵法所在,盲目搜寻恐是徒费人力而已。故臣以为当今首要之计,并非寻找武侯兵法。”

皇帝道:“卿以为当今首要之计为何?“

温峤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陛下应效高祖、光武之法,经营江南,待兵jīng粮足之时,横扫河朔、收复关中、平定巴蜀,一统天下。”

皇帝道:“此亦朕之宏愿也。温爱卿即有此意,必已有经营江南之策,快将奏章呈给朕观之。”

温峤呈上奏章道:“臣所奏分为七条,其一曰:强边兵。其二曰:劝农桑。其三曰:内兵屯田。其四曰:并省官吏。其五曰:复旧时田官制。其六曰:慎选官吏。其七曰:废峻法。奏章中有七条具体之法。”

皇帝看完奏章后,大喜道:“温太真之奏,皆富国强兵之道。朕以为有司皆可按奏章施行之。至于石壁之文,在无其他线索前,暂且不议。”

虽然晋国朝廷对石壁之文不以为然,但仍有许多官吏豪强对石壁之文深信不疑,寻之者甚众,但与石勒、刘曜、李雄派遣的人一样,毫无所获。

晋帝司马绍明敏而果断,文武兼修,又有贤臣王导、温峤等人的辅佐,华夏百姓仿佛又看到剪灭胡虏,北复中原的希望。但身体一向健硕的皇帝,于太宁三年闰八月壬午突患疾病,并于五rì之后驾崩。谥明皇帝,庙号肃宗。年仅五岁的太子司马衍即位,尊庾皇后为太后。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领军将军陆晔、丹杨尹温峤,并受遗诏辅佐幼帝。群臣以帝幼冲,乃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九月,癸卯,太后临朝称制。次年,改元咸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