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工业大明》崇祯之后,再无崇祯【作者:雪映星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祖训曰: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大明王朝二百七十七年的风云岁月,我对两位皇帝予以了最高的评价。

第一位是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明史》中多他的评价是“恭俭有制,勤政爱民。”,晚明学者朱国桢说过:“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确实如此,他不仅开创了明朝四大盛世之一的弘治中兴,同时,他也是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虽然他并不像唐宗宋祖那样声名远扬,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明君。

第二位是明毅宗朱由检,年号崇祯。众所周知,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可能有人不禁产生疑问:“他可是一位亡国之君呀!”我只能倔强地回答:“那有怎样呢?”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是崇祯在1644年三月十九rì凌晨于煤山自缢前,留在衣服上的那份遗诏。最初喜欢他,也仅仅是因为这份遗诏。

古时候,腐朽的封建思想观念紧紧地束缚这人们。别说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帝王,就算是孤苦伶仃的百姓,也希望自己死后留有全尸,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安宁。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崇祯作为一代帝王,为了保护全国百姓的安全,做出了“任贼分尸”的割舍。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但他依然是他,依然心系百姓。

三十四年前,他是皇!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这是李自成于崇祯十六年,在西安集结所有兵力准备向京城出发前,下发的一道檄文中的八个字。

是气数,气数尽矣!

就这样了吗?

好吧,就到这里吧!该来的还是来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rì凌晨。

在黑夜的笼罩下,崇祯于神武门出,向煤山走去,离开了让他难以割舍的紫禁城。这时的煤山,早已失去了往rì的葱郁与秀丽,这里将成为他贼后的归宿。陪他走到最后的,只有一直忠心耿耿的司礼太监王承恩。

槐花无知离人泪,

白绫无奈空寂廖。

磐石寡言孤月对,

寒风凄瑟毅魄消!

他的离去,无声无息。仅留下那棵“罪槐”,几百年来默默地诉说着他的刚毅,他的无畏,他的不妥协。其实,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他完全可以将辽东的军队调进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但他没有,他誓死捍卫国门,不允许外族的侵入。

是他,崇祯,在最后时刻,用生命诠释了大明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知在天上,他是否还会弹奏那只名叫“翔凤”的琴。琴声悠悠,而斯人已去。

我的思绪又飘过了近三百年,停滞在了清末民初,我看到了末代皇帝——溥仪。

我在此并非为了黑清,仅仅是将他们进行对比——

崇祯说,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溥仪说,我不管rì本人在东北杀多少百姓,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皇帝,我就不甘心。

我无言以对。

梁启超说过,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我说,崇祯之后,再无崇祯!

后记:崇祯,十七即位,三十四殉国。短短十七年,却饱受后人非议,争论迭起。是睿智,还是无能?是真相,还是yīn谋?我们也无从轻易断言。本文仅为个人观点,谨此纪念最崇敬的先帝——朱由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