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凉薄娘子克妻夫》2收拾包袱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初一,蕙娘的爹和娘,早早就驾着一辆驴车到了张府侧门,巴巴地等着离家十年的闺女回家。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这边,蕙娘和眼泪汪汪的珍珠等人道完别,就拎着个包袱出了二门。这些年,原主都是有点子东西就会拿给她家里人,自己紧巴巴的过着日子,所以现在包袱里也不过是几件换洗衣物罢了。

许大力望着远远走过来的女孩,不禁怔住,因着他是男子,所以这些年都是陈氏到二门外去见蕙娘,他自己都是在侧门等着,现已是十年未见蕙娘了,这时居然认不出来了,许大力握了握拳头又松开,当年若不是家里日子实在难过,又怎么舍得卖了女儿。

陈氏紧走几步,握着蕙娘的手,久久无语。蕙娘参拜完爹娘,嗫嚅几句,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安慰这二老。只能提着包袱爬上驴车,“爹,娘,咱们赶紧上路吧,在这门口时间待长了,怕是要被赶的。”

许大力夫妇这时才回过神来,忙应着,陈氏跟着爬上驴车,挨着蕙娘坐下,许大力牵起绳子,吁了两声赶起车来。

这一路,车子穿过华阳城,到达清丰县时已过了四个时辰,已是酉初了,许大力看看天色,急忙赶着车在城门关上前进了县城,穿过县城出了北门又是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了古里村,这时天色已是黑透了。

蕙娘只在心里盘算着这路程,怕是二老半夜就起来了,以前陈氏二人居然还能每个月都跑上一回,来来回回就得十个小时,这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借着月色,蕙娘能看到篱笆院里的黄泥茅草屋,看起来还挺大的。这时屋里出来了两个女孩一个男孩,蕙娘从记忆里知道这是原主的妹妹弟弟,二妹许芸娘已经十都是清丰县里城隍庙里的测八字的一个道人帮忙取的。

三人看着蕙娘,只觉这是他们见过最漂亮的人了,他们从小就被陈氏灌注着亏欠了大姐,要心疼大姐,要爱护大姐的理念,再加上现在看到蕙娘的美貌样子,满心里都是儒慕喜爱,上前连声唤大姐,围着蕙娘打转。

其实,这世的蕙娘与前世的她有七八分像,但是比前世的皮肤要好,白皙水灵的,又没痘痘,加上双黑白分明的清澈大眼,很是好看。虽说在张府不算什么,但是在这古里村,蕙娘的的确确算的上是村花中的村花了。

蕙娘摸摸他们的头,从袖笼里拿出昨天省下的菊花糕,笑着让三人分着吃。三人欢呼一声,也顾不得手脏,各人捡起一块糕点就吃起来。小脸都咪咪的笑,一副真是幸福不过的样子。虽则自从蕙娘十三岁上绣艺有成后,每月有八百文铜钱的月钱,每次也都剩下来给了家里,但是,陈氏总想着几个孩子长大后要嫁妆聘礼的,所以都是能省则省。家里三个小孩平日里就只有蕙娘三不。

从前每个月初,许大力和陈氏半夜就会起来去看蕙娘,白天芸娘帮着烧火做饭,喂猪喂鸡的一些子农活都是芸娘和薇娘一起做的。晚上芸娘再把饭菜放在灶上热着,三人点着油灯各做其事的等着父母回来。

草草吃完,陈氏领着蕙娘到了左边里间的一个卧房,“家里有三间卧房,这间你一个人住着,被子什么的,娘都是洗好晒了的,保管睡着舒服。这房子是前几年新盖的,你肯定不熟,明早让芸娘领着你到家里转转熟悉熟悉。”

“娘,我一个人住一间房,那你们不是不够住?”蕙娘疑惑,陈氏夫妻,大妹二妹和小弟,两间房是怎么分的?

“你弟弟和我们一起住着,隔着帘子就尽够住了。”陈氏不当回事,挥挥手,转身去灶房端热水。

蕙娘看拦不住,也就作罢。细细打量她的新居所。

……

和张府宿舍比起来,就是把木床换成了土炕,没多大区别。一只手都能数出来房间里的摆设。

蕙娘刚把衣物放进柜子,就看见陈氏端着盆水进来,她忙上前接着放在地上。

“蕙娘,你先洗洗,这水热乎着呢。”陈氏说完又不待蕙娘反应,就急冲冲的转身出了房门。

蕙娘好笑的看着陈氏这样,心想,怎么感觉陈氏不是原主想的那样,老实巴巴的农妇样子啊。难道是错觉不成。

蕙娘是在吵吵闹闹声中醒来的,躺在床上想了半天才记起来,这是离了张府回了许家了。

穿好衣服出了房门,目光梭巡处,是一座由竹子篱笆围成的小院,院前有棵二人环抱的不知名大树,一群鸡三三两两地在院子里啄食,芸娘拍拍手里的簸箕,抬头就看到了站在堂屋门前的蕙娘。

“大姐,你起来啦。灶房上温着水,我先带你去洗把脸。再带你四处转转。”芸娘右手拿着簸箕,左手牵着蕙娘就来到后院的灶房。

“爹娘,三妹和小弟呢?”

“爹去村尾牛大伯家还驴车去了,娘在挑水哩,三妹在河边洗衣,弟弟去村塾了。”

蕙娘汗颜,貌似她起的好迟啊……

灶房门旁挂着几个去了籽的老丝瓜囊,蕙娘望着比她高不了多少的门,心想,这要是别人进门,还得低头弯腰,不然指不定就得撞到头的。

灶房很是简单,那灶起的有两口,前边是个大锅,后边是个圆柱形的锅子,应该是用来烧水的。鸡笼就放在灶房西角落。一目了然,没什么需要细说。

蕙娘洗完脸漱了口,就被芸娘拉着出了灶房的后门,原来这后门外还有个后院,蕙娘看到后院里的两棵大桑树,很是开心,这到了夏天就能吃到桑枣子了,还记得她前世小时候在乡下就老是跟着一群男孩满村跑的找桑枣子吃,记忆中的桑枣子很是甘甜。

“大姐,这后院也是我们家的,娘在这犁了五分地,种些菜平时家里人吃用。那边是猪圈和茅房,这两棵桑树每年夏天结的桑枣子都会卖给县里的大曲酒坊酿酒,还有前院的枣树结的果子每年也会拿到县里贩卖,这三棵树每年也能有个好几两银钱得呢!这还是大姐出生那年爷爷种的呢。”芸娘指着院中的桑树,很是自豪。

蕙娘这才知道前院那棵是枣树,她前世是不认得枣树的,而原主十年未回家早忘了家中情景,所以对这三棵树没什么印象。但是,她还是能从原主记忆中找到这个家的概况的。

话说,许家四代单传,到许大力他爷爷那代,家里还是比较殷实的,有三十几亩田地,其中就有十几亩水田,日子过的也很红火。不过是许大力他奶奶中年犯病,卖了十来亩田地,也没把病看好,拖了几年就去世了。许大力他爷爷与奶奶感情深厚,没几年也跟着去了。

这样来说也还有二十几亩地,只可惜,等到许大力长到十岁,他娘在河边洗衣,不小心掉进河里,受了寒,没一年也就去了,这又是卖了三亩地。留下许大力他爹,辛苦把许大力拉扯大,十亩旱地聘礼娶了媳妇陈氏,生了蕙娘,芸娘,也是过了几年好日子。这就还剩八亩水田了,三亩旱地,不过又遇上了两年旱灾,卖了两亩水田,三亩旱地。

到得蕙娘七岁那年末,又添了小弟一苇,旱灾没过,家里没个吃食,本想着再卖两亩水田的,好歹过了这个年,只可惜,那年家家户户都不愿意再买田地,就是买,价钱也压的低低的。最后是陈氏咬牙拍板,卖了蕙娘,好歹熬过灾年,家里还有田地,以后也不会饿死。

也是因为最先是陈氏提出要卖了蕙娘的,所以这些年,这就是陈氏的心结,把陈氏折腾成了个最是偏心大女儿的人。蕙娘回家,首先就给她单独布置了间房,也不要蕙娘干农活,任她睡到自然醒。只想着把这些年的母爱一股脑的搬出来。

芸娘几个也知道那年旱灾要是没有大姐卖身钱,他们一大家子就可能饿死了,这些年也是有着蕙娘的月钱和帮衬,家里才渐渐好了,一年多前的蝗灾也是靠大姐补贴熬过去的。所以他们也和陈氏一样,只想着怎么让蕙娘享福,没准备让她干活。

这些蕙娘虽然不知道,但是她也没准备干什么农活,前世的她不会,原主蕙娘也只会绣活,厨艺农活什么的都是不会的。如果是原主回家的话,可能还会抢着去学去做,可是换做是这个蕙娘,那就……

蕙娘吃完早饭拿着个花绷,瞅着院子里靠着枣树有个石桌和几个石凳,就捡着最靠近枣树的一张石凳坐上,靠着枣树,慢腾腾地绣着件青色衣服。也不管家里其他人忙忙碌碌的进进出出,一点子想着上前帮忙的意愿都没有。其他人也不见怪,薇娘还端着壶茶放在石桌上让蕙娘别渴着了,蕙娘只点点头。

蕙娘一边穿针引线,一边想着过几天想办法让陈氏把适婚男的家世背景,几房几厅,有木车子的打探清楚,一边想着有什么法子发家致富。

前世的蕙娘读的是个二本,大学期间什么都没干,整天就是玩电脑看小说,半点建树也无,等到大四找工作时,全班就她一个找不到工作。幸好是穿过来了,不然找工作的事得急死她。蕙娘还是很庆幸能穿到这里的,不用找工作,每天就绣些东西,轻松急了,唯一不好的是没小说看,唉,有点子无聊啊。

小说里都写了穿到农家,总能想到办法改善家庭环境的。什么制炭烧窑,卖食谱,种棉花的。蕙娘努力思索中……

姐不会啊……制炭烧窑的法子,不记得。从没下过厨,没什么食谱,没种过地,不会种棉花土豆的。

蕙娘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着,想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