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神在古代》5弟弟与书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会举行得有点虎头蛇尾,陈伴伴答完,宋真宗又追问了几句,这时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在陈伴伴身边说了什么,陈伴伴赶紧上前禀报,大意是‘朝中重臣过来了,有事询问’之类,作为一个很尊重读书人与士大夫的皇帝,宋真宗随后便宣告茶会结束,一人率先匆匆离场。无弹出广告小说

赵禔也赶紧唤来苏伴伴,给在座几位妃嫔打了个招呼后火速闪人。离开前,眼角注意到刘贵妃脸上失望的神色,心里一动,也不知道她是失望自己的赵祗没能在皇帝面前露脸呢,还是失望宋真宗离开前对她稍显疏忽的称呼,刘贵妃。

管她呢,赵禔非常厚脸皮地扫荡完桌上最精致的甜品,命令脸色泛红的苏伴伴扛着,然后两人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亲弟弟,赵佑的住所走去。

“大哥,你来了,”一个粉雕细琢的男孩原本郁郁地坐在外院的石凳上,瞧见过来的赵禔后,迅速起身,一个飞扑而去,直直地扑进赵禔的怀里,抬头,大眼亮晶晶的,脸上红扑扑的。

“嗯,佑儿真乖,”赵禔非常开心地捏了捏赵佑的耳朵,看着他的耳垂开始泛红。

赵佑是赵禔穿来后,第一个对他哭,第一个对他笑,也是第一个对他好的人。那时侯,赵禔被救上来躺在床上只剩几口气,一周后母妃(淑妃)因救落水的赵祗而逝去,一时间,赵禔和赵祗在宫里就少了依靠。

宫女太监虽不敢亏待皇子,但在照顾的细心方面,有所轻视和疏忽是在所难免的。

赵禔每次躺在床上,除了面对冷脸的喂药宫女,就是看见赵佑红着眼眶围着床不停地转来转去,在喂药宫女离开后还偷偷地拿蜜枣过来,哄她的样子。

想到这,赵禔的心就止不住地变柔软。

只不过,淑妃的离开还是带给年幼的赵佑太多阴影,赵禔摸着他的脑袋,看着他眼中胆怯略带讨好的眼神,心里微微叹气。

皇宫里从来都是捧高踩低,和立刻就被皇后记铭收养的赵禔不一样,赵佑没有被任何一个妃子收养,而是单独住在离赵禔很近的偏院,宫里的三巨头对他态度也只是平平淡淡。

加上淑妃的离世和他脱不了干系,赵禔当时又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以至于宫里也曾隐晦地传过‘赵佑克亲’的流言,虽然在流言之初就被皇帝给压制下去,但这话不知怎么的被赵佑知道了,可想而知,赵佑的心里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佑儿不是最喜欢宴会上的糕点么,诺,我给你都拿来了,”一月前,赵禔注意到赵佑在宴会上猛吃甜品的模样,又想起赵佑估计使唤不动那‘势力眼’的糕点御厨,遂时不时扫荡一些甜品到赵佑这来。

一是为了满足自己“饲养”弟弟的愉悦感,二嘛,自然是不动神色地给宋真宗上眼药,丫的,要你御厨房不给我弟弟面子,阴不死你。

“大哥,大哥,要,要叫我二哥!”赵佑脸色微红地嘟起嘴,他依恋自己的哥哥,只有他,只有他在听见流言后没有躲开他,也只有他,看向自己的眼神不似他人的冷淡,反而充满了亲人的关爱。可是,可是那些传言会不会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怎么办,好舍不得,为了哥哥的安全而躲开……

小小的赵佑在心里挣扎。

“怎么了,怎么了?这里没有佑儿喜欢的么,”赵禔有些疑惑地看着一脸纠结的赵佑,摇了摇他的小手,“要不,哥哥再帮你拿点别的回来?”

“不,不用了,”赵佑一头闷进赵禔的怀里,小手紧紧地扯住赵禔的衣服边,他果然还是不想躲开。

赵禔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很满意自家弟弟对自己的亲昵,等两人抱够了,赵禔松手,刚一回头就看见陈公公毕恭毕敬地站在自己身后侧。

赵禔吓了一跳,问道:“陈伴伴,有什么事么?”

陈伴伴作了一个揖,回道:“大皇子殿下,半个时辰后,陛下在文德殿等您。”

赵禔一愣,不是去见大臣了么,怎么这么快要见我,遂下意识地询问:“可知有什么事?”

陈伴伴面露难色,心里挣扎了一下,还是利索地悄悄告诉赵禔:“具体什么,奴才不知,但刚刚是在刘贵妃带了笔墨纸砚去后,官家才吩咐奴才的。”

笔墨纸砚吗……

赵禔心里微微一动,几日前刘贵妃曾在皇后的宫殿,低调炫耀自己借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拓本(皇帝版),现在,她大约猜到刘贵妃是去干什么的了。

凡事不打无准备之仗!

曾经砚台跟着万书上神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个负责研墨的小角色,但几千年地陪伴下来,她也学到不少知识,看到绚烂的文化与历史的“沧海桑田”。

正因为此,砚台在翻阅本朝历史的时候,才能敏锐地发现‘历史’在唐时被人改变了。

陈伴伴传完话,便悄声离去。

赵禔右食指轻轻敲打自己的左手背,提炼了这些信息,左右离不开一个“书”字。

名家书法有很多,但选择写什么也是一个大学问。

书法通常体现了一个书法家的真性情,以书明志,以书观人,所以过于圆滑的书法不能选,刚毅的书法不适合,洒脱的书法又和她现在的年龄不符合。

而且宋朝重文轻武,养成了浓厚的士大夫氛围,堪称读书人最向往的时代。因此在书法方面,世人不爱剑走偏锋,而是推崇有新意但最好能回味一分古韵的字体,再现魏晋士大夫的风流雅韵。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宋真宗的楷体写得非常漂亮,对于一个皇子而言,先得到皇帝的认可才是真的认可,更何况是立志做一个“受宠的纨绔文人”,皇帝的喜好也得占大头啊!

思来想去,赵禔敲定了宋高宗的楷体。当然,这绝对不是她乱选的:

一,宋高宗的楷体书法评价在历史上相当高,被誉继承了传统书法流最强,见解最深,成就非常高的宋朝皇帝书法,以字看人,勉强符合赵禔的心性身份。

二,楷书是书法艺术的基本功,学习书法要从楷书开始,赵禔不过一六岁小儿,只学了楷体这一种,楷体的变体是她最好的选择,想要秀一秀更加符合自己性格的字体是不可能的。

唉……要不是为了恶心一下刘贵妃,她也不会选择这么早暴露书法天赋。不过好在她现在只学了楷体,等学了行书,长大再改成符合性格的字体也说得过去,毕竟,小儿的心性尚未定……

这么思索一阵,离约定的时辰也不远了。

赵禔摸了摸愣愣看着她的赵佑,笑了笑:“佑儿,是不是喜欢《兰亭序》呀。”她记得上回刘贵妃拿出来秀的时候,赵佑痴看纸面的眼神。

赵佑一呆,脸腾地红了,他没想到自己这点小心思都被大哥发现了,急急解释:“我,我只是,只是觉得很好看。”说完还揉搓了几下衣角。

赵禔微微一笑,宋朝皇室都是艺术大痴,天性就比较喜爱书画,赵佑刚学字就能品出“书美”也是一种悟性,等等,赵禔心神一动,说不定书法爱好这玩意,能洗去赵佑心里的不安与阴影呢。

这么想着,赵禔脸上闪过一丝诡笑,然后悠哉地晃到了文德殿。

“褆儿来了呀!”书桌前的宋真宗看到赵禔后,离开环抱着的刘贵妃,几步走到赵禔身前,一把将她举起,“哟,看看我家褆儿有没有偷偷变重啊!”

你们才分别不到一个时辰啊!

这是所有围观群众的无语吐槽。

赵禔脸皮一抽,但还是很配合地瘪嘴:“褆儿没变重,不信,不信的话爹爹举高高!”

“好嘞,举高高,举高高……”宋真宗乖乖地开始举高高。

刘贵妃眼角都要抽烂了,原本顺眼无比的文德殿,现在简直让她难以继续待下去。刘贵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摆出唱戏的时候训练出来的笑脸:“褆儿来了呀,快快,看看你小娘的书法怎么样?”(宋朝,皇子皇女称身份为妃嫔的生母为“姐姐”,皇后为“娘娘”,作者实在怕搞混称呼OJZ,于是这里皇子皇女称呼妃嫔都是“小娘”,皇后为“娘娘”,就这么定了!)

赵禔指挥宋真宗走过去,低头看了一眼,踌躇:“唔,不,不怎么样!”

刘贵妃和宋真宗的脸皮同时一抽。

不过刘贵妃的表情是往扭曲那边发展了,而宋真宗则是好奇:“哦!褆儿懂得看书法了,说说看。”

赵禔歪着脑袋扯了扯自己头发,“嗯……”不做声,似乎很苦恼的样子,良久,宋真宗又后悔自己问急切了,小孩子可能就看一个眼缘呢,哪里说得出什么道道,于是他补充道:“哦,爹爹明白了,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对不对!”

刘贵妃和赵禔的嘴角同时一裂。

刘贵妃是心里发苦的,赵禔是心里偷笑的。

“嗯,”赵禔狠狠地点了下头,宋真宗一乐,刘贵妃见后脸色更白,“爹爹,我写了,写了给你看。”

“这……”宋真宗犹豫了,说实话,刘贵妃的字毕竟苦练了几年,也算是不错的了,而褆儿上学也才一年,年龄才六岁,要说她的字能超越刘贵妃,宋真宗表示这个假设很难想象。

“写,写……”赵禔挥着手强调。

“官家,你看褆儿这么喜欢,不如应了他,”刘贵妃一脸宠溺孩子的表情,心里其实在叉腰大笑,让你说我不好,让你联合官家说我不好,看你这次不出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