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姑玉篱》第十章 现实(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晨的空气已经有了冬天的凛冽。无弹出广告小说 玉篱挤出人堆,就着饭盒里的清水漱了口。冰凉的嘴里吐出的气马上又在面前团起一阵白雾。图简便的男生直接从高处的操场上往下跳,落在水塔边结了霜的地面上,哧溜就摔在地上,连人带饭盒摔了个四仰趴叉,饭菜撒了一地一身。天不亮就起来早读的学生们,一下子来了精神,立时围着嘻嘻哈哈起来。按部就班的校园生活,难得有新鲜刺激的事情,也难怪。

玉篱好似没有觉察到周围的喧闹。从兜里掏出纸巾把饭盒上的水和手擦干,抱着饭盒往教学楼走去。从家里回到学校已经第四天,虽然只明天一过,下午就能回家,可每每这个时候,玉篱心里还是免不了挂牵。这么冷的天,妈妈天天去找人,也不知道找没找着,事情怎么样了?家里就他们俩,要在以前遇到这样的事也棘手,何况现在只有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顾爸。玉篱忍着不去多想,一想开了来,烦心的事就寻不着头,看不见尾······

走过操场旁边的花坛,一晃眼周老师从那边走了过来。

周礼书老远就看见玉篱埋头往这边来,瞥见自己又转了方向,不免叹了口气。扬声喊道:

“玉篱,过来一下!”

玉篱抹不过脸,低头走过去。

“听沈老师说,你们这次摸底考试,你考得不是很理想。”

平平淡淡的语气,没有质问,没有责备,还是让玉篱的脸红到脖子。

“从高一你就是我带,到了高二分班,又跟着我到了文科班,三年下来,咱们之间还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考试的目的不外乎找出问题,及时纠错,提高自己。只要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来注意提高,目的就算达到了。用得着这样垂头丧气的吗。”

周礼书说完,见玉篱仍旧不声不响,往四周看看,索性拉起玉篱坐在了花坛旁的椅子上。语重声长地开导起来。

“我知道你家里遇到的事,我也理解。老师是过来人,有什么不明白的。”

“你高考失利也算情理中的事,事情来得太急,换了谁都是一样的反应。是不是。事情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只有放下,才能拿起新的东西。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失败的人,而是那些失败了却能站起来继续前行的人。”

“一次高考考砸了算什么,一次摸底考试又没考好,也不算什么。你这么小,将来一辈子要经历的风风雨雨不知多少。一次两次,甚至若干次失败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对待困难的态度。你只要始终坚信自己,不放弃,充满希望,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不会难倒你,你的目标,理想,就一定会有实现的一天。相信我!”

正是早餐时间,四周充满了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玉篱一动不动地看着花坛里一朵开得正盛却枯萎了的月季花,孤零零地垂在枝头。周老师的教诲此刻听起来却如此飘渺。

记得高一的时候,一帮同学也是在花坛这里第一次碰见周老师。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穿着一身只有老太太才用的蓝色咔叽布做的便宜西装,矮胖的个子,脑后不协调地用橡皮筋扎了个马尾······一帮同学大跌眼镜,被大家口口相传,远近闻名的名师楷模竟然是这样的形象。要不是鼻梁上架了一副近视眼镜,哪里和农村妇女有什么分别。

玉篱和同学们充满好奇地迎来了周老师的课。不知从哪一刻起,教室里静得如同清晨的森林。美丽的字句汇成的河流自周老师口里不经意地流出,静静流淌,优美得让人着迷。明明是平凡至极的人,一挥手一转身之间,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玉篱第一次真切地明白了一句话的含义: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不仅是获得好生活的阶梯,最让玉篱新奇地是,它能让自己做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玉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如别人说的长得那么好看,即使不好看,自古就有“人靠衣妆”的说法。想来只要有钱,把自己收拾得顺眼些,并不是办不到的事。可是像周老师这样,有着渊博的学识,宽阔深刻的眼界和胸襟,才是难得,才是真正让人敬慕的。玉篱喜欢那些各形各色的文字编织起来的瑰丽世界,喜欢用这些神奇的符号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听所看。默默地期望,某一天,自己也能像周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神,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思想,去润泽年轻的心灵。可是这一切,真的如周老师所说的,不放弃,就能实现吗?是的,玉篱相信,万事只要坚持,总会有结果。她一点儿也不怀疑,也不怕花时间。可是,坚持的代价是什么?有所得,必有所失。自己继续前行,抛在身后的,会是什么?如果是亲人的幸福,家的完满,自己愿意抛开吗?就算有一天达到了目标,心里真会喜悦吗?······

周礼书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玉篱神游了起来,也不着急,静静地坐着等玉篱。她太了解眼前的女孩子。文静,自律,心思重。这是从农村来的孩子很大的一个特质。学习刻苦,思虑成熟,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却更让人心疼。眼前的小姑娘,活脱脱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想当初,全家人省吃俭用,才供出了自己。要是当时中途有什么变故,自己未必会更比这个小女子更做得好。

良久,玉篱开了口,

“周老师,您说‘真正的强者不是不会失败的人,而是那些失败了却能站起来继续前行的人,’

那,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周传书没想到等了这么久,等来玉篱这样一句摸头不着脑的话。顿了一顿,

“实事求是,这是一种态度。我想,一个人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事,一定会成功的。”

玉篱不置可否,轻轻点了点头,

“是吗。至少不会做错事吧······”

周礼书没听明白,抬头看玉篱。

“······爸爸做了手术,以后我家就全靠我妈。以前,我们还有个鱼塘,以后恐怕鱼塘都没了。其实也许那样也好,就算留着塘子,我都不敢想我妈一个人怎么照顾得过来······”

“可是没了塘子,我家也就没了收入,我上学的钱又哪里来······”

“等我考上学校,家里就只有他们两人在家,我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能力能让他们过得幸福······”

周礼书听不下去,打断了玉篱,

“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思太重。你想这么多干什么。‘船到桥头自然直’,眼下的事是好好一门心思学习,考上了学校,什么都好说。”

“周老师,这些就是摆在我面前的现实。”

周礼书诧异地看着玉篱,

“你这是什么意思?”

玉篱却转而笑起来,

“没什么。就是想跟您说点心里话。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周礼书点头,

“这就好。你们沈老师那里,我跟他沟通过。你不必担心这次考试,咱们好好为下场做准备就是。你也别介意我透露了些你家里的情况给他,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应该相互了解,信任。这样,高考这场仗才更有把握打赢。沈老师带过很多届复读班,非常有经验,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多多请教,知道吗?”

周礼书原是玉篱高中三年的班主任。以前对玉篱就另眼相看,如今玉篱高考失败又为玉篱操心。想到这些,玉篱心里就又感激又羞愧。

玉篱亲昵地笑起来,撒娇地拉住周礼书的手,

“不管怎样,您才是我永永远远的班主任。”

周礼书心里一松,

“这就对了。小姑娘就该有小姑娘的样子,整天老气横秋地干什么。我这个老太婆看了都憋得慌。”

转而一挤眼睛,

“其实你迟走一年我挺高兴的,这届的新生皮得很,都找不到个能说话的人。幸好还有你陪我。”

玉篱被周礼书逗得一笑,一直以来阴郁的心情不知不觉飞扬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