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残唐涅盘》第十章 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功化解贺总管与程管事两位总经理的阻力。

李卓远以少东家的权限,尽情调动李家堡子的人力物力。

堡子内的匠户,多是父子相袭,即“父为师,子为徒”的形式。

铁匠四户,以陈山为共有十人。

木匠三户,以一个叫吴淮的为共有六人,但会点木工的堡丁有三十多人。

铁匠们分派到的任务是赶制剪刀、剃刀,打造锄头、铁铲。

木匠们连同那些会点木工活的堡丁,则分别被要求赶制一种叫冰上爬犁的木架子和趁手的木棍。

“山子,你说公子突然变了个人似的,要俺们做这些干啥用啊?”

吴淮是个直肠子,一从李煊居住的小院出来,就冲铁匠陈山嘀咕。

“嘿,那剪刀着实好用。你那些么,俺真不知道。”

工匠们总是对自己手艺在乎,能制作出个“新工艺”,多半乐着,说罢昂就走。

“你,你……咳,算俺问错人咯!”

吴淮与陈山平时嬉闹惯了,没好声气地数落一下。

“爹,俺听曹敬辞说,公子要俺们造的那木架子,是用在冰上拉物什的。

“套上一头驴往冰上一赶,能坐一个人,还能拉四五石粮……”

吴淮的儿子吴显义,看不得老爹落下风,靠近了轻声说。

“啥?拿那物什冰上跑,还能拉粮四五石?曹敬辞个半拉子木匠,他懂这个?”

吴淮一向瞧不起手艺不精的同行,嗓门又大,吃惊之余囔囔起来。

这个叫曹敬辞的,自称河中府渡口里曹村人。

前年贺总管招航船水手,他带了同乡王侃、张元光应聘。

说是他们家住黄河边,熟水性,跑船没问题。

只是上来一趟后,贺总管就不用他们跑船了,留在堡内。

农忙时帮着耕种、收获,农闲时帮着打理点木匠粗活。

用原来那些堡民们的话来说,曹敬辞这三个,就是跑船不行、种地不会,木匠活又只会点皮毛的窝囊废。

贺总管留着他们,纯属慈悲为怀!

堡民们的话对也不对,三人同庚,自幼好学,在他们各自村子,乃至渡口里都是有点名气的。

只是生不逢时,开蒙之后就得不到名师指点,半耕半读断断续续学些诗文、练练武艺。

村正们惜才,找渡口里里正举荐。

一个里正,算什么官?算个乡长吧!

兵荒马乱的,里正也爱莫能助。

商量商量,凑点盘缠打三人到京城长安,看看他们有没有混上一官半职的造化。

长安啥地方?官家子弟、大才子白居易都大叹“白居不易”的高消费城市。

三个十七八岁的穷乡小青年,能混出什么,可想而知。

几乎落魄街头的时候,贺总管招水手。

待遇是年钱二十贯、米六石,行船期间食宿全包。

能说会道的曹敬辞算是三人之,觉得自己正穷途末路找生计,似乎这活不赖。

他心动了:边跑船边勤学苦练,文举不行,还有武举嘛!

看看三人膀大腰圆,贺宁便收下他们。

但渭河上游行船,不比在河中府黄河段。

三人水性是不错,可是遇到激流险滩需得下河游到岸边拉纤的做法,令他们难以接受。

贺宁听他们说出到长安的真正意图,动了恻隐心。

到了李家堡子之后,安排他们干编外堡丁,钱米照水手标准给。

有些资助这三人历练,帮着谋份差事的意思。

但更多的是将他们当做李家将来营生的账房、管事培养的成分。

唐末,已不是士子游历积累入仕资本的好时光。

长安官场的那份沉沦暮气,作为老江湖的贺宁不可能不知。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三个人同在一里,只是分住三个村,却性格迥异。

满脸虬髯,外貌粗犷的曹敬辞,家中靠樵采卖到河中府城为生,卖柴炭不是轻松活,练就好口才。

同时,一柄伐木的铁斧、一把砍柴的厚刀使得得心应手,对树木纹路更是了如指掌,说起来那是滔滔不绝,俨然鲁班再世。

但也就止于理论上,真个要他做件木器,劈削斫砍大半个月也未见得能成!

都因为他太讲究精细,每个榫卯企口若不是严丝合缝、混若天成,绝不罢手。

张飞绣花,那只是修生养性,指望拿来谋生可就妄想了!

自然而然,半拉子木匠当定了。

王侃面白无须,成天穿着布襦,看着俊逸斯文,却不善交际言辞。

除了箭术、骑术值得称道,文章、书法均不及寻常书吏。

一双迷恋骑射练就的眼珠子,时不时以倨傲的冷光盯着旁人。

要是修养差些,被盯的人不找他干架才怪。

他是渡口里王村人,里正是他大伯,村正是他爹。

算起来也是乡村一霸,养成的积习要是立时能改,也不至于不得不奉曹敬辞为了。

张元光生得虎背熊腰,说是读书人不像,说是武生又勉强。

这伙计不仅沉默寡言,而且好低头红脸。

谁要是多瞅他几眼,定能令他腼腆地把脸红到脖子根,把下巴底到胸口。

要不是前一天看到他独个挥刀连宰两头百多斤生猪,神情狂放地把鲜血淋漓的钢刀凑到嘴边轻舔。

李卓远压根就不信,这么个害羞男生敢刀口舔血。

“陈丁,门口望着去。

“你们五个围拢来,往后你们就是李家堡子核心。

“今日商议之事,注意不得走漏。贺总管、程管事也先瞒了去……”

李卓远挥手让小厮去放哨,自己招呼精心挑选的几个人。

曹敬辞他们才三人,另俩是谁?

一个是程怀慎,他是管事程维第三子,年仅十九。

他的两个哥哥皆在长安,因其有勇有谋,被派来负责李家堡子的防卫。

算起来,程维是李煊未婚妻的堂叔,程怀远是她从兄,也就成了李卓远的亲戚了。

程怀慎人如其名,少年老成行事谨慎,常是不经意间淡淡一笑,才以缓缓的语调说话。

在那场梦幻般的争辩中,李煊特别向李卓远推荐这个人才。

说是假以时日、际遇得当,程必能独挡一面。

另一个是番仆领许格洛。

许格洛是吐蕃人,但打出生就是奴隶。

后来一个姓许的唐人义军领收他为义子,从姓不改名。

吐蕃各部视这些奴部起义者为马贼,许领的义军也不例外。

卢都格桑当年就率部参与对这股义军的剿灭,并取得分配所虏获的奴隶、牲口的份额。

只是当时卢都氏力量小,分配到的奴隶有不少像许格洛那样,饭量大干活却没力气的未成年者。

贺总管完成李家堡子建设后,提出愿意买下这批小奴隶。

卢都格桑顺水推舟,以极其便宜的价格贱卖了,徐格洛就是其中脱颖而出者。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