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七号的荣耀》小说中的中国联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小说的联赛是架构在1988年由刚刚进入中国足协的北敢拼命推动下,考察团代表们重点考察了英格兰、西德联赛后所进行的。1991年开始。当时还是和现在的时空一样,甲A12支。通过几届世界杯中国队都参加了正赛的刺激,尤其是1997年年轻的北敢上任成为足管中心主任之后,在他的推动下,平行时空的“中超计划”在2000年形成。

从全国联赛算起:

中超:18支球队。(从2008赛季起前三名参加亚冠,降级名额为3.5个)

中冠:18支球队。(联赛名字完全出自“北敢”的恶趣味。前三升级,第四和中超第15名进行主客场的附加赛,两回合总比分胜者或者平局客场进球多者或者进行加时赛、点球决战胜出者升入中超,负者则降入中甲)

以上两级联赛的赛事推广、运营以及日常管理由北敢不得不“分权”倡议成立的副厅级“部企”“中超公司”负责,原则是“事业单位企业运作”,成立于2000年元旦,首任CEO是阎世哲。而这两级比赛的转播权主要属于CCTV以及地方卫视、体育台。

中甲:20支球队。(前3名升入中冠、第四名与中冠第十六名进行两回合附加赛,17-20名则降级进入中乙,第十六名与中乙第五进行附加赛决定半个升(降)级名额的归属)

中乙:20支球队。(升级名额4.5个,降级名额4.5个)

中丙:20支球队(升降级名额4.5个)

参加全国联赛的队伍从1997年起被规定至少要拥有U16、U18、U20三支青年队。2010年规则刷新,球队必须增加U12、U14两支少年队。

大区联赛:

南(北)甲级联赛:18支球队(乘以2)。(升级名额2.25个(第一名直接升级,第二名与北(南)甲第三名进行拥有主场优势的单场淘汰赛,胜者升级,负者进行两回合较量,胜者将与中丙第十六名进行两回合附加赛。降级名额为4加2个。联赛的15-18名直接降级,14名与乙级联赛第五名在乙五主场进行一场附加赛,胜者留在甲级。13名与乙六在甲13主场进行一场附加赛,胜者留在甲级)

南(北)乙级联赛:18支球队(乘以2)。(前一年省级联赛的前两名以及部分由足协发给外卡的球队参加,首先进行主客场比赛胜者进入当年的乙级联赛,除了4+2个升级名额以外,其余球队全部降回本省联赛。)

以上5级联赛由足协下属的联赛部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基本上处在略有盈利的状态。

省级联赛:

由各省足协负责组织,参加各省联赛的球队数量不等。以北京市联赛为例,参赛球队一共有64支(每年还有新球队报名),分为4级,每级16支。从这一级联赛起,除了有志于参加全国联赛但是报名晚了的俱乐部外,大部分都是单位或者爱好者组成的球队。本级联赛的转播权一般在市级媒体手中,部分场次省内体育台也予以转播。

地区联赛:

一般由地域较近的几个市足协联合组织并向省足协及中国足协申报,被批准后成立。联赛依参赛队伍设定等级,最低要求是12支报名球队参加,少于这个数量则足协不予承认。最有名的也是开展最早的是“珠三角联赛”,拥有3级联赛、52支球队,并在2000年被足协认定等同于省级联赛的资格。

以主角所在的湖南为例:

湖甲:16队(前两名与其他南方球队竞争下一年的南乙资格,后3名降级)

湖乙:16队(前三名升级,后四名降级)

湘南超:16队(前两名与湘东联赛、星株潭联赛、湘西、北联赛的前两名抽签决定附加赛对手,进行两回合附加赛后胜者晋级湖乙,降级名额为2.5个)

湘南甲:16队(升级名额为2.5个,降级名额为3个)

湘南乙:大于12支:每个市的球队先在上半年进行循环赛决出前四名,前四名带着互相之间6场比赛的成绩参加最后的乙级联赛在当年下半年与其他8支未进行过比赛的球队进行16轮联赛较量,前三名升级进入甲级。这类比赛一般由市级媒体对重点场次进行转播。

足协杯:

上半年决出各市足协杯冠军,下半年各市足协杯冠军及省级联赛球队角逐省足协杯冠军。第二年省足协杯冠军与北(南)乙联赛球队进行足协杯第一轮较量,胜者进入第二轮对阵南(北)甲联赛球队,再胜者晋级128强对阵全国联赛球队(抽到二队者自动晋级)。中超18强与前一年的中冠前十四将在64(128进96,96进64)强赛中出场进行单回合淘汰赛,场地随机抽签。进入三十二强的球队则开始主客场双循环淘汰赛,决赛则在“鸟巢”国家体育场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