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场动乾坤》第八章 太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挂在方家门口的灯笼,却是已经有些泛白了。

当初在方余的一番提亲之下,方兴终于是厚着老脸向王家妹子正式提了亲,而王家婶婶,在一番意外与吃惊之后,却也是如同一个害羞的黄花大闺女一般羞涩的点了点头,随后媒婆上门,选定吉日,随便摆上几桌,涂刷涂刷,收拾收拾老家,再挂上两个红红的灯笼,两人便在街坊邻居的道喜声中喜结连理,那一天,不甚好酒的方家父亲却也是喝了个伶仃大醉,而至于我们的方余,也终于是在这一世开了声口,喊出了那一声久违的“母亲”。

距离那次的喜庆,已然过去了五月,而我们的方余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却也是又已经整整有了一年,一年之中,方余的变化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不大,那是因为方余长大了一岁的身子始终是不曾有着几分突飞猛进的增高增胖,身子与之一年前也没有什么变化,说不小,那是方余在这一年之中真正坐实了怪人这一独特的称号。

随着自身第二条经脉的打通,环绕他身体周围的磁场也是有着十足的增强,原本环绕他周围的磁场只能够吸附住一些钥匙汤勺大小般的东西,然而如今的方余,却是能够毫不吃力的便将斧头般大小的东西吸附到自己的身上,而若是他全力运转全身内力,那么那一个无形的磁场便会如同风暴一般肆虐开来,按照方余自己的估算,那股吸附之力至少有着百八十斤的力道。

而且不仅如此,在众人的眼中,这位如铁石一般的怪人还会在早晨的时刻负手而立,单脚离地的转身画圆,不似强身炼体,更不似那些无上玄技,看的不仅是周围的街坊邻居摇头称奇,就连方家父亲,也是对儿子这一年以来的稀奇古怪的变化感到一些的惊疑,不过索性还好,现在的儿子健健康康,不痴不呆,而且再加上媳妇过门,这一年以来,方家父亲却是活的有滋有味,红光满面。

有着前世修炼的经验,这一世方余的修炼乃是比前世快上了几分,虽然这副身子与之原来的那副身子有着一些差异,但是还好自身的经脉器官等等与之前世没有太大的差异,方余能够按照着前世的功法修炼,打通自身的经脉,不过唯一让方余有所不解的便是这一世身子的穴位与之前世的身体穴位有着天壤之别,这着实让方余大感意外,研究一番,却也是没有研究出什么,故而他便一心一意的修炼起了他前世唯一自豪的武学,太极。

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塌胯的太极在众人的眼中,成为了那些不伦不类的动作,前世太极,方余乃是个中高手,深的其中韵味,虽说尽揽各式太极,熟知百家绝技,但是方余所学的,还是那一脉传自武当的太极,原因无他,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的上乘拳法,而且其中其内含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而方余所练的,便是这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的武当太极。

古传太极并无套路,原始骨架就是十三式,分别为定、进、退、顾、盼、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十三字组成,它概括了太极拳的主要法则,而武当太极的创始人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虽然不知道传闻是真是假,但是方余乃是深刻体会到这等太极的威力,正是凭借这此拳术,他才会以区区二十多岁的年纪便在整个华夏的特殊部门中独领风骚,所以这一世,他从能下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这太极的修炼,然而他的修炼,却不是从那拳法拳势开始,而是从最为简单的画圆开始。

太极拳的修炼,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而方余此刻所进行的,便是这练形的第一阶段。

太极,圆也。

亿万年来,自然界中,日经月行,星环辰绕,莫不循圆以为轨道;水滴而形珠,石磨而状卵,石滚水注,莫不符合圆的规律;禽兽的扬降与走跃,也莫不留下圆弧之轨迹,人类发展了科学技术,而察今日飞机之螺桨,车辆之转轮;电动之机械,乃至物质之微观结构,同样无一脱离圆的运动,直线是无限大的圆之一段,点即是无限小的圆,螺旋则是国与其它因素的合成。

圆运动,乃是万物运动的本质,乃是乾坤大道,这,便是方余对于太极的理解,虽然说不上博大精深,但是却也深得其中韵味,故而这一年之中,方余没有联系任何的拳法,而是始终不断的在那原地画圆,如同那画鸡蛋的达芬奇一般,方余始终不断的原地单脚画圆,方尺之圆,寸许之圆,方圆脚下所画的圆圈也是在不断的缩小,画圆成点,圆转自如,当方余能够将这两脚之间的方圆仅仅汇聚到一点之上的时,那便是他真正开始练拳的时候。

磨刀不误砍柴功,圆转如意,绵绵不停方能做到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太极,不就是一个圆嘛,当得身转如意时,便是太极随心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