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广陵止息》第十章:长安落古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锦帝都,千古长安。

在祈奇的家乡,长安代表那个盛唐繁华的时代,代表了大汉统御四方的威严。祈奇没有见过盛唐的长安,但是他知道眼前的长安城比起家乡的长安城要大上十倍。

平氐坊是长安一处贫民巷,祈奇身上的钱不多,却足够在这里租下一间小房子。他需要一些时间整理目前自己的境遇。

祈奇盘坐在一个简陋的土炕上,手里拿着那枚火尾灵猿的道兵令牌,心里感觉令牌与自己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他默运戴梦华传给他的法诀,一个青衣身影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只见这个青衣少年声音和煦的说道:“本座崆峒陈惠元,多谢小友援手之德,这支灵猿道兵就当本门多谢小友搭救本门的弟子的谢礼吧。”

祈奇本能的还想问什么,青色的身影已经消失,祈奇内视身体现自己竟然已经到了凝气圆满的境界,心里不由大喜,正想去默念蓝犁道人的真解,却现自己眉心处多了一页闪着银光的经文。

阳凰儿白衣飘渺的身影立在了经文之上,有了陈惠元的经历,祈奇已经猜到这应该是阳凰儿留下的一缕传音神识。

果然阳凰儿的身影一转,开口说道:“恭贺小友凝气圆满,未来将踏上修道仙途,只是长生难求,此天乃七凰开创,修的是‘以身合道’的法门,小友传承却是‘以身悟道’的法门,一旦成就‘道胎’,就会被此界法则所排斥,降下天劫。威力堪比元神劫数。就算小友度过‘道胎’之劫,‘丹成’、‘元婴’之时还有更大的劫难。本欲劝小友凝气入窍之后,改修合道之门,不过小友以悟道法门为基础,转而合道,就算凝煞、炼罡两处有天大机缘,也不可能丹成上品。盖因本源不同,未来如何自处,只能小友自行决断。小徒权奇子天之骄女,修道一年已然凝煞炼罡,丹成一品问道元神不过弹指,道友命运多舛,大道难成,非是在下心狠,只是道不同难以同谋,就是小徒与道友结合,将来道友化作尘埃,也只是给小徒成道路上徒增心魔,断灭凡情,还望道友怜悯在下一片爱徒之心。在下因情缘纠葛,难作寸进,自然不想小徒重蹈覆辙。此经文乃是《广陵散》,无上悟道法门,若是道友他日得道长生,‘冰魄道’当大开山门,恭候道友。”

望着阳凰儿的身影消散,祈奇久久无语。

祈奇呆坐在那里,先有蓝犁后又戴梦华,祈奇对于合道、悟道之分已经颇为了解。其实道门法诀无论合道、悟道都是大道之门,修炼之初都是炼化后天转为先天,打开周身穴窍与天地共鸣。

不过入窍之后,两道修炼就大有不同,合道之法,入窍之后便是感应,感应与自身有缘法的大道法则,从而凝练罡煞,丹成入道,不断的将自己领悟的大道与自身结合,直到铸就道基,奠定问道之基。之后脱劫、温养都是在不断的与自身的道法融合,故而合道之人不修元婴直成元神,不过合道元神多与自身道法有关,比如戴梦华出身炎火峰,未来修成的元神就是一朵火焰,不断的融合火之法则,从而凝练大道法身直至合道。

悟道之法却是凝气入窍之后,便是温养五大祖窍,使得其不断的融合交替,诞生神识又称念力。神识一成,就可以接连丹田铸就“道胎”,“道胎”有六境,每人机缘不同,成就的“道胎”初始境界也是不同。神识不断与凝结道胎直到六极圆满就踏入“虚境”,所谓“虚境”就是神识与道胎不断的融合,直到神识道胎彻底融合,就可以问道“丹成”,元丹一成,丹内神识道胎不断提升,在元丹内重新孕育自身,直达“道基”境界。

元丹孕道,便是成就“道基”的象征,一日孕道圆满,碎丹成婴,就踏足元境,成就元婴遨游天地,直至元婴大成与本体合二为一,成就元神,从此位列仙班,自在逍遥。

合道、悟道都是大道法门,只可惜“七凰界”乃是七凰造就,每一道法则都是七凰领悟此界之后所诞生的后天法则,对于合道修士,“七凰界”乃是无上福地,对于祈奇这样的悟道修士而言,就是一片荒漠。

心里上百个念头不断的流转,祈奇有些烦躁,推开了屋子里仅有的一扇窗户,门口有三两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子在玩耍,有的扮演大将军、有的扮演王爷,一个个玩的不亦乐乎。

祈奇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般赖着辛氏兄弟,要做一代大侠,每天拿着木剑在庭院里假扮扶困济危的大侠,辛氏兄弟就去演那些恶霸。

祈奇不由的看着痴了,虽然后来先天经弱之症让他无法修炼武功,每天跟着叔叔祈经易习学奇门遁甲、五行八卦。

闲开坐在庭院里去看那云卷云舒,兴致来的时候,也会焚香煮茶,学那诸葛武侯抱膝隆中,笑傲风月。

“隆中”?“笼中”?祈奇突然笑了,想来那《三国志》的作者也是怀才不遇之人,否则为何让诸葛亮偏偏住在“笼中”,刘备就是放他出笼的人么?

祈奇又笑了,心思已经不放在那些问道长生的路途了,而是想起这一代奇人的诸葛亮,他也许等的并不是刘备,也许刘备不是那个他理想的出笼之人。只是他在“笼中”呆的久了,若是不抓住这次机会出笼,以后就未必有机会出笼了。

祈奇的心情突然舒畅起来,诸葛亮号称千古智者的化身,不也是被时事所迫,勉强出笼么?可见这天下之事也就是诸葛亮也是把握不了的。

祈奇的心里起了一丝促狭,狡猾的一笑,心里想着诸葛亮若不是刘备末路穷途,怕也不会敢委以重任吧?

祈奇想到这里,不禁笑出声来,心里的阴霾尽去,对于那飘渺的问道之路,也多了一丝旁观者的味道。仙路艰难,自古多少英雄豪杰,不都是化作一堆黄土。

人生一世,只求无愧于心,大道长生,得道自我幸,不得又如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祈奇轻笑一声,推开那简陋的木门,走出了这片贫民巷,既然心里有了明悟,那么“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随遇而安!祈奇晃荡着走在街上,手握道兵,修为堪比丹成,祈奇绝对不会让自己生活变得困顿。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