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蔡京后人闯官场》第90章 蔡镇长牛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十一点左右。[]整个三岔镇的大街上四处漆黑。此刻,在三岔镇边缘,一栋农家小院外面。几个黑影闪动着。已经将这个院子围了起来。

“镇长,这是镇里最大的一家赌场。为首的老板叫高爱民。是镇党委书记杨长清的外甥。”李兴华低声对着旁边蔡忠良汇报起来。

自己的前几任所长,根本就不敢动高爱民。无他,因为高爱民有这层关系在里面,久而久之,高爱民就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在三岔镇开设赌档敛财。尤其是年关将近的时候,老百姓口袋里都有钱了。赌档更是红火得不得了。

高爱民么?蔡忠良冷笑一声,杨长清年年抓赌。可他外甥却年年开赌。而且从来没被抓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讽刺。看着眼前毫不起眼的农家小院。蔡忠良沉声道:“行动!”

随着蔡忠良一声令下。所有民警带领着镇联防队员,立刻行动起来。李兴华此刻拿着手枪冲在最前面,啪的一声,大门被李兴华一脚踹开。

一行人冲进赌档里面,此刻,偌大的房间里,中间摆放着一个大台子。上面还划出了庄闲等东西。桌子上,此刻堆积着不少的人民币。

看到李兴华等人进来,中间站在庄家位置约莫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眉头一皱。看着李兴华道:“李所,这算是什么意思。”

李兴华神色严肃,环视了一下四周,对着跟进来的民警道:“收缴赌资。所有人,双手抱头,靠墙蹲下。聚众赌博。全部都带回所里。”

说着,李兴华走到了高爱民的身边,看着高爱民道:“高爱民。干什么?抓赌,你不知道么?你是这里的老板?”

这是明知故问,高爱民冷眼看着李兴华,这个新所长,前段时间都是笑眯眯,一副和气生财的样子。怎么突然变了。压住心中的不满。瓮声道:“李所。这里谁是老板,难道你还不知道么?只是,李所。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了?”

高爱民可不是傻子。不管自己怎么开赌,怎么在三岔镇横行霸道。那都是幕后。表面上,高爱民是不会承认自己所为的。否则。事情传出去,三岔镇镇党委书记的外甥在三岔镇为非作歹。有舅舅充当保护伞,不但自己要完蛋。连杨长清也要跟着完蛋。

李兴华此刻根本就不再顾忌杨长清了,注视着高爱民道:“高爱民,既然你参赌,还请你跟我们回去配合调查。小章,调查一下,这里谁是老板,全部都抓走。”

一个晚上,连下三个赌档,缴获赌资接近九万元,这是三岔镇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以往这个时候,每年抓个四五万就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这一次,主要是蔡忠良打了一个突然袭击。李兴华派出所这边收缴了通讯工具,消息无法传递出来。而且,派出所的民警都看出来了。连高爱民的赌档都抓了,其他的,自然是无法幸免。

接下来,蔡忠良又驱车赶到了跃马乡,此时,跃马乡的党委书记已经变成了谢长庚,至于林大彪。因为去年出色的工作成绩,在去年的时候,就调任上梅县副县长了。虽然排名靠后,可是,也算是进入了副处级。林大彪倒是满心欢喜。

“蔡老弟,要借多少?你说句话。如今跃马乡的财政还是很宽裕的。你可是跃马乡的大功臣。没得说。只要你需要。我们跃马乡一定全力支持。”坐在全新的办公大楼的书记办公室内。谢长庚此刻也有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跃马乡从未有过这种富裕的场面。如今,跃马乡几个山区内的村子全部都搬迁到了乡政府周围。有了加工厂和药材种植基地。再加上跃马乡自己的中药材基地。以及每年都可以从山上采挖不少药材。山区里面那点可怜的耕地完全可以丢弃。如今的跃马乡,家家都是万元户。全乡没有一个小孩子失学。没有拖欠一分钱的教师工资。各种基础设施也在大力的建设。从来没有过的新气象。饮水思源。谢长庚也好,林大彪也好,都对蔡忠良充满感激。

蔡忠良笑了笑,随即也不客气道:“谢书记,我们也算是老熟人,老朋友了。在您面前,我也不说假话。三岔镇的条件。你们都清楚。全县的人都清楚,这次,我是找你救济来了。我以三岔镇政府的名义,向你们乡借贷十万元。一年内归还。还请谢书记帮老弟这个忙啊。”

谢长庚沉吟了一下,随即说道:“十万块,倒是不多。如今跃马乡财政情况,你也清楚。这样,十五万。我马上给你批条子,你让你们镇财政所的人和我们这边的做一个交接。归还时间随便你。只是账面上的情况要做好了。别让县里找什么麻烦。”

十五万块钱到账,再加上抓赌的赃款和罚款收入,三岔镇的财政账面上一下就多出了接近二十几万,再加上本来就有的几万块,差不多三十万块钱。

财政所的宋万明此刻都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呃,另外,也有种财大气粗的感觉。三十万?这可是三岔镇财政所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以往,三岔镇每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看着账户,宋万明看了看正在和跃马乡党委书记谢长庚谈笑风生的蔡忠良,心中也涌起了一个念头,蔡镇长牛气啊。

有了这笔钱,三岔镇的年关算是有惊无险了,一回到三岔镇,蔡忠良就找到了刘凤山道:“凤山,安排一下,过年只有四五天的时间了。把春节期间的领导值班表安排一下,嗯,我和你都是年轻人,我反正也没有什么亲戚要走。这样,初二和初三你值班,其他的时间,安排我就行了。另外,这几天,安排一些五保户和特困户。你跟我一起下去看看,慰问一下。”

……

“镇长,这是姜家沟村的党支部书记,姜春山,旁边这位是村长高治昌。”蔡忠良的越野车开进村子。

一下车,刘凤山就在旁边向蔡忠良介绍起来,这个时候,姜春山和高治昌都走了过来。

姜春山年纪大约六十岁,身材很消瘦,皮肤黝黑,满面褶皱。典型的农民,手上,还拿着一个烟袋。看着蔡忠良,姜春山也笑着道:“蔡镇长,欢迎您来啊。早就听周边的人说了。蔡镇长是个能人,跃马那边的老李头他们村,现在都是万元户了。蔡镇长,我们都盼着您带领我们致富啊。”

如今,蔡忠良搞经济的名声算是在上梅县传开了。三岔镇的老百姓对蔡忠良也是充满了期盼。

高治昌的年纪大约五十岁。要说能力,两人差了一点,可是,农村里,观念都还没有彻底转变。农村人看来,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干部。这样才压得住场子。

“蔡镇长,欢迎您啊。”高治昌的话语显得很简单,这是一个内敛的朴实汉子。

在两人身后,都是姜家沟的村民,看着人群之中,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蔡忠良眉头一皱,倒不是因为年轻人没有出来迎接自己,而是这种情况有些不正常。随即,蔡忠良分别和姜春山、高治昌握手道:“老支书,让大家都回去,大冷天的,兴师动众,这倒是我的不是了。都散了,散了。”

等到高治昌吩咐村民回家之后,蔡忠良这才笑着道:“老高啊,刚才,我看你们村民,以老人孩子居多,你们村的青壮年呢?这个时候,应该不是农忙。他们难道不回家过年吗?”

高治昌叹息一声,随即道:“蔡镇长,您是不知道啊。咱们三岔这里穷啊,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又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工资都很低。为了省点路费,他们都不回来过年,村子里的青壮,基本上都出去了。”

听到这里,蔡忠良心中似乎是捕捉到了什么?打工,打工,这个词语在嘴巴里默念几篇。这个时候,正好到了村子里一名五保户的家中。

两间破烂的茅草房,屋前屋后是几块菜地,此刻,一个年约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正颤抖着移动着步伐在菜地里采摘着白菜。

“蔡镇长,这是我们村的五保户,姜元秋老人。11年出生,31年参加革命的老人,当过红军,走过草地。打过日本鬼子。上过朝鲜战场。65年的时候,一个人回来了。无儿无女,平日里村子里也支助一些。可是,能力实在是有限啊。老爷子脾气有些火爆。对政府干部的意见很大,我看您还是别进去了。”

<!--#include file="/ads/wei.ht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