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花落》第七章 交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冬哥拿着这个电报往陈怀远办公室送,一边路上在想如何防止自己暴露身份――毕竟这个伊万诺夫在司令部一共也就接触到了9个人,陈怀远及其机要秘书梁冬哥,三个主力步兵团团长戴彬、胡滔、吕方丹,一个军需主任孟雨田,一个参谋林牧云,还有两个门卫。

梁冬哥知道自己在情报方面还不太成熟,向组织反馈消息的时机把握不对。轻易地让对方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个数量极少的怀疑人群里。他记得当初还在九江的时候,政委就特地找他谈话过:“大家现在要联合抗日,让你做内线,不是让你到国民党内部搞破坏,反而是要促进他们抗日……闲棋冷子,未雨绸缪,主要是为了防止蒋介石背后一刀,用不到自然是最好的……不是要害陈怀远,反而要保护他……除非是危急时刻,否则不要急着找党,也不要急着递情报,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不必回应组织的召唤……有很多跟你一样深入对方心脏的同志,你们的价值很珍贵,无论是身份还是经历都无法复制,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轻易暴露自己……”

这次还是太心急了,没掂量清楚,虽然是帮了组织大忙,但这纯粹是误打误撞。搞情报的怎么能靠运气呢!梁冬哥暗暗自责。

果然,陈怀远一看到这个密电,脸就黑了下来。这电报何止是要他陈怀远交出个伊万诺夫来?这不摆明了还要自己交出个**来嘛!

虽然伊万诺夫在陈怀远手里,但他肯定供不出谁是内线。梁冬哥在一旁,一咬牙,没办法,现在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了:“司令,这事……从我查起吧,按说是我的嫌疑很大。”梁冬哥垂着眼睑避免直视陈怀远的眼睛,心里也没多大的底。

“小孩子家的,凑什么热闹!”陈怀远合上文件,烦躁地挥了挥手,“去,把霞乙叫过来,文质和龙行如果没下部队,也叫过来。”

“是,司令!”

梁冬哥一边走一边琢磨:为什么不叫上孟雨田,林牧云和那两个门卫呢?照理说这些人也不可能排除嫌疑。而三位团长是司令的同乡兼同学,都是亲信。难道司令已经把目标锁定在剩下的四个人里了?

梁冬哥的推断没错,陈怀远这人的性格历来如此:合不来那就是一副不买你帐的狗熊脾气,比如陈赐休、秦良臻这类,官再大他都看不顺眼;处得来那就是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比如梁冬哥、武承燮这类。说好听了那是有“古侠之风”,说难听了就是有点死脑筋。他认定了梁冬哥不会害自己,哪怕梁冬哥现在有嫌疑,他也压根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这也是戴笠要往陈怀远身边安插林牧云的原因。从军统的角度看,倒不是要防着陈怀远通共,而是防着陈怀远身边的人通共。要再来一个像武承燮这样的人,陈怀远的“侠气”一上来估计又是不惜抗上一护到底,那就有得头疼了。况且陈怀远又是黄埔一期的,当年六百多人①活到现在的也不多了,校长对自己的这些学生多少都比较心软和爱护,到底不会拿陈怀远怎么样,怕到时候又是周围的一圈人倒霉。比如校长就不会说陈怀远护着自己人抗上是错,反而会说他讲义气,顶多批评几句说性格不成熟,但他转头就会大骂娘希匹说你军统傻×这么大一个共谍你们居然都没瞧出来让他混到在峰身边去了。

当初梁冬哥中途插队,被陈怀远拉着做他的机要秘书的时候,军统和中统就把他的资料翻了个底朝天。一看,考试院委员家的小孩,中学是首都中区实验学校,大学是国立中央大学,后来毕业了在陆军大学当文书,在去武冈当助教的途中碰上陈怀远就投军了……从小到大都在国府的眼皮子地下生活,加上梁委员家教严门禁多,翻来翻去也没翻到他有接触过**的记录。再查,一看发现是个不左不右的一个热血青年,当年在央大还在救国会里给同学起草过演讲稿,特推崇三民主义。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可疑的地方,这才任由陈怀远做了这个决定。

“说实话,这四个人都没法排除嫌疑。”吕方丹严肃地说,“人是稼?领到司令部来的,来的时候虽然做了掩藏,但高个子大鼻子的特征没法瞒过门口的卫士。这个林牧云是参谋部的新人,我们也不清楚他的底细,他也完全有机会给**送情报。”

“孟主任是军需主任,这个伊万诺夫要搭线卖粮草,找上孟主任也是正常啊。”梁冬哥疑惑道。

不等吕方丹回答,这边陈怀远打断道:“霞乙,你想想,我们还没来得及把这个伊万诺夫的事情上报,为什么戴笠会知道这事?我们这里有没有**的人另说,我敢说,司令部里有他们军统的眼线!”

陈怀远在那里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绕了一会儿,停下。“戴春风这***什么意思,还用说吗?他这是在向老子示威!”陈怀远拍着桌子怒道

四人都不知道陈怀远为什么会因此发飙,将领身边有军统的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满脸疑惑。最后还是在其他三人眼神的示意下,梁冬哥硬起头皮问:“司令,我们这有军统的人也是情理之中嘛……”

“情理之中?”陈怀远冷笑,“中统的我就不说了,那个姓谷的还搞了一堆宪兵在老子眼前晃还不够,这边军统还暗地里插人手,他们什么意思我还不明白?当个警备司令都不清净!一个中统②一个军统再加上日本人,好嘛,军委三处③,正好一处插一脚。还真把老子当软柿子,谁都可以来捏一捏?!”

陈怀远看众人一脸错愕的表情,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缓下声调解释道:“你们不知道,在我还在十八师当师长的时候,33年在福建剿匪,我接到密电,说让秘密处决280名被**俘虏过的**官兵,说是这些人经过**的洗脑,不能任由他们回来危害我们的革命队伍。我当时想,就算被**洗脑过,革除军籍就好,全都拉去处决他太过分了。那时我的军需主任武承燮跟我是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我很信任他,就把事情交给他,让他偷偷把人给放了。”

陈怀远看梁冬哥在一边一副“怎么会这样”的表情,投去一个安抚性质的眼色,继续道:“后来这事捅去委员长那里,委员长也没说什么。倒是复兴社的人不干,说承燮是**,非要处置他不可,我当时就跟他们的杠上了。承燮他没办法,主动退伍去经商,现在这个乱世,也不知道他经商到哪里去了。事后委员长说我太傲不服管教,把我送进庐山训练团培训,后来又把我特批进陆大进修。”

梁冬哥这才明白陈怀远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跟zha药桶似的一点就爆,原来他之前就跟特务们杠上过,所以现在在担心特务们趁机处理他的亲信。也就是说,掌权带兵的戴彬和胡滔没什么关系,国民党还需要他们上战场。吕参谋长好歹还兼着一个补充团团长,有点危险,也不大有事。梁冬哥照理说是最危险的,但他的出身好能罩得住,而且这次陈怀远打定了主意要护他,不让类似武承燮的事情再次发生,于是一开始就摆出排除他嫌疑的姿态,决计不会让他有事。那么剩下来的四个里,铁定要有人要送去被军统“干掉”。今天与其是来商议谁最可疑,还不如说是找谁当替罪羊最合适,最好是能找到那个军统内线。

梁冬哥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知道自己不会有事,但想到会有无辜的人成为自己的替罪羊,心里还是一阵的不舒服。

大家沉默了一阵,没想到胡滔居然开口了:“不管怎么说,孟稼?不会是**。他家的情况我知道,他早年加入过**,还主动把自己家的田给分了。但是碰上张国涛搞什么肃反,结果自家老父亲被拉出来批斗斗死了,他也差点没了命。别看他现在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一提起**就咬牙切齿。”

陈怀远听了,嗤笑道:“这个张国涛……什么**不**的,他现在不投奔军统了么?混不开的到哪儿都混不开,戴春风迟早也要踹了他。”陈怀远虽然对“主义”不感兴趣,但还是知道自己当年黄埔同学里的**有好几个都是被张国涛害了的。

梁冬哥一听胡滔提起苏区肃反的事,心里一阵难过,本以为在座的都是国民党将领,会趁机奚落嘲讽**,没想到陈怀远竟冒出了这么一句。他忽然觉得,政委当时的话是对的――“必要时要试着争取这个陈怀远,他虽然效忠蒋介石,但骨子里对国民党的种种行为并不是很看得惯,并且对我党抱有一定的同情和好感……”

这边梁冬哥还在沉思,另一边戴彬开口了:“我看也只有把林牧云拉出来背黑锅了。总不能把俩门卫搪塞过去吧。这也太敷衍了,摆明了告诉人家我这是交差了事,戴笠会气吐血的。”

“哼,特务们头子才不会被气吐血!”胡滔是个直爽汉子,最看不上这种搞情报的人,觉得都是些偷鸡摸狗之辈。

“林参谋?这不大好。预十二师被打得就剩下那么几个人了,人为党国尽忠效力,怎么好让人担这种冤枉?”陈怀远的正义感又冒上来了,觉得让林牧云背黑锅对不起预十二师卫国捐躯的英烈们。

“难道真塞两个门卫小兵给军统?”戴彬犯愁了。

“不管怎么说,总是我们几个人在这里商量也不是办法,还把那几个人叫来问个话吧,看看我们有没有遗漏了什么。”吕方丹表示还是先做点观察比较好。

问话还是问出了点东西来的,比如孟雨田提到这个伊万诺夫是通过他的一个朋友跟他搭上线的。这朋友实际上是个不务正业的江湖混混,三教九流的跟谁都打过点交道。只不过这人曾经救过一次孟雨田,于是两人有了过命交情。这次伊万诺夫就是由这人牵线搭上了孟雨田的。不过孟雨田表示这人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自己欠人家一条命,如果军统来要人,那他甘愿代替,算是还人家一命。

“当时孟主任带着人进了司令部以后,梁秘书就带着两人跟司令碰面。我是正好路过看到,看到他们还打了个招呼。后来我去电报室拿备份,路过司令办公室门口,看到梁秘书守在门口,还跟他说了会儿话。”林牧云的交代则很模糊和笼统,说不出他哪里错,但仔细问起一些细节问题来又一问三不知,说自己没在意不清楚不记得。如果不是因为陈怀远敬他是预十二师的人,一边的戴彬早上去揍人了。

林牧云有个破绽,他当时手里拿的确实是个备份的文件夹,但里面的电报稿上之前被梁冬哥填错日期而废弃掉的空白稿!林牧云当时只是随手拿了个备份专用的文件夹,放了几张电报稿在里面充门面。但梁冬哥眼尖,而且记忆力极好,一点点小细节都记得。但当时梁冬哥看到的时候并没有多想,以为林牧云要处理废弃电报稿。

如果此时梁冬哥在场,绝对会想起这个破绽。但在陈怀远问话的时候,梁冬哥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特地主动避嫌,没有站在一边听。他对陈怀远对自己的信任还不够有信心,实际上陈怀远现在压根就不会往他头上联系。梁冬哥不知道的是,他这次主动错过的不仅仅是听陈怀远问话的一次机会,而是错过了揪出林牧云这个军统特务的机会,而下一次,要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了。

当然,一个特务如果被揪出来,新的特务会就被安排进来,林牧云这次没有暴露,那就会一直埋伏下去。一个熟悉的对手,对陈怀远和梁冬哥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最后谁都没交出去。

陈怀远把伊万诺夫丢给军统后就说了句:“没事消停点,老子这里没你要的人!”军统那边看陈怀远这么强硬,也不好说什么,这事就这么打着哈哈过去了。

然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局势更加恶化,不久,国民党内仅次于蒋介石的的二号人物王兆铭公开接受日本的“和谈”,建立汪伪政权。不仅仅是国民党的力量和声誉受损,同时国民和**抗日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

①黄埔军校一期,1924年5月入学499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0余人编成的第6队学生也归入第一期,因此毕业生实际为645人。(摘自黄埔军校网)

②民国“宪兵之父”谷正伦跟CC派关系密切,中统的负责人徐曾恩是CC派二陈手下的小弟。这里陈怀远也就是气话,把宪兵队算到中统那边去了,实际上这两者并没有什么超乎寻常的特殊联系。宪兵团有特务性质,军统和中统的活他都接。

③1932年国府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同年九月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下辖三处,一处后来演变为中统(即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二处演变为军统(即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三处处长丁默村后来投日成了汪伪政权的特务头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