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帝国风云录》第二章 吃螃蟹的士官生(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便你。{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要是你还没睡够,我会替你把风的,教官这会儿不会来巡察的。”

作为朋友,克林根贝格拥有更近的距离,可以很好地观察约瑟这个人。比起那些听风就是雨的人,他更加明白约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聪明、好学、理智,同时特别敏感而且总喜欢将所思所想通通藏在心里。而且,约瑟也和他一样,十分重视自己的朋友――之所以他不觉得约瑟对于事物的看法独特,大概是因为克林根贝格本人也跟约瑟一样,脑袋里都有不少离经叛道的想法。

除此之外,连克林根贝格个性这样大而化之的人,都能在约瑟身上发现更多优点。他虽然确实是心思敏感,可是同时又表现出对于那些诋毁攻击足够坚定的强悍――或许他心里将这些事情想过千遍也不止,但是约瑟始终不曾被这些事情所打倒过。这也是克林根贝格最佩服朋友的一点。在他看来,约瑟根本不必用家族或父母的头衔来装饰自己,因为光是他这个人,就已经足够优秀了。他所取得的成绩,都是他努力的成果,那些流言根本无法抹杀他的能力。克林根贝格、还包括约瑟的其他朋友都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过,野外实战演练课上,约瑟在泥泞肮脏不堪的烂地上翻滚摸爬,穿越铁丝网和其他障碍,面对着残酷的训练却从不抱怨一声,训练起来比不少同学都更卖力,更别说他在理论课上的好成绩了。当然,克林根贝格也察觉到,约瑟似乎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向所有人证明:他不是纨绔子弟,他会凭着实力让所有人都对他再无异议。这是约瑟特别要强的一面,克林根贝格也能理解朋友。

军校的生活虽说严格,但偶尔也还是有假期让士官生们放松放松。虽然这些假期往往都很短,不过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能够有一天的放松时间就已经非常让人振奋了。巴特特尔茨这座小城能让人狂欢的地方实在是屈指可数,不过对于年轻人而言总是有自己的办法的。有的人甚至搭半路拦下的顺风车,跑到附近慕尼黑这座大城市里去玩一整天,直到深夜、休假时间倒计时即将结束前才连奔带跑地冲进军校里。

相比起小城的过分安静,慕尼黑自然令人向往不已。由于军校的士官生都是来自于党卫队各级指挥官的推荐和保送,因此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慕尼黑人并不多。约瑟正好是这“不多”的其中之一,可是他来到巴特特尔茨这么久,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军校和这座小城,更没有回过慕尼黑。哪怕是圣诞与新年假期也是如此,简直让人感觉他好像根本没有家似的。

“约瑟,你不用回家看看吗?反正你家离这儿也不算远。”

当听到朋友这样问自己后,约瑟将视线从自己手中正在擦拭的武器上抬起来,无所谓的笑了一笑。

“就因为离得近,不回去也没关系。”

“哎?约瑟你是慕尼黑人吗?”

面对室友那毫不掩饰的惊讶,约瑟倒没说什么,反而是他的朋友忍不住“喂喂”地连声叫了起来,说“你连这个也不知道?”,约瑟的室友反瞪了对方一眼,说:

“我不知道,难道是犯罪啊!”

他们还在大眼瞪小眼的时候,一旁的约瑟发话了:

“行啦,我是哪儿的人有什么要紧。按家里的说法,那才叫一个乱呢,什么祖籍在萨克森的德累斯顿,可我明明是土生土长的慕尼黑人嘛。大不了这样吧,等以后大家都有空了,我来当东道,请你们到慕尼黑好好乐一天怎么样?”

“真的吗?”

面对他们的异口同声与期待,约瑟一脸庄重,却突然捉狭的笑起来:“等到我们都能飞上月亮的那天!”

“你这混蛋!”

“我不管!你不做这东道,我可跟你没完!”

这一回,还是没人能问出关于约瑟家里的事来。关于他的家庭,仍然是一团迷雾。约瑟身边的人,都能感觉到,跟自己的内心一样、约瑟同样不禁多谈自己的家。

只是有一回,那是在收到外界寄来的信件时,克林根贝格看到约瑟也有寄来的信,便随口问了一句:

“女朋友写的?”

约瑟无声一笑。“我比不上你!哪有那么多女人肯给我写情信。是我大哥。”

论外貌和魅力,克林根贝格确实很受女性的欢迎,但他同样认为,约瑟之所以没有那么多蜂蝶缠身,只是因为他本人的个性罢了。克林根贝格有点好奇地看着朋友眼中那喜悦的神情,问道:

“你大哥是干吗的?”

“他现在在柏林服役,是陆军。他也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所以顺便跟我说些家里的事。你呢?有收到信吗?”

“牛、牛、牛……收到那样的信我真想烧掉了事!”

看到克林根贝格从阴郁转为抓狂的样子,约瑟忍不住大笑。最终的结果就是两个年轻人笑得七颠八倒,完全不顾周围人那投诉的目光。待两人笑声渐竭之后,约瑟揉揉脸颊,说了句:

“弗尼(弗里茨的昵称),谢谢你。”

“谢什么?”

从约瑟的音调中,克林根贝格觉察到有异样的成分。于是他回头看着对方,只见约瑟微微一笑,当脸上那吸引人的笑容渐渐沉淀下来之后,流露出的是一丝了然于心以及真诚的感激。

“谢谢你……帮我拿信来。”

“搞什么,你这家伙……喂,别忘了,上回在酒吧看见的那个女孩,我都约好了,你可不许跑掉!听见没!”

这个年代,对于德国而言、对于党卫队而言、对于这些正在军校里学习的年轻人而言,都是一个充满着希望与前进的年代。对于这一点,他们确信无疑,并且深深地期待着,在这个令人振奋的年代中,他们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精英、引领着德国走向光明大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