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如花》》著名评论家刘炜评作序推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世时髦生活的病相报告

――长篇小说《花过》谫评

刘炜评

刘炜评,字允之,号半通斋。现任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中国西部作家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

读罢南君子的长篇小说《花过》,联想到的却是贾平凹先生一部“复调”长篇小说的书名――《病相报告》。因为作为一部直面当下世态的叙事作品,《花过》通过对多个红男绿女的处境、心态、行走轨迹的生动摹写,沉痛地揭示出,在“盛世中国”背景下,都市时髦生活的热闹、繁荣之中,夹杂着太多的严重病相。同时,在这部具有突出现实主义品格的小说的字里行间,寄寓着作者对于健康生活、清正人格的深情呼唤。

毫无疑问,《花过》是青年作家南君子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花过》的作者南君子,曾是我的学生。我们虽往来不多,但彼此是心近的。新世纪初的几年,他在西北大学文学院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为他们班授过《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他的为人热诚、谈吐有趣、酷爱读书和思维活跃,给我留下了鲜明而良好的印象。在那个班级里,南君子年龄偏小,却是最富于文学才情也最勤于笔耕的一位。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自然喜爱有加。因此,每在报刊或博客上看到南君子的诗文作品,就感到由衷高兴。去年,他的《寂寞的答案》出版后,我获赠一册。这是他结集付梓的第二本书,收入其中的诗文,题材、体式比较丰富,作者的人文情怀、文字表现力,都为我所看重。

仅仅几个月过去,南君子就又杀青了这部长篇。我很惊讶,但更欣喜。

《花过》是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情节波滚澜翻,笔致流畅自如。可以肯定地说,读者只要翻过两页,就会为它吸引,不能释手。

然而,《花过》给予读者的感受,不止是好看,更多的是强烈的心有戚戚――它是一部涵容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观察与急切追问,显示了作者积极价值立场的小说。

辛卯年春节,我一口气读完这部长篇,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准确地说,它给予我的锥心刺骨感,与节庆的升平气象适成强烈反差。类似的感觉,几年前阅读冯积岐长篇《村子》时有过。在宝鸡凤翔召开的研讨会上,我曾以《“乱码”乡村世界的艺术实录》为题,表述过对于冯著认识价值的看法:“这部小说告诉我们,当代中国的乡村,已经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不伦不类的时期,其基本的质相,也许只能用‘乱码’一言以蔽之。作者为之焦灼,我们也为之焦灼;作者在为乡民叩问出路,我们也在为乡民叩问出路。”

我以为,都市题材长篇小说《花过》的认识价值,同样可称“乱码”生活的艺术实录。所不同的是,《村子》描述的乱码,是关于当下中国乡村的;《花过》描述的乱码,则是关于当下中国都市的,尤其是关于都市群体精神生态的。

“乱码”者,失序之谓也。谁都知道,乱码是一种病象,并且是一种很严重的病象。电脑程序的乱码如此,个人生活的乱码如此,社会的乱码亦如此。你可能会指责我危言耸听,因为你可以拿出官方宣传文件、主流媒体报道、犬儒经济学家的“科研成果”、御用文人的赋体文字等等,证明我们“欣逢盛世”、活在“和谐社会”里。你还可以言之凿凿地说,我国的GDP多年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已居全球***;物质的匮乏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甚至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文化水平空前提高了,并享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和自由……你所说的,也颇多合于事实者。

但是,只要你不是一个先天的或后天的闭目塞听者,你就得承认,王跃文小说的《国画》所呈现的官场、冯积岐小说《村子》所呈现的乡村、南君子小说《花过》所呈现的都市,也都是关于当下中国社会图景的艺术“实录”。

镜子是有两面的,只看一面,即是片面。物质GDP的增长与精神GDP的负增长,就是目下“中国镜子”的正面和背面。

《花过》虽只有十多万字,却以主人公南君子的一段人生悲辛经历为线索,串绾、铺叙了繁多的都市时髦生活元素:职场、酒店、歌厅、洗浴中心、互联网、房地产等时髦生活平台;公务员、书法家、导演、大学生、煤老板、小姐等时髦社会角色;权力角逐、金钱崇拜、黑黄交易、***放纵等时髦场景……这些元素架层叠构,构成了病象感十足的浮世绘。

我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情境、生活方式,尤其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正在变得越来越粗糙。具体说来便是,物质生活日趋粗俗化,精神生活日趋粗鄙化。”《花过》的作者,用不遮不掩的小说家言,传达了和我相近的观察与感受。

《花过》中的人物,大多既是粗俗化了的物质生活的逐潮儿,又是粗鄙化了的精神生活的失陷者。

主人公南君子是一个很有深度的文学形象。他的不甘低人而又滑入误区的的进取心、他的被色枷利锁奴役后的扭曲行走姿态、他在**难禁与良知未泯之间的角色调适,他的自食苦果后的幡然自悟……都具有近于残酷的***真感,让我们读来唏嘘感慨不已――这个“僧是愚氓犹可训”的“小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的同学同事、亲朋好友,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如既依仗父亲职位在权力和金钱的媾和中大捞好处、又亵渎了为友之道而与南君子偷情的房地产商梅凝;因开采煤炭而迅速发迹、腰缠万贯而毫无精神品位的经济动物碗大成;参加工作未久、很快便近墨者黑的女公务员鲁冰冰;好色弄权、无耻之极的低等政客羊处长;用年轻色相投资人生、宣称要“一辈子活出别人三辈子厚度”的女大学生夏九九;从乡村进入城市谋生不久即沦为风尘女子却又始终不失善良本性的村姑麦子;冰清玉洁而又深受伤害、最终决然疏离泥塘的唐韵……都塑造得很成功,可以说无不栩栩如生。

《花过》对于现实的批判,是毫不留情、无遮无拦的;而其精神指向,则是明确而庄正的――人生需要不断摆脱各种“魔念”的纠缠,需要不断自拭心镜,需要不断精神救赎。因此就有了这样的结局:“返回西京前的深夜,流着泪的南君子做出了一个决定――留职停薪。” “唐韵隐身古寺、长伴青灯。”

这部作品涉及了不少***内容,总的来说,是合于陈忠实先生讲过的几条“纪律”的:“撕开写,不回避,不作诱饵。”

忠实先生这三句话,是关于其长篇巨著《白鹿原》***描写的夫子自道。我以为,它称得上不刊之论。以我目光所及,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凡艺术水准在良好以上者,大多都这样做了。

忠实先生的说法,我不知道南君子是否早已心会意崇,引为自律。但措笔中的把握,的确是近于《白鹿原》的。我的意思绝不是说,《花过》的思想内蕴、美学气象、艺术水准,可以与《白鹿原》同称并引。事实上,前者的综合分量,与后者相差尚远。我只是认为,《花过》的***描写,靠拢着《白鹿原》的尺度纵控。当然,作者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我相信在这部新作之后,南君子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因为春秋正盛的作者不仅才华横溢,且一直保持着秉心专力的为文状态。

2011年春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