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关于安盛作品的评论集》黑肚皮评《远洋渔工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肚皮先生评《远洋渔工的故事》

不算是小说的“纪实小说”——评《远洋渔工的故事》

在我将这部作品读到一小半的时候,我忍不住去百度搜索了一下,“什么是纪实小说”,得到如下答案:“纪实小说,现代小说的一种,又称纪实体小说。指在搜集事实材料基础上加以概括、提炼、艺术虚构而写成的小说。这种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一个分支,同时也受到新闻、报告文学发展的影响。纪实小说往往根据报刊文章、法庭记录、档案文献等写成,也可通过调查、访问等搜集第一手材料写成。作品多具有较强的政治倾向和道德意识。当代中国文坛,纪实小说也在报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我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觉得这不像是一部纪实小说,完全不同于我在网上曾经读过的一些精彩纪实小说,比如《四面墙》、《黑道风云二十年》等,更确切地说,这压根儿就不像是一部小说。

整部作品用最真实的笔触描写了远洋渔工在船上受虐待的辛酸血泪,但作者显然更着意于详实地记录一些工作、谈话和生活的流水账,却忽略了纪实小说作为小说所必须的提炼和加工。

曾经有一种说法——“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五四”以后,新文学家们往往把性格作为核心,人物塑造、性格刻画毫无争议地成为首位。这一条我们可以轻易地在数代读者钟爱的金庸武侠作品和广大网络读者喜爱的烟雨江南作品中得到印证。反观本书,作品以渔工林乐达视角展开情节,却未能通过他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角色。原因有三:

一、文章还是采取了第三人称的视角,其实完全可以采用读者代入感更强的第一人称。尤其是几乎所有情节都发生于一艘渔船这个单一固定的故事场景内,剧情主线单一,完全适用于第一人称视角;

二、虽然事实是林乐达一上船就不得不同时面对包括船长、其他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渔工等众多迥然不同的人物,也面临着不同的人际关系。但作者在叙述上却并没有分出递进的层次感,也就是说没有进行“小说的加工”。面对同时扑面而来的众多人物和人物关系,读者无所适从、茫然扫过,最后依然难以对某一角色留下深刻印象;

三、与上一点类似,作者的叙述也没有主次感,给读者的感觉是扛着摄像机匀速地扫过每一个人物,却又不肯聚焦少许、多停片刻。如此扫来扫去、走马观花的结果依旧是没有在读者心中对任意角色留下深刻印象。如果非要勉强挑出来一个的话,大约那个无处不在的“大反派”大副算是给人印象略深吧,但其实除了记住此人动辄打人骂人、言行刻薄外,其他任何立体的形象依旧残缺。

人物是模糊的,情节则可以说是平淡的。其实故事要表达的内容是本应具有相当冲击力的:从渔工上船前的美好幻想,到面对现实的理想破灭,从屈辱到反抗到隐忍,再到最后的解脱。奈何作者依旧失败在“小说加工”手段的贫乏上。流水账般的陈述,将任何剧情冲突都统统抹平,没了悬念设置,没了起承转合,全篇都是琐碎已极的一些行为片段和言语片段,却无法将其串联为一段段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过目既忘,没有代入感,也完全无法记住任何面孔以及这个面孔刚刚面对的事,大约唯一的印象就是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被大副打、被大副骂。除此之外呢?没了,真的没了。

整篇作品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上有相当大的缺陷,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有画蛇添足之嫌。开篇竟然用了将近整篇小说二十分之一的文字去真实再现一份合同,不过是为了表现黑心船主的说一套做一套罢了,或者说白了就是渔工上当了。其实关于工作待遇、生活条件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工友聊天、主人公回忆、与老板争执等更加直观、也更加自然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需要如此突兀扎眼的一大篇合同原文。要记住,这是小说!

还有随处可见的打油诗同样让人忍无可忍。是的,我只能将那些完全不守格律的文字归于打油诗。这样内容空洞、文字乏味的东西,不知道作者随处点缀在文中是为了卖弄文采还是情景交融,不管出于哪种目的,我都只能说适得其反。

大致就这些意见,很可惜本应属于这个好题材的剧情张力,却完全消散在平淡的流水账记叙中。或许,是因为作者只关注到了纪实小说中的“纪实”,而忽略了其实更重要的“小说”二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