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上医的奋斗史》第010章 上医和下医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里领导接到这个批示,大为兴奋,上级领导对上江城的工作无疑是满意的,防控经费的连夜到达,也说明,上级对上江城无疑是高度重视的。总之,满意加重视,说明上江城的工作是与全国的形势和方向高度一致,上江城的官员与京城领导高度一致。身在其中的人当然最清楚这里面所蕴藏的重大政治意义。市领导顿时欢欣鼓舞。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秘书在一旁不合时宜地提醒了一句:“患者还没有确诊。”

沉浸在喜悦中的领导如同挨了当头一棒,楞了半天,一把抓起批示,仔细一看,上面明明写着:“上江城发现首例**病例……。”“**”前面没有“疑似”二字!

没有“疑似”就意味着“确诊”!

“搞错了,马上请示,更正过来,应该是疑似**病例。”领导脱口而出。

秘书站着没动。

“快去,这事开不得玩笑!”领导有些着急。

秘书凑到领导耳边:“这事,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斟酌什么?错了就是错了……。”领导挥手说道,胳膊挥到半空中,停了,又怏怏地落了下来:“你说说,怎么斟酌。”

领导是个聪明人,马上听出了秘书话里有话。

“上面的批示怎么会错呢?”秘书小声说道。

“是呀!怎么会……错?”领导冒虚汗了。上面错了,那应该是下面先错了!

领导毕竟是领导,临危不乱,立即指示:“马上会诊!”

市里连夜召集全市呼吸道和流行病学顶级专家十五名,对郝大军的病情进行会诊。这些专家被集中在传染病医院的会议室里,没有领导批准,不得外出,不得请假,吃喝由专人送,睡觉只能靠在椅子上打盹。

凡是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要想挂一个专家号,必须起早摸黑,顶星星戴月亮,在医院挂号室排上数小时甚至是十数小时,才有可能拿到一张弥足珍贵的挂号单。而且,就算拿到专家号,也得在候诊室里再耐心等待数小时,才能等到专家医生的聊聊数语。于是,很多精英人物是不挂号的,他们一般会通过转了七八道弯的关系,请上数台酒席,花上数千元现金,请专家应诊。平庸男郝大军同志肯定不是属于精英人物,他的关系就是传上二十道弯,也到不了专家医生那里。但是,不排队,不请客,他享受到了不是一位专家,而是十五位顶级专家的精心诊断,真是三生有幸。

可是,随着郝大军的检查结果一项项上报,专家们的眉头越皱越紧,市里领导更是愁眉不展。

临床医生报告,郝大军出现严重腹泻。这是最快的一项检查结果,虽然不是**的典型症状,好歹证明郝大军的确有病。领导点头,愁眉舒展。

郝大军没有发烧,体温正常。专家的意见是,发烧虽然是**的典型症状,但少数患者也不发烧。领导点头,心中忐忑。

郝大军咽部有轻微红肿。专家意见:咽部红肿,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的典型症状。领导深深点头。

郝大军血象不高,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分型未见异常。专家意见:**作为病毒性感染,大多血象不高。领导再次点头。

郝大军X线摄片结果,肺部未见阴影。专家意见,从未见过肺部没有阴影的肺炎。领导愕然。专家再次发言:不排除隐形感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患者被冠状病毒感染,但没有发病。

“你是说,这个郝大军没病?他不是腹泻吗?”领导问道。

“严格说来,隐性感染也……,”专家看了看领导,发现领导脸色不善:“也叫有病。有没有感染,要看实验室结果。”

五个小时之后,实验室检验结果出来了,郝大军的血检、咽拭子样品经PCR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冠状病毒的抗原和抗体。

“这是什么意思?”领导坐不住了。

十五名专家们面面相觑,无人接话。

“什么意思?”领导再次发问。

疾控中心方主任站起身来,小声说道:“这可能是,患者没有被冠状病毒感染过。”

“可能是?”领导声色俱厉。

“是,也有可能,实验室结果出了偏差,没能检出来。”方主任小声回答。

“继续检查。”领导说罢,拂袖而去。专家们面面相觑。

临床医生开始对郝大军进行彻底检查,CT、心电图、脑电图、B超、血管造影、肝功、肾功、全血检查,总之,医生们能想到的检查全部做了一边。结果不仅没发现疾病,反而把郝大军唯一的症状“腹泻”也推翻了,事实证明,所谓腹泻,就是内急。郝大军生命体征正常,从大脑到生殖功能,均显示郝大军是一个精力旺盛**强烈的青年俊杰。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专家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说话了。全国人民都知道上江城发现了首例**患者,全国人民都知道为了抗击**上面给上江城拨了一笔巨款,全国人民都知道上级领导对上江城的工作非常满意。可如今,这个**患者郝大军一切正常。

倒是传染病医院的蒋院长脑子清醒一点,凑到方主任身边,低声下气:“方主任,你看,你来说两句?”

方主任心头恼怒。PCR检测和病毒分离,是疾控中心负责做的,医院只负责临床检查。蒋院长把这皮球踢给方主任,方主任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时间,呆在了那里。

“方主任,这首例**已经上报了,改是改不了了,方主任,您拿个意见?”蒋院长小心地说道。

众位专家的眼睛齐刷刷盯着方主任。方主任沉吟片刻,咬着牙说道:“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这次使用的试剂有点问题,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检。当然,传染病医院在样品采集上,是不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方主任这是要把传染病医院也拉进来,两个人顶着,比一个人顶着好受一点。

蒋院长一听这话,心中暗骂方主任老奸巨滑,却也只得接招,脸上微笑:“当然,当然,我们的护士在采集样品的时候,也有疏忽,也有疏忽。我们马上重新采样,重新采样。”

十五位专家个个心领神会。

就这样,郝大军被再次抽了一道血,鼻咽再次遭受棉签的穿插。痛得郝大军哭爹喊娘。

各位看官,这不怪郝大军意志薄弱,受不得苦。郝大军虽然平庸,挨一针抽点血的勇气还是有的,问题是,不仅仅采血,还要采鼻咽拭子样。那鼻咽拭子是怎么回事,我说了大家就明白了。

采鼻咽拭子样,是用一根棉签,从鼻孔里插进去,直达咽部,咽部在哪里,大家回去自己摸一摸就知道了,在耳根子下面。也就是说,那根棉签要从鼻孔一直插到耳根子下。这滋味,笔者虽没尝试过,但想一想也冒冷汗。郝大军同志在五个小时内,连续两次被棉签穿插鼻咽,你们说,他叫一声苦该不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