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年官司--中国第一部民间维权亮剑》第二章 宴请法官(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明德来到这个城市快二十五年了。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很深的北方的省会城市。

王明德清楚的记得:当兵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夏天的一个周日,他和几个战友第一次要到市里逛逛,当时走了那么长的时间,光是坐汽车就倒了好几次。他在路上一直在想:“山北怎么这么大啊!都坐了快一小时的汽车了,怎么还没有到市中心啊!这要在我们老家,从村口,坐拖拉机早都到了县委大院了,,,,,,”那次记忆太深刻了,山北的马路真宽,楼真高,商店一个接一个,人真多,尤其是那女孩,真美,皮肤真白,,,,,,

王明德不止一次的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留在这个城市,不能再回到那个山沟里去了。

于是,王明德训练很刻苦,样样项目都得前三名。对谁都很热情,尤其是对班长、老兵特别的尊重。人很勤快,又吃苦耐劳,什么活都抢着干,加上吹得一口好口琴,写的一手好字,特别是还能写一手好文章,很快便在新兵连里脱颖而出,连里上上下下都说好,一年后就调任了连队的文书,第三年部队就培养他,派他到军校学习,毕业后就升职为少尉了。

王明德是幸运的,和他一起当兵的那些老乡都早早地回家了,他却在部队成为了一名军官、一名真真正正的共和国的军官。

王明德每每想到这里就由衷地感到欣慰、骄傲、自豪,浑身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舒服。

,,,,,,

王明德是在中校的位置上转业的。

他娶了当地的一个姑娘,所以就转业在山北了。娶了妻,生了子,安了家,这也算是实现了他留在这里的愿望。

转业时,为了能找个待遇好的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王明德花了不少的转业费,但他从来没有心疼。也算如愿吧,组织上把他转业到了山北市质量技术检查局――事业单位、旱涝保收有保障。王明德很满意,想想自己一个山沟里的穷小子,如今上了省城,还在机关工作,还娶了省城的大姑娘,这是多美的事情,祖上的阴德,全村人的福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了,每次想到这里王明德就会高兴的笑起来。

王明德是很满足的,天天都乐呵呵的,在他眼里每天都是艳阳天,每个人都如他办公室里的小姑娘天真烂漫。

这次他花了全部的转业费加上几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交齐了房子的首付,于去年的三月份贷款买了这套房子,,,,,,

正要继续想下去,一阵噪杂声传来,客人们就陆陆续续地都来了。王明德热情的给每个客人打着招呼、递烟、握手,大家都满脸笑着,相互说着恭维的话,气氛很是热烈,一阵寒暄过后,大家你推我让地分宾主坐下。

今天是王明德听了律师的建议而请客的。请什么人、什么标准、一切都是律师安排的。自然,王明德坐主陪的位置,但是,单却是要他买的。王明德请的那个叫张罗的律师坐在了主人的位置上。

他(张罗)的右手边的贵宾席则让一位看似官人模样的中年男人坐定。此人一看就是真君子,穿着中规中矩,中等又十分发福的身材配着合体的上白下蓝的制服式的服装,气定神闲,谈笑举止得体大方。然而,细心的人会从他微笑的嘴角上和说话的口气中嗅出一点点的趾高气扬的味道,令人不由的暗自揣想:这是个人物。紧靠他旁边的是一位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的青年人,戴一副眼镜,长的白白净净,也是中等身材,上行下效似的也是上白下蓝的制式服装,一步不拉地紧跟在这胖子的身后,此刻就挨着他的身边坐下。

王明德的右手边是四个这次和他一起买房的小区业主代表,胖瘦不均高低不等,年龄也都在40岁以下,中间还有一位女同胞,每个人的表情都挂满了微笑但又讳莫如深的样子。左手边是一个年轻的司机,给那胖子开车的。

张罗招呼服务生:“上菜吧,按照每位120的标准。”然后用手一指胖子给各位说道:“大家是第一次在一起,不熟,我给各位介绍一下,这是吴厅长,民一厅的吴正厅长,这次你们的案子就是他们厅负责审理。”然后又一指紧挨着吴厅的那个年轻人继续介绍道:“这是李法官,这次你们的案子有他做主审法官。”最后又特别地说一句“这是吴厅的得力干将,业务水平很高,名牌大学毕业。”再用右手一指挨着王明德坐着的年轻人说道:“那位是司机裴蹭。”然后左手一指王明德右边的几位说道:“这些都是这个案子的当事人。”最后把王明德拉到吴厅面前特别的介绍说:“这是我的战友,老王,现在在市质量技术检查局工作,当兵的,刚转业,中校,现在在地方刚起步,暂做一个处长,不过前途无量。”王明德握着吴厅和李法官的手笑着说道:“幸会幸会,请多关照,麻烦了。”

,,,,,,,

不大一会,酒菜就上来了,好家伙满满的一桌,川鲁越淮扬,六个凉菜,十个热菜,啤酒红酒白酒可乐样样都有。

真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