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一统华夏》第十七章 欲讨扬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扬在虎牢关与诸侯辞别后,与公孙瓒一听绕路赶会上党,一路之上,公孙瓒以州牧身份对张扬甚是轻视,张扬心中不满。

与公孙瓒分手后,部将杨顺看其面有怒色,已知其意劝其趁势自领并州,以免日后被人轻视。

张扬本就不愿寄人篱下,前次朱?留其守上党他就断然拒绝,而今他也想图并州,可是顾忌朱?,张扬对杨顺说出了心中所想。

杨顺一听朱?,心中也没了办法,他知道朱?之能绝非张扬可比,如今朱?手握重兵且有鲜卑大军相助绝非张扬可敌,想到此也是黯然。

可是大军回到上党后得到的消息却令二人惊喜,鲜卑人已走,朱?已占领函谷关,而且大队人马都在函谷关把守。

张扬就欲严守上党拒住朱?退路,杨顺却建议张扬先探听朱?的意图,若其有占据洛阳之意,就与其互为犄角共拒董卓;

若其有回并州之意就定计除掉,请皇帝加封为并州牧,若董卓同意,就献出函谷关,假意依附董卓平定并州发展实力。

杨顺带着朱?的首级来潼关求见郭汜、樊稠,二人看到郭汜、樊稠首级也不敢做主,只是好言安慰一番,便派人星夜赶往陈仓的董卓处禀报。

董卓因张扬曾征讨自己就欲拒绝,李儒认为应加封张扬为并州牧,张扬必然感激,同时天下诸侯闻知董卓如此大度,也定会相投。

董卓听后,虽然感觉有理,但是不想这么便宜了张扬,让张扬把自己被朱?劫去的辎重还回来,就答应加封其为并州牧。

李儒不赞同董卓想法,他认为辎重虽多,却不如稳住张扬用计重新得到函谷关重要。

前番诸侯讨伐,三路夹击之下,因兵力不足放弃洛阳,弘农及函谷关,如今若平定西凉,当依托函谷关进取洛阳,因此函谷关必须得到,董卓听后也认为有理,便吩咐李儒全权处理。

李儒派人告知李肃自己的想法,并给李肃修书一封,让李肃以辎重要挟在张扬手中要回函谷关,便派人通知郭汜、樊稠,让杨顺去见李肃。

杨顺前来拜见李肃,说明来意,李肃并没有问朱?之事,只是问张扬得到多少辎重,杨顺知道朱?并没有多少辎重,便如实的回复给李肃,李肃听后非常气愤,命人送客。

杨顺心中暗想:朱?军中确无大批辎重,此事令他大是费解,便通过关系,向李儒打探消息。

李儒回复的和李肃所说一样,但是还加了一句董卓已将此事交与李肃。

杨顺得到回复后,趁夜来到李肃家中求见李肃,杨顺对李肃道:“朱?大军之中确无大批辎重”

李肃听后认定杨顺是在撒谎,说道:“辎重就在李肃大军之中,若杨将军说没有,那么辎重又能在何处?莫非凭空消失”

杨顺与李肃怎么解释,李肃也不相信,情急之下说了句:“请李将军无论如何帮我家主公,待我家主公事成之后,定有重谢”

说完之后也感觉自己言语失态,便慌忙告辞。

杨顺离开后,李肃心中暗想:他所言的成事是什么事,难道张扬有杀董卓之意?

但是他因吕布一事几乎性命不保,却未敢再唐突,暂时把此事记在心上,考虑到已经与吕布约定好欲谋董卓,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向董卓禀报经过,只是未提及杨顺失言的话。

董卓与李儒接到李肃禀报后,对李肃如此谨慎都很欣慰,董卓高兴之下,亲自给李肃修书一封,言明早晚必图张扬让李肃可便宜行事,他绝不怪罪。

李肃看到董卓书信,心中高兴,同时也在心底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杨顺等了三日看李肃没找他,似乎也无怪罪的意思,为了张扬能顺利当上并州牧,在平定并州时避免被董卓攻打,他还是硬着头皮准备了重礼来求见李肃。

李肃见到他后仿佛对他失言之事已经忘记,并未提起一句,只是追问辎重。

杨顺看李肃也没怪罪,只是问辎重,他也是苦恼,确实没有辎重,李肃还坚决不信。

二人就此事争论了许久,杨顺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直言没有辎重,请李肃为其想想办法,并送上了重礼。

李肃看到杨顺送的礼物脸现喜色,马上吩咐摆宴,席间二人言语逐渐多了起来,

杨顺殷勤的敬酒,李肃逐渐的有了“醉意”说出了诸多对董卓的不满,说董卓为人贪财,失去如此多的辎重始终耿耿于怀,若不还他辎重,必然在平定西凉后攻打张扬。

杨顺听后也分不出真假,对李肃表示辎重是真没有,愿意献出函谷关,请例肃帮助周旋,李肃表示愿意帮他想办法。

两日后,杨顺得到答复,董卓已经被自己说通,张扬献出函谷关,自己亲自去宣旨加封张扬为并州牧,保证与其永远交好。

杨顺听后连连感谢,并表示回去后立刻请张扬让出函谷关,请李肃回复董卓,马上派人接收函谷关。

李肃按照董卓意图,带郭汜与二万人马前去函谷关宣旨,来到关下,李肃以担心有变为借口,让郭汜带大军暂时驻扎关外,若张扬有变,就杀进关去。

郭汜听后大是感动,连连让李肃小心。

李肃被接进关中,他直接把圣旨交给张扬,也没要求张扬跪接,只是脸上微现不满之色说道:“如此圣旨不需跪接,都是董卓之意”

张扬听李肃一说,知道李肃对董卓不满,但是也怕李肃试探他,便大喝道:“你深受董相国信任竟敢出此言,我岂能容你”

李肃听后失望的说道:“我以为张将军是英雄,是肃看错人了,可惜啊”

张扬听后说道:“李将军何意”

李肃道:“我只是认为张将军不过是暂时依附董卓发展势力,如此一看张将军是真心依附,肃也无话可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死在你这种人手上肃实心不甘”

在李肃的一番说词下,张扬相信了李肃,说道:“扬确非真心依附,不过为收复并州争取时间而已”

李肃听后大喜,拿出了董卓的书信,张扬一看顿时心惊,李肃却说道:“张将军不必担心,只管抓紧接收并州,肃自有办法让董卓不为难张将军”

例肃也将自己欲与吕布谋取董卓之意说与张扬,张扬表示平定并州后愿为外援,只等李肃号令。

董卓与马腾、韩遂相持在陈仓多日并未交战,数日后,张济亲自出城来到马腾、韩遂营中,向二人言明朱?已死,诸侯已散,并说以厉害。

马腾本就忠心汉室,听闻皇帝就在长安,只是要求皇帝下旨,自己立刻归附,韩遂也同意。

李肃接到董卓命令后,立刻请董太后和皇帝加封董卓为太师,并下旨让马腾、韩遂归附董卓。

马腾、韩遂接到圣旨后,立刻归附董卓,董卓加封马腾为平西将军、加封韩遂为凉州牧,让二人共守西凉。

董卓回兵长安后,继续施仁政,对董太后和皇帝也算恭敬,渐渐的在百姓和朝廷百官中有了好感,李肃看后心中虽然焦急,但是也是无奈。

一时间上党太守张扬斩杀大将军朱?依附董卓,加封为并州牧;

马腾、韩遂投降,分别被加封为平西将军与凉州牧;

天下诸侯震动,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曹操追击董卓中计被关羽所救,就返回东郡,此时的曹操是元气大伤,加上镇守东郡的曹仁的三千人马,所剩兵马不足八千。

但是曹操虽败却不丧志,他看出天下必将大乱,为今天下是以实力为主,只有扩充实力才能称霸天下。

为了扩充实力曹操采用戏志才之计策,先联络陈留太守张邈,结为同盟,欲先诛杀了山阳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

再与张邈威逼兖州刺史刘岱让出兖州,然后再广招贤能迎回天子,号令诸侯,曹操在紧张的准备着。

袁绍回到北海后,得到从兄袁遗让出的青州牧,虎视冀州。

幽州牧公孙瓒亦是对冀州垂涎三尺,也有吞并之意。

河内太守王匡兵少将微,看事不好,投奔了上党太守张扬。

北海太守孔融一无雄心、二无壮志,听闻董卓不计较张扬曾经讨伐,还任命其为并州牧,主动放弃了北海,举家投奔长安,去投靠当今小皇帝去了。

孙坚带家眷及一部分投靠他的江东士族、门阀前去豫州,关羽张飞共同推荐廖元为广陵太守,得到小皇帝的准许。

孙坚与刘备暂时还算安稳,未有任何举动。

童宇看天下即将大乱,自己手中又有讨伐扬州叛乱的圣旨,便欲起兵讨伐扬州叛乱。

童宇命令关羽留守新野,协助贾诩等人镇守镇南将军府,自己带张飞前去吴郡准备平定扬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