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色修仙》第七章赠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是不好意思了,这几天小区网络有问题导致没有更新,这两天我会尽量多更一些补偿的,希望各位道友继续支持啊)

第一卷缘起渭南第七章赠书

每一次来,荆平总有一种感觉,二叔太让人看不透了。.二叔他到底是做什么的?二叔明明很厉害,却为什么待在这里,而且一呆就是十年呢?还有那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寻常人见了眼都会红的,现在回忆起来,当年二叔眼中一丝贪婪之意都没有,只说什么机缘、参详之类的话,真是不明白,想不通啊!

到了小屋外,荆平高叫了一声:

“二叔”。

门吱的一声开了,荆平明白这是二叔在家的意思,自己可以进去了,如果这门不开,荆平可是不敢乱闯。

以前好几次,自己从这篱笆围成的小园门口走进去,离门口也就是十来米,但是无论你怎么走、跑、跳,你就硬是到不了门口。这十来米的距离把你累的半死还是无可奈何,不过往回走倒是很容易就走出来。荆平后来来明白,这是二叔不在家的意思。

想到这里,荆平又整理了一下仪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正色的走了进去。

一进门,就看见二叔端坐在椅子上,三缕长须无风自动,凭空生出一股威仪来。手里把玩着那块“冰花芙蓉”,似乎在想什么事。

“二叔,小侄给您见礼了。”

荆平大礼参拜之后,恭敬的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

这小屋自己也来过多次了,感觉和外边就是不一样,怎么说呢,青石为床、石柱为墙,寥寥几把木制座椅,一个茶几,几个杯具,茶几上放着几本书,这些书好像都是古隽,荆平是看不懂的,这些就是小屋里的全部了。

在荆平看来这些实在是太简陋了。起码,要有被子、梳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还有这里也没有餐具什么的。是人,就总要吃饭吧。记得第一次请二叔去自家的时候,二叔居然不会用筷子。大家嘴上没说什么,可这眼神却好像是看见怪物了。荆平记得当时二叔只是笑了笑,看了下大家怎么拿筷子的,立时就很自然的能使用了,这也让大家敬畏的很,荆家人赶紧正色,不过心里都在想:

“果真是神仙啊,一学就会。”

二叔当时倒是说了

“世俗的佳肴美酒,味道还真是不错。”

荆平当时可不小了,这意思也明白,二叔还是吃东西而且还挺喜欢吃东西的,起码,这酒就很对二叔的胃口。不过在二叔家里,荆平倒是只见喝茶、不见吃饭。而且这茶也不是普通之物,虽然荆平只喝过三两次,但每次喝过,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连走路都轻飘飘的,荆平琢磨着这茶叶怕是要好多银子才能买到吧,书上说“奇人多异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荆平啊,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又在想你二叔的事啊。”

荆平吓了一跳,脸上一红,讪讪的笑了笑,等于是默认了。他可不敢欺骗二叔,从小他就知道,二叔能读懂人心。

“荆平啊,我就要离开了,有些事倒是要和你说上一说,还是从这块宝玉说起吧!”二叔的声音竟带着几分寂寥。

“你可知这是一块什么玉石吗?”

“小侄从前不知,现在却是知道一些,这是一块极品宝玉,名为“冰花芙蓉”,在整个荆南都是赫赫有名的。”

“不错,的确是一块美玉,老道我平生仅见,就是在同类宝玉中也是上品,不过老道在意的倒不是这个,你且说说,荆家是如何得到这块玉石的吧。”

“这个,二叔,不是小侄不愿意说,而是祖上发过誓言,要荆家子孙保守这个秘密,人无信不立,二叔我不能说的。”荆平的心里倒是有点忐忑不安了,这个宝玉的来由是荆家数百年的不传之秘,先祖遗训,决不可外传的。

“你这小辈,其实你不说,我也大概知道的七七八八了,是不是和一只形似穿山甲的灵兽有关啊?”

此言一出,荆平心里猛的一惊,这少年心性,可不大会掩饰,虽然嘴巴没有张成一个喔字,可那表情却是清楚明白的写在脸上。

“二叔你、你怎么知道的?这可是我荆家数百年不传之秘啊。”荆平也反应过来了,就自己那表情,干脆承认了。这也不是自己说的,算不得违背誓言吧,荆平心里有点不安的这么想着。

“你可知道,当年我为什么要救治你吗?”

这一句话,马上吸引了荆平全部的注意力。想起小时候的事情,荆平再也忍不住好奇了

“当年母亲带着我求了您好久,您开始都没有答应,直到后来……我明白了,是不是也和这块玉有关啊?”荆平当然不会说什么老道不尽人情之类的话,毕竟自己还是老道所救,一家人感谢还来不及呢,况且这个疑惑,困扰了荆家和自己已经十年,现在终于能够知道答案了。

“这块玉,就是老道我当年所说的机缘啊!”二叔好像想起了什么,话语有些低沉了。

显然二叔的话还没说完,荆平按耐住性子,还是垂立在一旁,静等了半响,二叔才回过神来。

“本来我这等方外之人,轻易是不会出手救人的,毕竟各人生死都是机缘注定,强求未必是福啊。当年出手救治你,多半是因为这块宝玉,小半也是你母亲的功劳。昔年我大道未成之时,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侍奉双亲,以尽孝道,后来想弥补之时,却是不可能了。那日见到你母亲爱子如此,有些触景伤情吧。至于这块宝玉,却是留有一丝那只灵兽的气息。我这次云游,也和此兽有些关系的。我的一位故人,和此兽有大大的关系,曾托我照看此兽一二的,也亏了这块宝玉,我才能顺利的寻到这只灵兽。不然我只知此兽在蓝田山,此山如此之大,灵兽更是不少,却是没有这般容易寻到的。所以说,你荆家先人种的因,这果却是由你承受了,你说说,这是不是你的机缘啊。”

“二叔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些明白了,可是我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明白,比如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啊,还有你说的什么大道,我从书上看过一些,难道那神仙之说竟是真的?还有,那灵兽的传说可是八百年前的事情了,有这么长寿的灵兽吗,那还不得成精了。”

“这有些事情,却是说不清的,你也不需要知道,不过你的病倒是可以说上一二。”

二叔的话里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意思,荆平这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你得的不是病,这五行之说你可知道?”二叔口风一转,竟提到五行之说上面去了。

“这个只在书上见过,到底是什么,小侄却是不明白的。”

“我这里有一本《山海杂谈》,你有空可以拿去研读一下,至少能长长你的见识。”

二叔抽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荆平。荆平赶忙接过,说道:

“多谢二叔。”然后摸了摸这书,封皮不知是什么做的,感觉有点凉,翻了一下,有山水,有图画,甚至还有一些批注,想来应该是二叔的注解吧。

“这本《山海杂谈》是我昔年游历天下的一些见闻,以后再看,我还有些要与你明言。这五行之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不是一两句话能说的清楚的,日后你对这《山海杂谈》参悟一二,或能明白一些。老夫就和你明说了,什么是五行,按老夫的理解,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与天地自然的一种联系,按道家的说法就是“天人相应”。你本性属土,可你出生这地方却是水德之地,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土是克水的,可惜这相生相克不能太过或不及,否则必被反克,正如你的情况,你可见过一掬细沙能吞没大海?”

“听您这么一说,小侄有些明白了,可是就算小侄是属土的,在这水德之地不适应,但就是渭南之地,像小侄这样的属土之人怕也不少吧,为何这种怪病却是闻所未闻呢?”

“你倒也不笨,问到了点子上,不过这种情况很特殊,常人中可以说是万中无一的,你大可不必深究,至于为什么,老夫可以告诉你,别说是你,就是这千万年来,多少才智卓绝之士穷其一生,也探究不出个所以然来。老夫也是很想知晓啊!”

这一番话倒是把荆平吓了一跳,虽然好奇心甚强,却也是不便开口问什么了。

“这水性阴平,断根方法有二,一是用大阳补之,老夫给你吃的那枚丹药就是此物,还有一种办法更好,不过那就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接触的了,你也不必知道。”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今日你我缘尽,这有一粒培元丹,可调理元气,止息阴阳,平顺五行,延年益寿,你且服下了,也算是个了结吧。”二叔从一个小瓶中倒出一粒药丸来,递给荆平。

荆平赶紧接过丹药一看,是一粒黄色的蜡丸,闻了闻,还有一缕清香,沁人心肺,显然是好东西,荆平一口吞下,感觉入口还有点甜甜的感觉,很清凉。

“诸事已了,该是回去的时候了”二叔喃喃自语起来。

望着这个自己的大恩人,荆平还是舍不得他走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虽然二叔一直把机缘二字挂在嘴边,但是十年共处,荆平早就感觉到二叔还是真心爱护自己的。有些事二叔不想让自己知道,应该也是为自己好吧,毕竟书上说的“好奇心会杀死一只猫。”猫可是有九条命啊,想到这,荆平不由得咋了咋舌头。

“二叔你还会回来吗?我们全家人都会想念你的。”

“有缘再会吧,小子”

说完这话,二叔身上青光一闪,整个人就无影无踪了。不过荆平也早已见怪不怪,又对着小屋拜了三拜,虽然有些伤感,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可毕竟是少年人心性,也没有多想,就下山去了。

荆平不知道的是,再回这小屋,却已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