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修成真》第十章 学会了,就忘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城市刑警队在清华路上独占着一座二千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跟小楼配套的还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在政府后街也算是市中心的位置上,这么一个在一大群高楼大厦包围中的小楼显得格外惹眼。.三期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也没有撼动这座小楼分毫,这座小楼跟政府大院一样成了屹立多年不倒的最牛钉子户。柳城的土地虽然还不能跟一线城市的寸土寸金相比,但这位于柳城中心的地界对柳城来说也算得上是寸土寸银了。

刑警队享受着公务别墅一样的待遇,来之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也可以说是自己挣来的。七年前,香港大亨陈联基的儿媳陈郭明霞回紧邻柳城的德邻市娘家省亲。意外遭跟踪而至的香港火龙帮绑架,要价十亿港元。此案立刻惊动公安部,和港府警署,在大陆港方联合动作出动超级警力依然未果的时候,不想人质却在柳城境内被柳城刑警队解救。为了感谢柳城警方,陈联基履行重奖诺言特为柳城刑警队建了这座别墅式办公建筑。当时负责此案的探长就是现在已升为柳城公安局长的周洪武局长。

近些年来,柳城市市政建设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价格也连续翻了几番,但两届政府谁也没有去打这座小楼的主意。这涉及到统战政策、名人效应,招商引资等等方面。陈家知恩图报,不仅向柳城警方馈赠大批警用设备,为柳城刑警队建成先进的办公建筑,还在柳城市投资了大量的资金。陈氏家族目前在柳城的投资已达到了十亿以上,建了一座药厂、一座饮料厂,还有一个敬老院和两所希望小学。这些企业每年纳税已达到了柳城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对于这个柳城跟陈氏家族的友好象征,政府自然要妥善加以保管利用了。

刑警队的建筑是参照国际上先进标准建造的,各项设施是应有尽有,先进的刑侦设备先不说,整个三楼都设计建筑成了健身房兼训练室。

健身房里有四座活动拳击台。

标准的拳击台的尺寸大概是六米见方。但陈鸣让刑警队先把围绳缩小到了三米。

用这个距离训练的科目是“闪躲”,是陈鸣反复思考后的决定。

闪躲作为防守的一种,是每个优秀搏击者必须掌握的技术。闪躲防守比格挡防守的优点在于:可以保持自身的架间不散,在防守时能让自己仍然保持在最佳的进攻状态。还能有效地减少对方假动作的骚扰。所以有拳谚曰:“招架不是英雄,躲闪才是好汉。”也就是说,闪躲是防守技术里的高级技术。但虽然练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真正作到了重视防守。因为它相对于格挡防守而言,难度要大得多,成功率也不如格挡高,因大多数闪躲要以躯干运动和步法移动为主,与直接抬手出脚相比,速度上却又慢了一成,因此在平时的搏击运动训练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陈鸣对这次对刑警队的培训非常重视,早在王强队长第一次向他发出邀请时就开始对这次培训做出了细致完善的计划安排。他把这次培训分成了三步,闪躲训练被他当成了第一步基础。他认为闪躲能力不强的练武者,不会攀上武术技艺的高峰的。

陈鸣与梁海亮共同走上了一个拳击台。

梁海亮是刑警队中搏击功夫仅次于队长王强的高手,在刚才玩捉猫猫游戏时,陈鸣已经看出梁海亮是这些人中功夫最高的了。

陈鸣和梁海亮给大家做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示范。

陈鸣身穿白色运动服,游龙般的身影游走在三米见方的拳击台之上,像一条百折千回的白色飘带在小小的拳击台上穿梭往来,让人既眼花缭乱又赏心悦目。

随着身穿红色运动背心和短裤的梁海亮的拳脚的击到,陈鸣或一瞬间闪到梁海亮的身侧,或一转眼又从梁海亮的身左蹲身躲过梁的几拳连击绕到梁的身右。忽而像一张被风吹起的纸片刚好被梁海亮的拳风吹到了自己的拳前,突然又像脚踩着滑轮一样的溜冰者从梁海亮击拳的臂下倏忽而去来到梁的身后……

十分钟后,更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拳脚连连落空的梁海量兴致被高高吊起,身形猛然拔起在拳台上来了一纪潇洒飘逸的腾空摆莲腿,身体腾空旋转,右腿由左至右在空中划过三百六十度的弧形向陈鸣横扫而去,伴随着梁海亮的右腿起处,一条白色的飘带似被随风挑起,画了一个顺时针的圆圈。

这一腿,打击范围可是覆盖了整个拳场!就在人们都以为陈鸣这次必被击中的时候,只听啪啪两声脆响,梁海亮已一个打虎式落地。这两声响声宣布着梁的摆莲腿的落空。这是在没有击中目标的情况下,使用者为了保持平衡无奈只得像单练那样拍了自己的脚面,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落地不倒。

陈鸣,若无其事地站在梁海亮的面前,白色略显宽大的运动服微微向外鼓荡着。可是,这是在室内,并无一丝微风。

“陈老师,名不虚传,让我大开眼界!”梁海亮右腿回收成双腿并立,双手抱拳向陈鸣说道。

“哗……”一片热烈的掌声在拳台下响起。

台上拳手与台下观众对这场拳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台上的梁海亮刚才就觉得是在与风中的羽毛,空中的气旋在搏斗,看得到摸不着。

台下的观众眼中看到的又是另一种形象,台上的陈鸣,一会像是在那自娱自乐地大秀街舞、艺术体操有几次还摆了几个好看的泡丝,而梁海亮在台上亦步亦趋地伴演,两人配合勘称完美无缺;一会又有无数的陈鸣在台上围着梁海亮穿插来去,让人目不暇接。

等梁海亮跳下了拳击台后,陈鸣说道:“我刚才和梁探长的对练,是要告诉大家,只要功夫深,即使只是躲闪,对手也无法拿你奈何;把拳台缩小到这个规格,是告诉大家,现在的拳台面积已经足够展示你的风采和功夫,条件越是苛刻,对提高你的训练成绩越有帮助。现在全队分成四小队,按顺序上台与我对练,每人五分钟,我来进攻,你们防守,像我刚才做的那样,只可躲闪,不许招架,谁犯招架,罚跑五十圈。开始!”

队员们轮流上台与陈鸣对练,陈鸣攻,队员闪躲。每个队员在和陈鸣对练一分后,陈鸣就基本掌握了该人的特点、缺点和弱点。在陈鸣的有的放矢诱导下,五分钟后,每个对练队员都觉得自己的灵活性和速度反应有了明显的进步,见到来拳来腿也不是总想出手格档,当然也有近一半的人下台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在王强的监督下,去室外跑满五十圈。

下午,队员们分组配合练习,一组进攻,一组防守;在室内的铺着毡垫的地板上配对训练,同时仍是每人每次五分钟上台与陈鸣对练。每当这些人下台后,回到地板上再与别人训练,立刻觉得功夫提高了不止一分,陪练的人感到面前之人和刚才相比根本就是判若两人。

王强在场下走来走去,一会儿看看陈鸣如何教练队员,一会儿去给队员当当陪练,当队员们接二连三地从陈鸣手下走出,而队员们面对着自己的进攻能越来越轻松地对付地时候,王强终于忍不住了,要亲自到台上跟陈鸣放对。

陈鸣呵呵笑着拒绝了王强,劝他别忘了自己对照组兼裁判的身份。这让王强越发急得不行,憋得难受。

中午吃饭时,队员们个个兴奋无比,饭量比平时大了一倍不止,这样的运动量,在他们的警队生涯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只防不攻而且还只是闪躲连格挡都不允许的训练更是从无经历。当对方向你进攻而你连手都不必抬起格挡就能闪身躲过时,这样的成就感是任谁都能体会得到的。这时的他们看向陈鸣的眼光,充满了敬佩。

下午的训练,陈鸣加大了难度,不仅速度加快,角度更刁,而且时不时地在队员动作做得不到位时给上不客气的一击,队员就会精神一振,马上明白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员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场上不时出现二攻一,三攻一组合,场边的喝空的饮料瓶在一瓶瓶地增加,没参加培训的老队员在不停地为下场暂休的队员递毛巾,按摩放松。

不能进攻,只可防守,还不能用格挡,只能用闪躲,到目前为止所有队员都是鼻青脸肿,遍体淤青。

逐渐地,有人坚持不住了,有的人来到场外,再不愿起来,有的人是想起来也起不来了。

终于,最后一个人下去后,再没人上台跟陈鸣对练了。

陈鸣,依旧站在拳击台上,不见疲劳,不见汗出,不见如何潇洒,却尽显清雅飘逸。

队员们现在只能用企求的目光望着陈鸣了:“陈大侠啊,今天就到这里吧,不要再练了,都要累死了。”

陈鸣看懂了大家的意思,微微一笑:“大家休息二十分钟,然后接着训练。”

陈鸣接着说道:“因为,明天想练防守都没有机会了。明天的训练要比今天还是艰苦。”

“还有,明天我要大家把今天学到的防守技术全部忘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