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上官场》第三章 转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转业

雷放知道先发制人的道理。.与其等明天陈天华杀上门来,还不如今天自己偷袭过去。

今天是8月10号,还来得及。

雷放找了张纸,回忆了一下,在纸上写了段话,揣着就出门了。

开门的是陈笑。

小丫头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少女。

陈笑今年参加的高考,成绩很好;填自愿前,她没先和爸爸商量,而是找了雷放。

雷放想起了前世,丫头上的是国防大学,他觉得她一直都很单纯而快乐,并不想因为自己的重生而过多的改变她的人生。

陈笑有个哥哥,就是小时候对雷放心服口不服的陈峰。陈峰不爱读书,也死活不愿当兵,为这和陈天华闹过很多回。按陈峰的说法:“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八十年代的新人,我应该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去。”所以陈峰混了个电大的文凭,去了外贸。

儿子竟然不当兵,在陈天华看来简直是自己的耻辱。但已经如此,怎奈他何?“老陈家的儿女怎么可能没有军人呢?说出去那不是天大的笑话?”所以他把心思动在了女儿身上,时不时的念叨军校的好处。

陈天华极度的重男轻女。

他重男是因为他认为,男人就应该挑重担,敢于挑重担。

他轻女则表现对陈笑身上;轻轻捧起,轻轻放下;轻轻的呵护,宠溺之极;让女儿去野战部队吃苦,那是自然不行,儿子去还差不多;去军校学习锻炼几年再进部队,倒是不错的选择。

雷放认同陈天华的看法。只是他的角度稍有不同。一是因为他觉得陈笑在部队这个系统,一直都很开心,快乐,他愿意看着她这样一直快乐下去;二是他认为,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对女性最为关怀、呵护、尊重的地方,那一定是军营。举个简单的实例,打老婆这种事,哪儿都有,唯独军营没有;偶尔发生,那人也肯定会被唾沫星淹死,很久都抬不起头。

所以雷放给陈笑的建议是:“还是听你爸的,去国防大学。嗯,就选计算机系,这个适合你。”

国防大学的计算机系是从自动化分离出来的;雷放以前的导师于文伯就是计算机系的主任,同时还是红海计算机研发中心主任;雷放就读的时候,就和导师一起参与了红海1号的研发,并因此荣获集体特等功,只是外界并不知道参与研发的研究人员名单。

陈笑和老爸说自己希望填报国防大学的时候,陈天华乐得失眠了几天,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录取通知书虽然还没到,陈天华却早就知道女儿已经被录取了;他早就决定好了,开学一定送女儿去报到,一定要在学院那帮老家伙面前露露脸。

不过这几天的好心情都被这小子破坏了。

陈天华知道雷放来了,而且已经进了自己的书房,但他依然站在窗前没动。

这么晚来他家并且不喊报告的,只有雷放;雷放在他家里,从来不喊报告,也不喊军长。

陈天华在等着雷放的解释。他想了很久,确实找不到雷放转业的理由;也不相信他能说服自己。

但陈天华知道,雷放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因为这孩子做事,从来都有主见,有分寸。

“陈叔,这个紫砂杯泡铁观音最好。”

这是铺垫,不是理由;陈天华想笑,但没吭声。

“陈叔,部队不会开到北边去的,到时候你肯定能送笑笑去报到。”

“哦,理由呢?”

如果因为邻国的内乱而引起边境的骚乱甚至局部战争,才真正是国之不幸;这才是陈天华内心真正的忧虑;能不能去送女儿,自然显得无足重轻。

“您看看这个。”

雷放将自己写的纸条递给陈天华。

纸条只有三行字: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一个月内宣布独立,苏维埃和平解体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民富则国强

“陈叔,以一个月为期限,如果我判断错误,我收回转业报告。”

“如果我的预测与实际相符,请您再认真考虑下,我的决定有没有理由。”

陈天华固然不相信强大的苏维埃会如此迅速的崩溃,但对苏维埃内乱起因还是有些了解。

这其中虽然有外部势力的干扰、拉拢,究其根源,还是贫穷。

倾举国之力打造的重工业与国防,在耗尽资源后,无力为继;经历了长期的贫困后,社会矛盾的爆发让这个庞然大物,摇摇欲坠。欠债总是要还的,国家机器也不可能要人民无限制、无条件的付出;何况这种付出还是在剥夺了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基础上。

雷放离开的时候,陈天华还在沉思;

陈笑看着放哥哥安然无恙的走出书房,伸直玉臂,做了胜利的手势。

“连转业这么大的事,都能让老爸没脾气,放哥哥真是太强了!”

陈笑的眼前,冒起了无数的小星星。

陈天华已经想到了苏维埃会分崩离析,但绝对没有想到到来时间会这么快,节奏会这么密。

从8月20日到31日,纸条上的8个联盟国家宣布独立,苏维埃中央对此保持沉默,西线、北线维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没有预想中的骚乱,更没有战争;苏维埃国内的民众仿佛在看一场演出,剧情的平淡让他们没有欢笑,也没有泪水。他们眼中,只有无限的空洞与麻木。。

哀莫大于心死。

拿着雷放给他的纸条,陈天华并没有惊诧于雷放的预测,这孩子从小带给大家的神奇已经让人麻木,他看的后面那两行字。

是应该反思与筹谋了。

中央不是说了,近20年无大仗!既然无仗可打,那就应该将军队里的优秀人才输入地方,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有知识的年轻人不去,难道派自己这些只会打枪的老头子去?

陈天华笑着摇摇头,在报告上签署了:

同意转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