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迷魂谷奇遇记》第七章 奇 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 巧得仙芦

**谷和鬼谷只隔着一道山梁。

翻过山梁,远望**谷,只见云遮雾罩,看不到谷内景物。谷口是一个一丈方圆的山洞,洞口前是一个平台,平台下有两丈宽、六七丈深的山涧,山涧这边也有一块石墩正对着平台,人们叫做“仙人跳”,意味只有仙人才能一跃而过。

李刚站在石墩上,心想自己虽没有“仙人”的本事,搭独木桥的本事倒有。在一个长满落叶松的山坡上,选中一棵小腿粗、三丈长的落叶松,拔出长刀,几下子就砍倒了。把落叶松的树枝砍掉,只留下光溜溜的树身和部分树梢(为了防止树身滚动)。李刚把这个带着尾巴的长树杆子扛起来,并不觉得沉重,只有五六十斤。

李刚把树干扛到“仙人跳”前,在石墩和平台之间搭了个独木桥。紧了紧鞋带,整了整衣裤,大背着步枪和长刀,抱住树身,倒挂着倒换手脚向对岸爬去,到了平台翻身而上,站在了谷口。

李刚心中得意:老子不是仙人,这不也过来了。

从洞口进入谷内不到十米,块块巨石堵住去路,巨石中浓雾缭绕,辨不清方向,李刚打开四节手电筒,也只能照到五六米远。李刚在巨石中边走边做记号,走了好长时间又转回原地。李刚暗想,这里好像是个迷宫,看来,没有指示标记指引是走不通的。李刚抬头看巨石也就三米左右高,脑中灵光一闪,有办法了。李刚回到“仙人跳”,拖过树干,靠在一块巨石旁,顺树干爬到巨石顶上,用手电照着另一块巨石,拖过树干搭上,又用老姿势爬过去,在石上做了记号,又接着爬。

十几次以后,眼前豁然开朗,他终于闯过了迷宫。

往谷内望,只见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谷相连,小谷地有鬼谷大小,较高;大谷地有两个鬼谷大小,较低。

大谷地中一种从未见过的奇观展现在眼前。

只见谷地中央长着朱红、青绿两棵巨大的藤蔓,朱红藤条爬向谷北,藤上蒲扇大的叶子呈朱红色;青绿藤条爬向谷南,藤上的叶子呈青绿色。两棵藤蔓占据了整个谷地,叶片挤满了每一寸空间。仿佛两棵藤蔓吸收了全部养料和精华,整个谷地没有一棵别种植物生长,只露出藤子根部周围大片黑黝黝的土地。

李刚满怀惊奇的走到藤子扎根的地方,顺藤条上望,看到朱红藤条主枝上结着一个红珊瑚色的小小细腰葫芦;青绿藤条主枝上结着一个翡翠色的碧绿细腰葫芦。两个葫芦颜色鲜艳,非常耀眼。每只葫芦只有六寸大小,和两棵巨大的藤子相比,显得太不相称了,简直有点可笑。

李刚走到红色葫芦前,伸手摘下。葫芦入手沉甸甸的,通体闪现着暗红色的光华,摇一摇,里面响起哗啷哗啷的水声。李刚拔出短刀在葫芦上划了几下,葫芦上连条划痕也没留下。仔细看,葫芦把下一寸的地方有一圈浅红色细小痕迹,便用短刀顺着痕迹切下,葫芦把竟然应手而落,一股浓烈醇厚的芬芳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李刚就着葫芦嘴喝了一小口,葫芦中的汁液顺喉而下——像醇酒、像蜜糖、像火焰。不久,全身像沐浴在阳光下,穿行在春风里——温暖、轻柔、和煦,仿佛每一个细胞都被这股汁液浇灌着,激发起无穷的生命活力。李刚像酒中瘾君子,喝了一口又一口,完全沉迷在那种神奇的感觉中,不知不觉喝了大半葫芦。好像畅饮了老酒,沉沉睡去。

醒来已是第三日的清晨。李刚内急难忍,汗臭难闻,先痛快的泄出一滩腥臭的黑便,又找到一条溪水将身上清洗干净,才舒爽了许多。

这时,李刚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想跳跃,想飞翔,口中一声长啸,声震林越,久久不绝。

再看那巨大藤子,枝枯叶落,已经枯萎而死。

李刚又摘下青绿色葫芦,青藤也枯死了。好像它们的生命就是为了这两个果子,果子熟了,它们也完成了生命的轮回。

李刚又照旧切开青色葫芦把,喝了一口青绿葫芦中的汁液,同样香甜满口,只是冰冷彻骨,极为难受。冷了一会,身上涌起一股热流才将这股寒意压下去。他不敢再喝,用葫芦把和软木做了两个盖子,将葫芦口塞上,挂在腰间。

李刚知道周围环境奇异,不由提高了警觉,手端半自动步枪朝小谷走去。

第二节 福地洞天

小谷中长满了奇花异草,百鸟鸣唱,流水潺潺,四周山上长着高大的美人松,微风拂过,松涛阵阵,树下凉风习习,没有一丝暑气,真乃人间仙境。

走到谷尽头,坐北朝南有一座洞府,洞门上方刻着“仙芦福地”四个古篆字,洞门两旁各有一排圆型纱窗,一道小溪从门前流过,溪水流向西边的一个十几亩水面的小湖里,溪上有原木搭的小桥,一条曲径蜿蜒通往谷口。曲径旁的十几亩田里种着水稻、豆子等作物,还有一块菜地,各种蔬菜长势喜人,看来有人耕作,洞中定是有人居住。

李刚正犹豫着是否上前叫门时,洞门开处,走出一高一矮两个身着道袍的老者。高的高大威严,身高足有一米八五,颌下一部黑髯,双目炯炯有神;矮的不满一米四,尖嘴猴腮,眼窝深陷,双手过膝,走路摇摇摆摆,活脱脱一个大猩猩。

李刚走上前去,鞠躬行礼,口中说道:

“不知两位前辈高人在此居住,还望原谅擅闯之罪。”

矮老者答道:

“小朋友客气了,人家都叫我‘宋矮子’,又哪里是什么‘高人’了,贫道宋献策。”说话倒很风趣。

高老者道:

“老夫尚炯,欢迎小朋友光临。”

李刚不禁大吃一惊,忙问道:

“两位莫非是‘闯王’部下的宋献策军师和‘老神仙’尚炯前辈吗?”

两人齐声道:

“然也。”说罢呵呵大笑,还饶有兴味的看着李刚。

李刚暗想:

“自甲申年李自成败走‘九宫山’到今年,有三百二十四年,当时两人还属壮年,就算四十岁吧,那么现在两人足有三百六十多岁了,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数百岁的人?。”

宋献策见李刚脸上有狐疑之色,就说:

“贫道今年三百六十五岁,‘老神仙’今年三百六十七岁。其实一个人活几百岁并不值得炫耀,也用不着撒谎骗人。”

李刚道:

“小人并不是怀疑两位前辈的话,只是觉得此事太让人难以置信,人活百岁已经是奇迹,活三百六十多岁,那不是活神仙了吗?”

宋献策道:

“神仙也是人来做,活到我们这个年龄的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不足为奇。”右手向洞门一摆,道:“小朋友请。”

李刚随二人进入洞中。

洞内宽敞明亮,进门是个近百平方米的大厅。大厅靠窗摆放着琴桌、茶几、石桌、木椅,无不简陋粗糙,左右两边,是两排用两寸厚的松木制的书橱和博古架,摆放着一些线装古书和青铜器、瓷器等物件,无不精美细致,古意盎然。大厅另有两个洞门,挂着门帘,似是起居之处。

宋献策笑吟吟的问李刚道:

“请问小朋友尊姓大名?”

李刚道:“小子李刚。”

“你是如何过的**阵?”

李刚将经过叙述一遍。二老不由呵呵大笑,尚炯道:

“这个阵法说来唬人,其实只要有胆量,耐心多试几回,总有走出来的时候,没想到李小友却是用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进来了。”

宋献策见李刚腰间的红绿葫芦,问道:

“李小友经过葫芦谷时必有所遇。”

李刚答道:

“没有碰到特别的,只是见这两个葫芦长得可爱,没有经过主人允许,摘了下来,还请主人原谅。”说着,解下红绿葫芦送到宋献策的手里。

宋献策拿过葫芦,打开盖子闻了闻,就着红色葫芦喝了一小口,闭上眼睛细品片刻,又将葫芦递到“老神仙”尚炯手里,尚炯接过葫芦也喝了一小口,盖上盖子,又递还李刚。问道:

“小友可知道这葫芦的来历和妙用?”

李刚说:“不知道。”

宋献策道:“这两棵葫芦藤,不知长了多少年。当年我没到闯王帐下效力之前,经常游历名山古刹,问道于高人。当年辽西‘医巫闾山’道号‘崩山老祖’的‘铁冠道人’曾对我说过,辽东河川岭下有个**谷,谷中四季如春,长着两棵巨大葫芦藤,千年结果一次,饮过葫芦果子汁液,可得道成仙。

我追随闯王打下北京后,和老神仙急流勇退,来到这‘**谷’,在一个前辈修道者隐居的洞府中住了下来。据考,那位前辈在此修炼是八百年前的事了,由于人寿不永,活到一百四十岁时故去,他在此一百多年,并没有见过葫芦开花结果。

我们来此三百二十多年,也只是去年见到葫芦开了几朵小花,今年初,刚刚结了指头大的两个果子,每次看时,总是老样子,觉得这千年结的果子,不知几百年才能成熟,五天前看时还是青青的拇指大小,没想到只一两天的工夫就长大成熟了,又恰巧被李小友得到了,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天定’,可见李小友福缘不浅。

我和老尚虽然久居深山,但也时常下山游玩,就便给人治治疑难杂症,取得诊费,买些日用品。我们虽老朽,但对现代科技知识所闻颇多,深知所谓‘成仙得道’全属虚妄,什么‘培养元婴,神游太虚’,都是扯蛋,大男人肚子里那有放婴孩的器官,又从何处产出。又说‘成仙者可白日飞升,直达天庭’,地球只有数十公里的大气层,大气层外都是广袤的太空,天庭又建在何处?”

正说着,忽觉腹内疼痛,脸上慢慢冒出了淡黑色的汗水,急忙手按腹部,拉了老神仙匆匆走出洞外。好一会,才回来到里面换了衣服出来。

宋献策说道:

“没想到,这宝贝汁液见效这么快,真是不好意思,我接着说。”

“所谓神仙之说,只是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无力对抗巨大的自然威力,对自然世界的认知甚少,于是就产生了对自然现象的膜拜,幻想出创造世界的神佛,并理想化的臆造出有呼风唤雨超自然能力的神仙,以及成仙得道的修炼方法。这都是人们美丽的幻想,又有谁见过神仙佛祖,谁见过白日飞升。倒是遍地的巫医神汉在招摇撞骗,更可笑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谓‘世外高人’,有几人活到我老宋这般年纪,还不是顶着虚妄的光环无奈的撒手人寰。”

李刚见宋献策把神仙之说批驳得体无完肤,疑惑的问道:

“既是如此,前辈又是如何做到长寿不老的呢?”

宋献策道:

“贫道早年也曾对仙道之学颇为迷恋,什么‘九宫八卦、奇门遁甲、老庄之说、修道炼丹’多有涉猎,都是不得要领。到了**谷,才获‘高人’指点迷津,得到正确的修炼方法,其实是一种‘由内及外,由里及表’的锻炼方法,最后达到身体内腑脏器、骨骼肌肉均焕然一新,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加上服用延年益寿的植物精华,才得以苟活到现在,神仙法术贫道不会,但飞腾跳跃,日行千里之能倒有,小说家笔下侠客‘击石成粉、隔空点穴’的武技也会。”

李刚羡慕的问道:

“什么植物精华有如此奇妙功用?”

宋献策笑道:

“真是身在宝山要饭吃,李小友你所摘取的两个葫芦就是千年难求的珍宝,服用一小口,就可得到延年益寿,脱胎换骨的效用,你喝了半葫芦,不觉得身体有何变化吗?”

李刚道:

“服了葫芦汁液后,出了一身臭汗,拉了几趟腥臭的排泄物后,只觉得身轻体健,力气好像大了许多。”

宋献策道:

“李小友有所不知,你目前的身体好像装水的大水缸,力量就像水缸里的水,你现在缸里只装了不到一成水,力量虽大也是有限。如果修炼得法,水缸里装满了水,那时会有常人意想不到的能力。”

李刚惊异的问道:

“如何修炼才能获得如此能力?”

宋献策与尚炯笑而不答,却对着大厅一道门内说道:

“两个小妮子还不出来见过李刚李公子,却在那里偷听,成何体统?”

只见从门内聘聘婷婷走出两个古装丽人。

一个身着白缎长裙,白鞋、白袜,小蛮腰系一条白绸带子,更显得腰细胸挺,象牙般的肌肤衬着粉嫩的面庞,长睫毛大眼睛,小巧的鼻子,肉感的小口,嘴角微微上翘,好像总是在笑着,即妩媚又妖娆,身高有一米六七;另一个水红色的长裤、短衫,一条黑绸子腰带,身高足有一米七二,脸上透着健康的嫩红,显得曲线玲珑,刚健袅娜。二女年龄均在十**岁。

素衣女子上前施礼,道:

“小女子朱金屏,见过李公子。”说罢,退到尚炯身后,不胜娇羞的低头不语。

红衣女子上前抱拳道:

“李银屏见过李公子。”双目炯炯有神望着李刚,一点也不羞怯。

宋献策道:

“金屏是明末皇帝朱由检和陈媛媛所生,陈媛媛曾被朱由检宠幸数日,即怀有金屏在身,后又被遣出宫去。陈媛媛在动乱中生下金屏,托我代为抚养,直至如今。”

尚炯道:

“银屏是李岩公子与红娘子所生,李公子被杀前,红娘子产下银屏,是老夫接的生。红娘子知道丈夫不为闯王所容,势必难逃一死,生下银屏之后,便将孩子悄悄托付与我抚养,好为李家留下一点血脉。带她出关后一直跟随我到现在。”

听了宋、尚二人所述,两女并不悲伤,大概她们没有见过亲生父母,没有切身的亲情体验,也就谈不上悲从中来吧。

说起闯王失败的原因,宋献策不禁长叹。说道:

“闯王打下北京,建立大顺朝后,已经注定是个短命王朝。当时,本应建立治国良策,轻徭薄赋,一来让百姓修养生息,二来国家有财政来源;但闯王轻信牛金星之言,仍然死守‘闯王来了不纳粮’的信条,进北京后,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只是勒索富豪,连镇守边疆的吴三桂的父亲也不放过。大将刘忠敏更是热衷于严刑拷打,追索钱财珠宝,中饱私囊,并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媛媛霸占。兵士们则是骚扰抢掠普通百姓,大失民心。最终导致吴三桂勾结满清进关,闯王战死九宫山,大顺朝立国不到四十天便崩溃了。

其实闯王大可不必采取如此极端措施,闯王离京时发现,在皇帝朱由检的皇库里,竟有五十两一锭的银元宝三千七百万锭。各种金珠宝贝更是不可计数。

闯王知道前去与清兵作战凶多吉少,暗中收集金珠宝贝,装了五十多车,托我与老尚带领少数兵将秘密押运出北京,沿塘沽出海,运来此地,以做日后东山再起之用。那些忠于闯王的押运军士,都在事后自刎了。闯王大概没想到,他永远也等不到这一天了。这些宝藏只好给金屏、银屏她们做嫁妆了。遗憾的是数百年来佳偶难觅,虽有才德品貌俱佳的一时才俊,但均热中名利,难脱红尘困扰,以至迁延至今尚未婚配,但愿今日姻缘天成,使其不再孤单寂寞。”似有将二女许配给李刚之意。

说话间,金屏烧好了开水,用一套紫砂茶具,砌了三碗茶来,茶水略呈淡红,热气袅袅升起,一时满室清香,沁人心脾。李刚接过喝了一口,只觉齿颊留香,神清气爽。不由惊奇道:

“只听说名茶多产于江南,难道北国苦寒之地也有如此好茶吗。”

宋献策含笑道:

“此茶生在谷东的一道悬崖上,只有一红一绿两颗茶树,树干、树叶均呈半透明状,就像玻璃做成一般,叶子筋脉毕见,肥厚多汁,可当茶饮,红色的叶子只宜男子饮用;绿色叶子只宜女子服用。此茶可激发人体细胞活力,延缓新陈代谢过程,服用后可以保持青年般的生理状态,长寿不老,其作用与你那两只葫芦相仿,只是功效要小得多了。金屏十八岁开始服用,银屏十七岁开始服用,虽然她们的时间年龄有三百二十多岁,但生理年龄还保持在十**岁。”说罢,命金屏取出一只红玛瑙做的茶叶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玻璃般透明的拇指一样大小的叶子,又取出一只羊脂白玉做的茶叶罐,里面装着淡绿色的叶子。

李刚看罢惊奇不已,赶紧取过绿色葫芦,递给金屏、银屏饮用。

金屏、银屏也不推辞,都喝了一口,又将葫芦递还李刚。

两人喝了葫芦汁液后,赶忙回内室“方便”去了。

宋献策与尚炯见了欣喜的开怀而笑。

二人拉着李刚来到谷东面一座七八丈高的悬崖下,抬手指着悬崖半腰处的两棵雨伞般大小的茶树给李刚看。只见两棵树相距不到两丈,树干有小孩手臂粗细,树梢长着百十片叶子,通体透彻,筋脉毕见,果然世间仅见。

李刚问道:“茶树长在如此高处,怎么采摘?”

宋献策道:“我们几人都可以运轻功攀上悬崖采茶,这难不倒我们,难的是在两棵茶树旁都各有一条剧毒大蛇守卫,被咬之人必死无疑。在采茶之前,首先要投喂给它们浸了烈酒的野鸡肉,使其沉醉,然后才能上悬崖采茶。每年早春时采一次,一次采几十片叶子,采多了会伤了茶树元气,影响第二年长新芽。”

红树旁悬崖缝隙中,有一股细小的温泉顺崖而下,在崖下形成一个一丈方圆的水潭;绿树旁悬崖的缝隙中,一股冷泉顺崖而下,也在崖底形成一个一丈方圆的水潭。两潭中的水顺谷环绕流出,在谷口流到一起,冷热水交汇升腾起来的浓雾弥漫在巨石阵内,遮挡了人们的视线。

他们带着李刚又到南面山坡树林里,指点李刚认识各种中草药。尚师傅指着林子下面的几片老山参,对李刚说道:

“这几片老山参大约有数百颗,其中三分之一有数百年参龄,如今已是难得的宝物,我们有时候手头紧,也挖过几颗小的,拿到外面,都能卖到上万元。以后你用得着时,可以随时来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