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傲世录之傲视天下》第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玉屏山脉绵延近千里,西起巴陵道东南,是乐贝斯山脉余脉。向东横贯甘南道,沿安南、甘南两道交界处一路向北,是甘南、安南、云林三道的天然分割线,止于甘南、云林两道与京畿卫的交界处。

山越夷民的暴动,惊动了云林道太守陈上云。陈上云身出帝国名门望族,家族内世代皆有人出仕为官,当今族长陈岐更是当今太宰,执掌帝国政务。陈上云为太宰陈岐三子,自幼多谋。如今遇到山民暴乱之事,自然首先想到要把责任外推。于是找到刚刚平定南部番民叛乱归来的定边侯高世勋,请他出兵平定山民暴动。

平叛回来,刚刚休整了两日的高世勋,由于年龄渐高,精力大不如从前,于是派手下大将尚虎领三千精兵,前往玉屏山区平叛暴乱。

山民暴动原本是为了出口恶气,现在聚在一起,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加之拖家带口行动不便,仅仅十余日便被尚虎围困于漳岩一带。原本定于第二天一举歼灭,却连续收到三封快报,令他迅速领兵回撤,围剿西北四州一股正在四处流窜的马寇。接到第一封快报的时候,尚虎并未在意,决定第二日剿灭这伙乱民后,修整一日再起兵围剿。没想到一口气接到四封快报。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即下令起兵,务必于天黑前赶往四十里外的大宁县城。

原本已经绝望的山民,当看到官兵正在有秩序的撤退时,一时之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实在难以相信,已经把他们团团包围起来的官兵们,会突然间大发慈悲的放过自己这些人。可是官兵完全没有必要耍什么阴谋诡计,漳岩不过是个小山头,四面根本就没有可以依险据守的条件,四下里一围,带着两千多号的老幼妇孺,想跑都跑不掉。派了个腿脚麻利的猎户,跟着大军一探虚实。天色将晚之时,猎户回来奏报:跟踪大军后面行了十几里。官兵这在跑步前进,看那架势,似乎想在天黑之前赶到附近的大宁县城。

直到这时,众位山寨的头人们才算松了口气:如此看来,一定是出了什么意外,官兵不得不赶往支援。几位头人凑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议,一致决定公推曾经上过纪念私塾的巴图做大头领。在这里休息一夜,第二天迁往甘南、云林、安南三道交界处附近的黄阳山,那里山势陡峭而且山洞众多,如果官兵再来围剿,既可以据险死守,也可以钻进**阵一般的众多山洞中和官兵捉迷藏。最主要的是那里有个很大的山谷,可以开垦出来种庄稼。否则的话,这将近三千人就算官兵不来围剿,也会饿死在山中。

黄昏时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尚虎终于带领官兵赶到了大宁县城。匆匆吩咐下去在县城外驻扎后,尚虎便带着副将以及几名亲兵前往县衙了解情况。

据大宁县令所讲,目前一伙至少有五百至八百人的马贼正在正在茂州、巩州、赵州一带四处游荡,他们忽聚忽散,少时一二百人,多时四五百人,四处抢劫。由于行踪飘忽,根本无法判定他们的动向,而且这帮马贼装备精良,同等数量的乡兵团练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一段时间以来,三州内的大量村庄遭到他们的洗劫。三州虽说有近两万官兵,但是分散到各县,也不过几百步卒,根本就不足以应付数量相等的马贼。无奈之余,三州刺史只好请太守调大军前来围剿。

尚虎听完也是暗吸一口冷气:自己手下不过三千步卒,不去想是否能够追的上这伙马贼。单就说能够围得住他们,自己是否能消灭得了还是个很大的问题。搞不好自己手下这三千人就有全军覆没的可能。这回马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南方河道众多,并不适宜马贼生存。况且数量如此众多的马贼,实在是罕见。难道是从西北方面流窜过来的?但是这里距离西北不远千里,怎么可能呢?思之再三,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同时派人向定边侯求援。

云林道地处帝国南端,多山且河道纵横,故而骑兵所占比例极低,全道也不过镇守使麾下有一支两千人的轻骑编制。这还是因为开国定边侯的亲军,当初有着“虎卫”之称,为了保住这面军旗才得以保留下来。不过南方地形根本不利于骑兵作战,人数也由五千减至现在的两千人,已经沦落为亲军仪仗队的尴尬境地。

等到这支轻骑兵被派到尚虎身边时,那伙马贼已经流窜到京畿卫境内,在那边稍作露面,抢了一个小村庄后,从此销声匿迹。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