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漫长的五年》第五章 不知道重庆正在打黑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整个一天,周家欣同陈大爹两口子在屋里待了一天.从馆子具体选址,装修;内堂的设置,摆设;菜品的安排;员工的招聘;有效地广告宣传等各种应该注意的细节,甚至是后世的一些巧手妙招都交代清楚,记了十几张纸.陈大爹一家欢欢喜喜走了.兰兰妹竟然有点依依不舍,看来川妹子......

家里的铺面按周家欣和父母的商量这几天都在搞.大多时间,周彬益十分满意儿子的处理.可偏偏在一个简单的招人问题上又顶了起来.

听到周家杂货铺要招几个新伙计,望龙门的常寡妇带儿子也来了.

"周老板,有福也想来帮您忙哦."明显脸色不太好的常寡妇怯懦地说.

"这,这......."周彬益根本就没想到,刹那间头都有点大了.这儿谁不知道常寡妇的憨儿有福(有点犯楞,是真傻.不是樊哈儿装傻).常寡妇的身世凄惨:男人27年四川军阀混战时死于非命,孤儿寡母一个人拖了当时七岁的有福(偏偏又有点傻),全凭她一个女人家帮人洗衣,缝缝补补的拉扯.吃不饱,穿不暖.家里的吊角楼也是残破不堪,四处漏风.自己的身体完全被拖垮了.周边的人都很同情她俩娘们,时常接济,暗中帮忙.可这要把憨儿有福招来当伙计,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这也太......?

周家欣了解了常寡妇的情况,又同一边的有福谈了一会儿.走过来对周彬益说:"老汉,喊有福来嘛."

正同周彬益摆谈的常寡妇闻听此话.高兴地说:"要得嘛,要得嘛,我喊有福明天就来帮您."

周彬益心头的火窜上来,又不好当着常寡妇的面发作,掏出五元钱沉着脸递给一边的有福.

有福使劲地摇头"我不要,我不要,要干活才拿钱!"

"拿到起,给妈老汉(又当妈又当爹)先回去,整点肉吃哈!"周彬益发起火来了.

常寡妇为难地拉着儿子,此时是留也不是,走也不好.周家欣接过老汉的钱,塞到有福的手里."有福,跟妈先回去.我明天来找你们哈."

俩娘们走了.周彬益冒火连天地说:"人家招伙计,都要聪明能干,眼明手快的,招个一般普通人也行.你偏偏要招个憨儿.格老子,你娃脑壳有包啊."

周家欣自嘲地苦笑,还真是有包,这两天才消了嘛.

"老汉,你先别着急,听我说嘛.我确实也想帮常婶和有福.但是招有福也是有道理的.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这时候叫北平,猪脚忘了),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购货者始终对商人有一种天生的戒备心理,总在想价格是否高了,为什么又降价了,难道是质量有问题;这么热情难道想骗我买高价货.....诸如此类,这是一个人性的弱点,或者说比较有趣的消费心理.我们都用聪明能干,牙尖嘴利的人,更是会增加人们的这种印象.有福看起来就憨厚老实.我试了一下,同人交流是没有问题的.人们总是对弱者天生充满同情并有十分的信任感.所以我敢说这几天招的几个人,恐怕有福做成的生意将会最多.聪明人,往往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懂得多,因此会被封闭在高人一等的圈子里,无法接受突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缺乏弹性的想法,多半容易放弃.而像有福,他不会想这么多,交代给他的事都相当留心,脑海里始终是要完成的意念.也就是我们常人所理解得有一股傻劲.然而也使他更有韧性,更努力.因此可以把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这也是我敢招有福的根本原因.再说,也不用担心有福可能会说点傻话做点傻事,对货品的好坏,他一定是一是一,二是二告诉购物者,这与我的诚信立本的经营原则实质上是一致的.他的成功是可以期待的.这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周彬益听到家欣的这句话,长叹了一口气,说:"老汉老了,从今以后你拿主意吧."

周彬益夫妇决定把新的两江万家便利店开张大吉定在儿子回小龙坎读书的前一天:35年6月18号,一路要发嘛!

这几天虽然忙得要命,但周家欣还是去林汤圆那顾了一下问.看了半天周家欣写的对万佳货行的意见和建议,林汤圆欣然接受,吩咐立刻全部无条件照办.赠送的温水瓶也全发出了,可能在下周就会有反馈,周家欣那时已回小龙坎读书了.林汤圆要把此次温水瓶的收益分给周家欣一成,周家欣急忙推辞.

林汤圆真诚地说:"看了你给我写得这些万佳货行的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建议,思路.我是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啊,特别是那十六个字"诚信立本,和气生财,彼此互惠,利益均沾",我看更是概括了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思想,真言啊!我已准备找人把这些整理一下,编一个内部的小册子,晓舟贤侄,倒是要找个时间斧正一下喔.至于温水瓶那一成分成收益,我就是要让人看看:你,周晓舟,绝非常人,更不是疯子,你的成就将远远超越我们!"两人互相凝视着,从这一刻,开始了他俩作为重庆商帮两个代表人物的长达三十余年的亲如父子般的情谊和恩波与晓舟经典组合的传奇故事.

1935年6月18日,早上九点十八分.和风丽日,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此时小什字商铺街上的周家杂货铺,仿佛成了大重庆的明星亮点,就像那块"两江万家便利店"的金子招牌,在人们的眼光中闪闪发亮.

劈哩啪啦的鞭炮声响了十几分钟,未等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的硝烟散尽,四周簇拥的人群就纷纷挤上前来.左邻右舍频频招呼,四方宾客纷纷来贺.新招的伙计是忙得手无空出,脚不沾地,迎来接去.周彬益夫妇同儿子站在门边,与纷纷来贺的宾客是拱手致意,竟是一刻都放不下来.

周彬益看了一眼在旁边的面带微笑神情却很平静的周家欣,心里甜滋滋的像六,七月大热天喝了一大杯凉透了的老荫茶,"儿子已长大了,看来这开头一炮是打响罗!"

"周老板,这个几天不见,就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阵仗搞得大喔,恭喜恭喜啊!"粗犷的招呼声在嘈杂的环境中是分外刺耳.只见一个身体稍胖,大白沙(光头),大脸盘上带着狞笑,身边带着几个穿黑色短褂在这喜庆颜色中显得极为咋眼的凶悍牛头马面汉子,右手上耍着两个转得滴溜溜响的锃亮大铁球(与他的大白沙倒相映成趣)的中年莽汉,一步三摇地来到周彬益面前,四周的众人忙退避三舍.

周彬益急忙拱手示意:"彭舵把子(袍哥主事的人),多谢您哥子几个来捧场喔,快请里头喝茶."

"不急嘛,周老板,咱哥子明人不说暗话.你哥子现在是大场合,大老板,那30元的看场子费,怕是不合适了喔?"

"那是,那是,这个吗,每个月我拿一百元给哥子们喝茶!"周彬益急忙应道.

彭白沙(外号)哈哈大笑了起来,"周老板,周大老板!你打发叫(重庆话读告)花儿啊?到时候,踩杆子(敲诈勒索),滚地龙(上门闹事),扯奇八拐的,别怪咱哥子们照看不周喔."

"那,那......"周彬益心里忐忑不安.

"一个月最少五百说话!"

四周众人愕然.一般小杂货铺一个月搞得好也就挣个三百,五百的,这不全交场子费了吗?大伙儿是敢怒不敢言,四周一时间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就见我们身穿学生装,英俊潇洒的少年猪脚挺身站了出来,看看四周众人,面无惧色甚至带点嘲笑地平静地对着这几个凶巴巴的袍哥大爷们说:"不知道重庆正在打黑吗?"</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