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天子不能把哪些人当成大臣对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有三种人天子却不能当成大臣来对待。

都是哪三种人呢?

第一种,前两代帝王的后人。周天子之所以不能将夏、商二代帝王的后人当作大臣,是为了表示自己尊重前代帝王,旨在打通天下,一统三代。

第二种,妻子的父母。妻子与丈夫荣辱与共,要一起恭敬地祭祀宗庙,向上继承先祖的贤德,向下传承万代,所以要将妻子的父母当成长者来看待。此外,女儿虽然贵为王后,尊贵无比,但这种尊贵却不能加诸到父母身上,不然就会被视作不孝。

第三种,夷狄。夷狄与中原隔绝,风俗习惯大不相同,无法用礼仪教化,天子的法令也无法在夷狄通行,所以不会让他们视为臣子。

以上三种人属于永远不能被视作臣子,但也有五种人暂时不能被视作臣子。

第一种,代表祖先接受祭祀的尸。古人由于不忍心看到亲人不在,所以就用活人替代过世的亲人接受祭祀。由于尸代表的是祖先,所以祭祀不结束不能以之来当成臣子对待。

第二种,老师。老师传道受业,帮助学生解惑,是辛勤的园丁,无论是天子,还是庶人,都要尊师重道。老师不转行、不退休,就不能当成臣子对待。

第三种,行军打仗的将帅。君主只能治理国内的政事,不能指挥军事,也不能牵制军队,要尊重将军,也是为了给将军树立威信(《孙子兵法》中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论亦由是说)。

第四种,三老。三老都是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周天子要当成父亲来侍奉。

第五种,五更。五更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周天子要当成兄弟来对待。

天子以父兄之礼对待三老五更,主要是为了向天下人宣扬孝悌之义。

天子的大臣可以做诸侯的大臣吗?通常情况下,天子的大臣不能去做诸侯的大臣,因为他们地位相同。但如果天子昏庸,贤人也可以跳槽去侍奉诸侯,继续追求正道。

在封国内,刚刚继位的国君也不能把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当成臣子,因为不能以一日的功德就凌驾于他们之上。不过,国君的孙子却可以将他们当成臣子对待,这是因为还要顾及尊卑有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