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将军到明皇》第四章 初见惠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崇祯八年九月十一日,对于新科穿越人士朱术桂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旗下的首个产业——聊斋居酒楼正式开张。。c经过了开业前的细致准备,此时的聊斋居足以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和朱术雅刚刚转手给他的时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注意,重音放在“日”上)一楼的大厅里,规模宏大的壁画有着鲜明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朱术桂花费近千辆白银的高价从南直隶松江府请来匠师将《清明上河图》绘制在了一楼的四壁。

至于二楼,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木料外衬棉布将整个二楼划分成几十个包间,每个包间里有一个机括并连通到包间外,按动机括,外面的店小二就会知晓,从而方便为顾客服务。三楼,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以四根柱子支撑顶棚,顾客在此可以欣赏到荆州城内外的风景。总的来说,这是一家根本不应该出现的酒楼,当然,只能是出自被闪电劈到明朝的朱术桂的手笔。

从酒楼的二楼窗口向下垂下了几十个条幅,什么杭州楼外楼恭祝聊斋居开业大吉啊,北京全聚德谨祝聊斋居财源广进啊,反正这年头也不会有人真的跑去验证真假,胆大包天的朱术桂才不管这些呢。至于匾牌,就更是牛了,惠王朱常润亲笔,这还是他的郡王大哥亲自求来的。

给酒楼起名的时候,朱术桂和富生还有小丫头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也没弄明白。富生就不用说了,丫这辈子充其量就是一个恶奴,他那颗简单的没有沟回的大脑能想出来的名字简直是让人无语,什么震荆州,猛虎亭,屠血居,要是在门口再加上“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当对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山大王的地盘呢。小丫头起的名字就含蓄多了,什么红粉屋啊,紫钗楼啊,翠微居(斩血:此系恶搞~~)啊,怎么听都像是给她自己的闺房起名字。

朱术桂最后忍无可忍,只好自己来,至于为什么叫聊斋居这么狗血的名在,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恶趣味。当年他在上高中的时候狂追一个文科的女生,为了打动美人芳心,着实恶补了一段时间的古文。当让,让他这种不良少年去看《论语》,《大学》之类完全不可能,也就是《聊斋志异》里面的花妖狐魅能够吸引他一下。当然丫起的名字也不见得就强到哪去,完全就是以五十步笑五十一步,给个吃饭的地儿起这么诡异的名字,也只有朱术桂这种下半身指挥上半身,有异性没人性的主儿才能想得出来。

“嘿嘿,大哥,怎么样?”店外的一个角落里,朱术桂指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得意洋洋地说道。

“小二,没想到啊!这么多的人,没准儿真的比开客栈要赚得多。”朱术雅叹道。在朱术桂的屡次抗议下,他的大哥终于不再叫他“老二”了,直接把他降格到伙计了。

“切!我说大哥,好歹你也是堂堂的郡王殿下,能不能不对你的客栈念念不忘?你那家破客栈一年也就是三百两银子的进项吧?年前我要是挣不到三千两你天天叫我老二都成。“朱术桂鄙视道。

华夏自古就以精美细致的饮食闻名于世,那群吃饭的时候挥舞着刀叉的欧美“鬼畜”(斩血:个人认为这是“日”本人发明的最形象的词汇)这辈子能吃过什么好东西?除了法国的餐饮还马马虎虎以外,其他国家的简直就是在喂牲口。德国人把猪肉弄得乱七八糟,腻腻歪歪的,看他们的体型,一个个跟孙悟空二弟似的,除了慕尼黑的啤酒,油腻的食品也绝对是罪魁祸首。至于俄国人,天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硬的跟石头似的黑面包抹上黄油,还有一大锅压根就看不出来是什么的所谓的浓汤,你不得不佩服他们见什么煮什么的勇气,哦,对了,还有劣质的伏特加,这就是他们的全部了。意大利?除了难吃的各种的面条你还能想出来什么?

至于中餐之于西餐最大的缺陷在哪里,朱术桂认为除了欧美人在后世占据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外,中餐在情调上和卫生环境上的缺点也是不容回避的。欧洲人把吃饭当成一项仪式,进食仅仅是其中一个目的而已,当然,那么难吃的东西如果格调上再无法赏心悦目的话还不如自杀了痛快。

来到了明朝后,朱术桂发现即便是在荆州最大的酒楼,卫生情况也是差的可以,店小二的头发油光可鉴,天知道他们上一次洗澡是在猴年马月。再看细节,上菜的小二的指甲个个都藏着灰垢。至于菜的味道,在没有味精的年代里,是要靠高汤提味儿的。朱术桂相信凭借他多出的几百年知识,一定可以创造出全新的饮食文化,如果再加上味精的话,嘿嘿,不要太嚣张了。

幸运的是,当然对某些从事餐饮行业的同行而言是不幸的,朱术桂恰好知道味精是如何发明的。上高中的时候,一次在化学课上老师恰恰就讲过这件事情。其实也很简单,最初的时候,味精是从海带中提炼出来的,将海带熬煮之后蒸发掉汤液会有棕色的结晶体,即谷氨酸,这就是最原始的味精了。开业之前,朱术桂已经委托王府里去浙江那边收购了几千斤的干海带,这东西在海边到处都是,比猪食还便宜,加上运费才几十两的银子,这会儿朱术桂已经提炼出了十几斤的味精。

“大哥,怎么样?比你的客栈挣钱吧?”朱术桂得意洋洋的说道。

“小二,你真是一个奸商!”朱术雅听完自己二弟的详细说明以后,用一种怪异的眼神看着朱术桂说道。

荆襄一带在明朝的时候虽然无法比肩江浙,却也是人文荟萃。古来才子多自恋,朱术桂可是对他们的钱袋子垂涎已久了。毕竟士子大多出自豪门,读书人的豪气或者更确切的说是酸气亦或傲气决定了他们当中不乏一掷千金的主儿。

朱术桂门口挂了几副对联,凡是可以对出的可以享受八折的优惠,这些都是比较简单的,出自他大哥和小丫头的手笔,只要你不是太菜鸟,基本上都可以作答出来,纯粹就是勾引你进来的。至于二楼,则挂着几副镇店之宝,如果这个也可以对出来,没说的,上三楼,免费服务,外带一张对折的终身优惠卡。

说起来朱术桂得感谢自己在高中时的那段奸情,咳咳,是恋情,否则打死他也绝对不会记住哪怕一幅对联。二楼挂着的几副对联,笔走龙蛇,铁画银钩,毫无疑问,是小丫头以他的名义写的。最当中一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左边: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右边: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开玩笑了,这些可是千古绝对,这会在他的脑袋里,这样的对联不下十个,足够他开半辈子店了。

当初朱术桂同学想和那位女生在夜晚从事某种基本活动的时候,那位女生提出,要是朱术桂可以对出几个对联的话,她不介意和朱术桂一起探讨人生的真谛。大脑充血的朱术桂毫不犹豫的答应,结果人家立马递过一张纸来,上面的对联全是千古绝对,结果他绞尽脑汁也没能对出,当然,凭他的那点子水平要是能对出才是没天理。

“我说小二,这衣服……?”朱术雅站在三楼指着下面的小二们的衣服疑惑地问道。

“这个嘛,是一个得道高人首创,此人面如冠玉,身高八尺,文采风流,超然于世。咳咳,看嘛踢我,难道你猜出来了?不错,这个人就是你的二弟,唉呦。”朱术桂揉着被他大哥打疼的脑袋道。

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人来说,都不会对朱术桂店小二的衣服感到陌生,没错,丫这厮剽窃了“国父”孙大炮仗的发明,提前几百年让中山装现于人世。至于他为女店员设计的服装,则是划时代的比基尼,只是后来他才发现,店里面除了两个四五十岁的大娘,就没有一个雌的。也幸亏是没有,这要是把比基尼弄出来的话,一顶巨大的“荒淫无状”的帽子就会稳稳当当地扣在他的脑袋上。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到时候凤阳的班房理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大哥,这是菜谱,您老人家可是第一个来到三楼的主儿,别跟小弟客气哈,少于五钱银子小弟我就请了。多了?当然是你自付了,难道你堂堂的郡王殿下忍心欺负我这样一个可怜的辅国将军么?看来我需要跟母妃仔细地谈一谈。”看到在自己大哥被气的胡子都翘了起来,朱术桂得意洋洋的说道。

“蒜泥干豆腐,二十个铜板,嗯,还好,咦?水晶蒜泥干豆腐,两钱银子!二弟,这也太贵了吧?你干嘛不直接去抢钱?”朱术雅指着菜谱道。

“不贵,你可以不点带水晶字样的,唉,谁让我们大明的郡王穷呢,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到。“朱术桂唉声叹气装模作样地说道。

“不就是贵点么!孤王不在乎,随便来十个菜,都要带水晶的!“果然,朱术雅被自己的二弟拿话一刺激,立马受不了了,胖的跟馒头似的大脸上肥肉不停地哆嗦,豪气干云地说道。

“行啊!来人啊。“朱术桂拍了拍手,留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店小二走了过来,给朱术桂兄弟俩行了一个礼,低头说道:”将军,请问有什么吩咐?”

“去把最好的菜拿十个上来,郡王殿下要请客。”朱术桂指了指自己的大哥,揶揄地笑着说道。

据婷婷说,他从小就没少给自己的大哥添麻烦,比如说在自己大哥出恭的时候往茅坑里扔石头,溅了自己大哥一身的“金汁”(华夏的词汇啊,太雷人了),在自己大哥的书房的椅子坐垫上镶了一排的小钉子,把朱术雅扎的嗷嗷直叫唤跟杀猪似的,又比如在他大哥午睡的时候拿一个尿壶给他冲凉……简直是罄竹难书。不过兄弟两个感情确实非常好,朱术桂很小的时候,父王朱宪焕就薨了,呃,通俗点说就是翘辫子了。他的大哥朱术雅对于他而言像是父亲更多于兄长。朱术雅又没有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弟弟更多也是当儿子看待。来到明朝的这么多天里,朱术桂也可以感到自己的大哥对自己的那份关心和爱护,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人,朱术桂也决不允许满洲大辫子占据中原,从而像历史上那样,朱术雅最后在广州被清定南王大汉奸孔有德处死。

“好吃,真的不错,哈哈哈,老二,这辈子估计你也就干了这一件好事。”朱术桂正想得入神,突然被他大哥的声音打断。抬头一看,鼻子差点气歪,这位郡王仁兄的大脑袋几乎都趴在盘子里了,这会儿正咧开他的血盆大口忙了个不亦乐乎。

“喂喂!差不多就行了,给我留点!”朱术桂一边说一边操家伙下手,再晚的话估计盘子都被自己大哥舔干净了。相信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一看到他的两个后辈如此“生猛”的表现,一定会被气得从孝陵里爬出来满地打滚。

“我不认识你!”连个人对视了一眼,相当有默契地异口同声说道。这会儿的朱术雅脑袋上还挂着一根菜叶,脸上全是菜汤的汁水,正在那打着饱嗝呢。照这样发展下去,估计自己的大哥体重就要超过“不动如山”的福王朱常洵了,大明宗室第一猛男的宝座易主的时间指日可待,朱术桂暗暗说道。当然,这厮自己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衣服的前襟蹭了一下子的菜油,完全是以九十九步笑百步。

“殿下,将军,下面有一个人让我把这块腰牌送上来。”一个小二走过来说道。

“嗯,什么玩意儿啊?呀!莫非是纯金的!”朱术桂心不在焉地接过令牌,看起来金光闪闪的,这厮立马来了精神,心想是不是等回府的时候给熔成金锭换钱花花。冷不防自己的大哥用跟他加菲猫般圆滚滚身材极不协调的速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把给抢了过去。

“嘿嘿,这个我的了。”朱术雅得意洋洋的说道,也不理会朱术桂,自顾自地欣赏起来,“嗯,不错,挺沉的,这可是足金啊。嗯?这还有字,朱常润。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朱术雅挠了挠头说道。“啊!不会是惠王吧?“朱术桂惊讶地叫道,看了自己大哥一眼,两个人怪叫一声,**跟安了弹簧一样蹦了起来。

“快,快,有请!”朱术雅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说道。“大哥,人家是亲王!该我们去接!”朱术桂赶忙叫道。两个人也顾不上收拾衣服了,顶着一幅谁见到都会笑喷饭的尊荣去接人了。

“呵呵,两位好兴致,今天都是自家人,只叙亲情。”惠王走了进来,伸开双手挡住了正要行礼的朱术雅兄弟。

“常润拜见叔祖。”朱术桂一边行礼一边说道。虽然这位王爷比朱术雅还要大上几岁,比朱术桂更是大了二十多岁。但辈分上,那就是戴草帽亲嘴--差远了。所以,朱常润这位已过中年的王爷还是得给朱术桂这位毛都还没长齐的半大小屁孩儿行家礼。

“殿下请上座,来人啊,把招牌菜都拿上来。”朱术桂吩咐道。一个店小二答应了一声,上来把刚被朱术雅兄弟弄的杯盘狼藉的桌面收拾了一下,给三个人送上了茶水。

“孤王刚才在二楼看到了几副对联,各个堪称千古绝对了,叔祖果然大才。”朱常润笑着对朱术桂说道。

“哪里哪里,让惠王见笑了,这都是小子收集前人书籍得到的。”朱术桂赶忙起身谦虚道。他算哪门子的大才,完全是阿二吹笙——滥竽充数。

接下来,三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基本上都是朱术雅和惠王在那儿聊些诗词歌赋,至于朱术桂,以他半文盲的那点能耐听都听不懂。

“二位叔祖,孤王打算三天后在城外的庄园里遍邀在荆州的宗亲一起登高集会,饮酒赋诗。希望二位叔祖到时候可以和长阳府的各位将军一起前往。”朱常润说道。

“来来,惠王殿下可是贵客,我们一起满饮此杯。”看到菜都上齐了,朱术桂举起酒杯说道。这位惠王老爷子一辈子都活的浑浑噩噩,除了礼佛以外,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最后死的同样也浑浑噩噩,连个后代也没有。如果不是他太无能,就是他太聪明,早已看透了天下大大势,并以此自保,那就太厉害了。朱术桂一边喝着酒一边暗暗想道。

三天后恰恰是个好机会,到时候辽藩各个支系的郡王将军会齐聚一堂。辽藩曾经分封过二十位的郡王,到这会儿除了无子除国和被废的,尚存有长阳,松滋,湘阴,蕲水,肃宁,光泽,益阳七位郡王,其余除国的支系有些还存有将军管理府事,有些已经只剩下中尉了。到时候倒是可以把自己开连锁店的计划说出来,最好可以把惠王也摆平,再加上辽府如此多的宗亲的力量,三五年之内肯定可以筹措到一大笔的钱。

“来来来,我再敬惠王一杯。”想到了计策的朱术桂心情大好,端起杯子说道。可怜的朱常润刚刚已经和朱术雅血拼了好久,这还会儿还如何抵挡,就听“咣当”一声,我们的惠王殿下已经钻桌子底下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