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绪帝国》第九章 乙亥之变(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往紫禁城的路上,凤翔所统领的正黄旗军和荣禄所带的五千城卫军精锐并排前进,虽然荣禄这支所谓的‘精锐’看上去比刚才像样了点,但是和正黄旗军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一路上城卫军用羡慕的眼光欣赏着旁边的军队,而正黄旗军的士兵显然被凤翔训练的很好,竟然有点目不斜视的味道。

就这样两支军队,很快就来到了紫禁城东华门外。

东华门守门禁军在离远就见到他们了,在他们赶到之前,已经把吊桥升起,阻断了醇亲王他们前进的道路。还把门给关了个严严实实。

隔河望着紫禁城高耸的城墙,醇亲王、荣禄和凤翔神情各异。

醇亲王首先开口,“凤翔,攻城的事由你全权负责。”醇亲王把这话丢下,就把指挥权交给了凤翔,事实上他也很无奈,他对军事上的东西一窍不通,即使是此次政变的策划也是有龙飞扬策划的。虽然他是名义上的正黄旗军都统,但是军务上的是全赖凤翔办理的,到了这个时候,他不把攻城事宜交给凤翔才是怪事呢。

荣禄一眼望向醇亲王,见他一脸的镇定,心中不禁暗暗称赞:想不到七爷平时养尊处优,看上去没有什么本事的模样,现在这个时刻竟然如此识大体,对部下这么信任,看来这次事情真的十拿九稳了。荣禄此时怎么可能想到此时醇亲王手心都还在冒汗呢!

而凤翔一听命令,点头应了一声后,就向下部署了。他是知道醇亲王的本事的,这个王爷不是没有才华,只是没有军事才华而已。

这时城楼之上,隔江传来叫喊声,“我乃禁卫军都统琦宁,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带兵进攻禁宫,还不放下兵器,速速投降!”这个琦宁和慈禧是远亲,带兵的事情一窍不通的,他之所以能当上禁卫军统领还得多谢醇亲王的推荐,至于醇亲王会推荐这个人,当然是为了今天作准备了。当然任命之事,最终还是慈禧决定的,而她当时纯粹是为了通过任用私人来掌握禁宫军权,当然她也没有期待琦宁会在军事上帮上什么忙,因为她根本没有想过会有人突然打到这里来。

醇亲王大踏步上前,“琦宁老弟,西宫太后多行不善,近日更是无故杀害了先帝之后阿鲁特氏,我这次是奉东宫之命,前来征讨西宫,望你放下吊桥,让我们进宫。”“七爷,此等谣言怎可尽信,我看你还是快快罢兵为好。我现在已经派人去请示两宫太后。”琦宁万万没有想到站出来的是醇亲王,听到他的话,辩解道。刚才他听到首先说东华门外聚集了一批军马,他还以为是下面的人搞错了,还没有通知两宫太后就赶来了。

此时荣禄开口了,“琦宁!我劝你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快快开城吧。”“荣禄,西宫太后待你不薄,你怎么可以做出此等事儿。”琦宁望见是荣禄,心中凉了一大截,其实他刚才见真的有兵马攻来东华门,就想到荣禄出了问题了,身为京师步军统领,怎么会让人打到紫禁城来呢!这时琦宁真的慌了,自己是什么料,他当然一清二楚,对上荣禄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但是他还抱着一丝侥幸,想依仗着护城河耳和城墙坚守。当时自己进攻把东宫太后慈安给捉住,那样事情就解决了。

“轰!”一声巨响,京师震动!

这是乙亥之变的第一炮。原来凤翔见醇亲王和荣禄劝不开城门,而手下又把大炮移至护城河边了。其实对这次的兵变,他比荣禄这个刚刚‘强拉入伙’的了解得多,知道这事绝对不能拖,如果东西两宫太后来到那么麻烦就大了。所以吩咐马上开炮,同时军中的工程兵,也开始用为这次攻城所特别准备的木快,开始快速的建造着一道简易的浮桥。

城楼之上,琦宁感觉脚下一阵激烈的震动,他惊得冷汗直流,从未经过战阵的他,有种心胆俱裂的感觉。“轰!”又一声巨响,这次炮弹就在他身边不过十数米的地方爆开,他的几名亲卫被炸得血肉横飞。

望着不远处的断肢残躯,他几乎被吓昏了过去,只见他声嘶力竭,同时还有点口齿不清的声音喊道:“还击,给我还击!”其实此时守城的禁卫军已经在还击了,但是所发的只是手中火力低下步枪而已,至于城楼上的炮台,却毫无动静。因为,紫禁城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近二十年没有经过战阵,炮台早已年久失修,而最让人无语的是东华门里所储存的炮弹都已经过期报废,根本不能使用。

这样一来,禁卫军只有挨打的分,还不能有效的阻止正黄旗军架设浮桥。而当禁卫军发现炮弹出了问题时,军士马上去找统领琦宁,但是意外再次发生,琦宁失踪了!这个禁卫军最高统帅在丢下刚才那句话后,自己带着侍从逃之夭夭,已经踪影全无!没有琦宁的手谕,东华门的守军根本没有从其他宫门要炮弹的权力。到了这个时候,东华门的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轰!”东华门那千疮百孔的木质城门在正黄旗的轮番轰炸后最终倒下。正黄旗军子第一炮开始,只是炮击了半刻钟的时间而已!

如此“伟迹”让观战的醇亲王三人都吃了一惊。其实心中最无底的是醇亲王,他对军事上的事,并不了解,这位被后世历史书记载的乙亥之变策划者,只是根据龙飞扬所说的行事而已。至于荣禄呢,他是知道醇亲王这次事变成功率是极高的,因为他以前成灾禁卫军中待过,和自己手下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而且那统领琦宁他也认识,根本是个无能之辈,但是东华门这么快就陷落,他也没有想到。现在最为兴奋的当时是指挥这次攻城的凤翔了,他自己首担重任就出色发挥,心中的雀跃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实这次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木质城门本身就开始老化,同一个地方被轰两炮,城门就会打穿,而正黄旗军可是数十抬大炮同时轰炸的,当然这也要称赞一下这些防制的英式炮威力不错。此时在凤翔的指挥下,正黄旗军将士沿着刚刚架好的浮桥冲进紫禁城!而荣禄的城卫军则和部分正黄旗军一起被派到其他宫门把守,禁止紫禁城中的人逃走。

很快,东华门的守军就投降了,东华门完全陷落!醇亲王、荣禄和凤翔带着大队人马进入皇宫。</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