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女记》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下午一回到家,听到女人说起张伯东家的亲戚秀姐又来过了,还给了一包花生,是硬塞给她的,塞完就走了。张大军埋怨了几句,女人有些委屈。张大军就没敢再多说,怕刺激到她。

第三天下午从地里回来,女人又告诉他,那个秀姐又来过了,这次和小慧玩得都很开心,小慧也很喜欢这个阿姨,秀姐临走时又给了她和小慧每人一条丝巾,她是不想要的,但秀姐又是放下就走,她没好意思追出去,怕别人看见不好。张大军看出女人对丝巾的喜爱,也有些自责从来没有给女人买过,虽然自己的女人有时候精神不正常,但女性总是爱美的。

“这样总收人家的礼物不好,家里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的,待会我去张伯东家还还礼。”张大军问道。

“有的,去年春节二叔家送的两盒饼干还没有开过封。“女人忙回答,听到丈夫没有让她去还丝巾,挺高兴的。

“行,就这两盒饼干,吃好饭,我带过去还礼。”

女人殷勤地翻出了两罐饼干,装入一个塑料袋子里,放在门口,方便丈夫出门时带上。

那一天是5月3日,天气已经开始有些热了。张大军吃好饭,一看时间才18:45,太阳还没有下山,天还没黑下来。张大军提着饼干,在女人和小慧的注视下出了门,往张伯东家走去,他家和张伯东家很近,走走10分钟就到了。走到半路,张大军一想:不对,这时候去张伯东家,可能正好赶上他们家吃晚饭,这样可不太好,自己就像赶着饭点去蹭饭的。于是,他决定先到后山走走,就当饭后散散步。一到后山,这里看看,那里瞅瞅,感受着傍晚微风带来的凉爽,溜达了一个多小时。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慢悠悠的朝张伯东家走去。

从村口第二排房子左转第三家就是张伯东家,张伯东是张大军的叔叔辈,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岁,张伯东家里排行老四,张大军应叫他四叔。虽然同住一个村,两家却不经常来往,关系也一般。张大军是19:56到达张伯东家的,张伯东刚吃好饭,张伯东妻子正在收拾碗筷,屋子里只有他两口子,没有看见他家的三个亲戚。

看到张大军进屋,两口子热情的招呼坐下,张伯东打趣道:“大军啊,很久没来家坐坐了,今天怎么想起来了,哟,还提我东西。”

张大军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难为情的将饼干往桌子上一放,傻笑道:“这不你家亲戚总给小慧买吃的,挺不好意思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来看看,当面感谢一下。”

“我家亲戚?”张伯东皱了皱眉。

“不是你家亲戚吗?大前天早上在村口问路,你家亲戚还不知道你家住哪里呢。“张大军笑呵呵的道。

“哦,是他们三个呀。”张伯东的妻子接过话“那不是我家什么亲戚,是你家四叔早些年在外打工认识的工友,这次过来看看你四叔,顺便办点事。”

“不是亲戚啊?他们说是你家亲戚,这几天每天都带东西去我家给小慧,说挺喜欢我家小慧的。”

“哦!”张伯东从口袋里掏出烟,递给张大军一支,对张大军说:“就以前在广州打工认识的,不是特别好的关系,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我的地址,说来看看我,顺便把我家以前的一块古玉买走了,下午刚走。”

“走了?”张大军惊讶地问。

“对啊,才走了一个多小时吧,说要赶火车去内江。”张伯东顿了顿“我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具体在干什么,过来就说想买我家那块没有什么有用的玉,出的价格还可以,我就卖了。听起来像倒卖文物的,你也不要多搭理他们。”

张大军有些发愣,这次上门来晚了,没谢到人。但既然人已经走了,也没办法了。干脆就和张伯东抽着烟闲聊了一会。

二人东拉西扯了一阵,正聊得兴起,突听外面一声声大叫:“张大军,张大军。”张大军听清了,猛得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冲到屋外,只见自家女人没魂似的大叫着他的名字奔了过来,张大军心里咯噔一下:“又犯病了?“连忙迎上去,拉住女人。

女人身子弱,跑的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喘着粗气艰难的说:”小慧找不到了,找不到了,不见了。

“什么?”张大军被吓到了,双手紧紧的抓住女人:“你没犯病吧,别说胡话。“

“真不见了。”女人看着张大军,急得眼泪快流出来了“我在喂猪,一出来,小慧就不见了,我刚找了一圈,都没见人。”

“有找过没,小豆豆家去过没?”张大军信了女人,有些急了,没等女人回话,拉起女人就走:“走,到别人家里去问问。”

女人一路过来的呼叫声早就惊动了村里,村里的人都围拢了过来,张伯东随着张大军跑了出来的,拍拍张大军的肩,安慰道:“兴许是去谁家玩去了,再找找看。”

小慧是个懂事的孩子,到了晚上若没有大人带着从来不单独出去。以前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小慧不见的事情,小慧可是张大军两口子的宝贝疙瘩,若真找不到了那不要人命啊。

村里人听清事情,纷纷张罗着要帮忙寻找。

“刚不久前我看见几个人带着一个小娃娃往村口走,离的有点远,小孩子好像穿的是绿色的背心。“一个老太这时说道,老太叫九婆,年纪有点大,走的比较慢,走近听清楚是小慧不见了,才马上说道。

“是的,是的,小慧今天穿的就是绿色背心。”女人听到这里,已经控制不住情绪,号啕大哭:“是不是人贩子把小慧拐走了?“

张大军和张伯东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两人脸上写满了担心,张大军担心的是小慧真有可能是被从贩子带走了,张伯东担心的是人贩子也许就是在他家住过几日,自认是他亲戚的秀姐3人。

“九婆,你是几点钟看到的?“张伯东的妻子人还算清醒,追问道。

“大概7点吧,当时新闻联播刚开始。“九婆身边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说,他是九婆的孙子”婆婆那时和我说,看到几个人带着一小孩子出去,还说天要黑了还出去干嘛。“

“快去追“张伯东醒悟过来“现在8点多,才离村一个小时多一点,这里路难走,他们又不熟悉路,只可能走出山的公路,晚上也走不快,这点时间走不了不远,快、快,骑我家的摩托车去。”张伯东家有一辆摩托车,是他儿子买的,为了张伯东赶集方便,张伯东脚有风湿病,骑远了就腿脚疼,加上现在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平常很少骑。

张伯东急忙返回家里推出摩托车,张大军早几年在外打工时学过,会骑摩托车。此时也顾不上客气,直接跨上车。张伯东交代道:“你先赶上去拦着他们,我们马上再跟过去。”张伯东其实很吃惊,也很害怕,他基本可以肯定带走小慧的就是来他家的秀姐3人。

张大军心急如焚,一脚油门踩下,发动了车子,临走时看了自己女人一眼,此时他的心里对女人有些埋怨,怨她没有看住小慧。便一句话也没说,驾驶摩托车驶上了通往村外的那条唯一的公路。

张伯东急忙召集了村里人,近几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小孩。张伯东最终只能带着五六位60岁左右身体还算硬朗,腿脚还比较利索的老人,各自手里拿着镰刀、木棍等工具,循着公路急匆匆的赶过去。农村人大多都很朴实的,心底善良,一家有难,百家帮。

张伯东的妻子和另外几位老妇人把女人扶到自己家,一起安慰她。但女人一直哭,张大军临走的一眼,让她感觉到了丈夫的怨。她很自责,怎么就没能看住小慧,让她给人拐走了。她也想到很可能是送她丝巾的秀姐3人拐走了小慧,她更自责,埋怨自己怎么那么爱贪小便宜,相信别人,继而又想到自己有精神病,所以才又笨又蠢,才会把孩子丢了。想得越来越多,女人的脑子越来越乱,也越来越不清醒,眼神逐渐变的迷离、空洞。

张大军心急如焚,热血冲上脑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追上去,抢回小慧。

摩托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轰隆的油门声在寂静的黑夜显得特别刺耳。但张大军已经顾不上这些,他只想最快的赶上去,不停的加速踩油门。

在崎岖的山区道路上这样行车是很危险的,随时可能出意外,终于在一个转弯的地方,张大军没能控制住方向和速度,车子翻倒了,比较幸运的是他摔在了一块较软的烂泥上,烂泥没有干透,还有些松软,起了点缓冲作用,落地时没有伤及到要害。他只觉得浑身疼痛,但找回小慧的信念催促着他要爬起来,快点追过去。这一摔所带来的疼痛也使他大脑瞬间清醒了许多:“我不能出意外,假如我也受伤倒下了,半路就摔成重伤就没办法追回小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