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孙吴天下》第六十三回 寿春破孙翊排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接上回

寿春城外,纪灵和鲁肃正在对视,皆不发一语。

刚刚两人已经谈了许久,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纪灵的决定。

鲁肃见纪灵眉头紧皱,脸色阴沉,轻声道,“连山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此耽搁久了,最多五天后,曹操的大军就会赶来围城。到那时,莫怪我没有提前和你说明。”

纪灵望着鲁肃真诚的眼神,沉声道,“先生能保证绝对不会追击我军吗?”

鲁肃不假思索的点头道,“吾可与你击掌为誓!”

纪灵听罢,摇了摇头道,“某信你!”顿了一下,又道,“不知子敬先生还有何吩咐?”

鲁肃带马向前几步,朝纪灵拱手道,“连山,来庐江吧。吴侯与三公子都翘首以盼,诚心等君来投。”

纪灵苦笑着道,“如今后将军穷途末路,吾实不忍背之!”

鲁肃叹口气道,“连山兄啊,你仔细想想。若追随袁公路投奔袁绍,那袁本初安能视你为心腹,又怎会放心令你统兵?

纪灵听罢默然无语,过了会才试探着问道,“若是后将军投靠吴侯呢?”

鲁肃无奈的道,“袁公路心高气傲,连自己的亲大哥都看不起,又怎会屈居于吴侯之下。”

纪灵哑然,缓缓的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啊。唉~”他叹口气,回头看了看寿春城,又转过头对鲁肃拱手道,“承蒙吴侯与三公子看重,末将愿意来投。不过,后将军对某有大恩,吾自当送其到得安全之地,再复返庐江。”

鲁肃也拱手道,“连山忠义,在下甚是钦佩。吾便将君之言语如实告知吴侯与三公子,等候连山归来!”

纪灵听罢点头答应,又朝着鲁肃身后四员大将拱手一礼,这才拨马回城去了。

等众人目送纪灵走远后,魏延沉声道,“大帅,为何刚才不让我等擒拿此人,岂不简单?”

鲁肃叹口气道,“文长啊。你们四位想擒住纪灵非为难事。然,若纪灵被擒,袁术定会做困守之斗。到时,我军与寿春守军必然不死不休。如此一来,我军便无法迅速拿下城池。迁延日久,等曹操大军到来,我们便被动了。如今,吾让纪灵回去劝谏袁术弃城而走。曹操若得信,必定会于沿路追击。我们就有时间稳定城中局势,做好后续准备,方能立不败之地。”顿了一下,鲁肃接着道,“况且,吾也不想逼迫纪灵太紧。此人之才,吴侯与三公子常赞叹不已。又兼其忠义,故而三公子常言,收其人,易;得其心,难!”

魏延听罢拱手道,“大帅思虑缜密,人所不及也。末将唐突了。”

鲁肃摆了摆手道,“此非我所能,而是三公子在吾来时叮嘱的。”言罢,拨马回头道,“咱们回去,准备进城和安民事宜!”

“诺!”四将同时抱拳应诺,跟随鲁肃回返大营去了。

话分两头,且说纪灵回城后,直接去面见袁术,并把自己与鲁肃的谈话内容和袁术做了通报。

袁术听罢,点了点头道,“吾闻鲁子敬此人乃宽厚长者,应不会食言的。”说完,他又看了看堂中诸人,稍稍坐正身子道,“众皆回去准备,咱们明日动身北上。去青州!”

最后三个字,袁术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不过那些大臣似乎没感觉到一般,拱手应诺,各自散去了。

袁术看着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无所谓的离开,心中一阵郁闷,脸色阴沉。

纪灵见状,缓步上前,拱手道,“不知陛下还需要带些什么东西?”

袁术听得纪灵的话一愣,转而苦笑着道,“连山啊,还是称我主公吧。什么陛下?哪有我这样的皇帝啊,唉!”

纪灵不知如何回话,只能站着。

袁术无力的摆了摆手道,“没什么可带的了,都是些身外之物。哦,对了,传国玉玺交予你保管。另外,再把这幅孙三郎给吾写的字带上。还有,把这个月和下个月的兵饷都给士卒分了。大军出发时,只带粮草便可。至于其他的那些金银古玩之物,哼,我就是留给庐江,也不会给我那好大哥。一个玉玺足够了!”袁术最后负气道。

“诺!”纪灵拱手答应,转头自去安排不提。

袁术转头看着那“碧煞”两个大字,心中五味杂陈。他喃喃自语道,“至情、至性、至纯,又能如何,到最后还不是孤家寡人一个,唉~”

第二日,袁术带领那些大臣、亲信,以及他们的家眷等近万人,跟随着纪灵统领的最后一万兵卒,出东门往广陵而走,准备与刘勋残部汇合后,一起前往青州。

而鲁肃统帅庐江诸军,几乎是前后脚的进入了寿春城,马上开展起了安民等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鲁肃率领四将来到袁术的“皇宫”,也就是原来的寿春太守府扩建后形成的一片建筑群时,鲁肃停下了脚步。

他皱着眉头看着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下令道,“仲业将军,即刻派人寻找袁术僭越的各处设施,全部毁掉。”

“诺!”文聘抱拳答应后又道,“大帅。其他的好说,可是那些房屋皆是寿春百姓的血汗,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若是毁掉,着实可惜。”

鲁肃听罢点了点头,想了想道,“这样吧,除了房屋之外的东西都毁掉,并且派兵士守护,任何人不得进入。如何处置,等三公子,或者李太守来了再说。”

“诺!”文聘这才转身离开,前去部属了。

鲁肃率领其余三将进入到太守府内,一眼就看到了正堂之上摆放着的那把袁术的“龙椅”。

陈到此时说,“大帅。那把椅子好像是咱们庐江送来的,怕是不妥,不如毁掉?”

鲁肃看罢,笑了笑道,“当时送给袁术,咱们并不知道他拿来做什么用。再说,那时袁术未反啊?”

魏延此时忽然道,“不如将此物当做战利品,交予曹操,奉于天子驾前。也算是咱们庐江的功劳啊?”

鲁肃转头古怪的看着魏延,而陈到和黄忠也都用异样的眼光瞅着他。

魏延见状相当不好意思,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连忙道,“末将失言了,失言了。”

“哈哈哈~~~”鲁肃和其余二将大笑起来,鲁肃笑着道,“文长啊,此谋甚妙,甚妙啊!”

陈到则是嬉笑着朝魏延拱手一礼道,“文长大才,在下不及啊,哈哈哈~~”

黄忠只是捋着胡子,呵呵直乐,并不言语,但眼神中却流露出赞赏的目光。

魏延见三人大笑,最后也忍俊不禁了。

整个大堂内,回荡着四人爽朗的笑声,久久不息。

五日后,新任的寿春太守李通,率领徐庶、许褚、廖化、丁奉等,一起来到了寿春城。

待与鲁肃等人见面寒暄后,便进入太守府内,开会商议。

首先,鲁肃把孙翊的最新指示,也就是精兵的事情与李通细细讲了。众人都觉得李通很吃亏,只是没人明言。

而李通则是很坦然的道,“不瞒诸位。此番出兵,我汝南兵马损失不少。原因无二,就是兵不经练,人员冗多。即便三公子不下令,吾亦想战后与三公子商量,精简兵丁。如今各处统兵大将皆只三千人马,而唯独吾麾下尚有五千之众,实在不妥。所以,此番吾亦当挑选三千精锐,镇治州郡足矣。”

诸人闻言,皆对李通的人品和心胸敬佩不已。鲁肃叹道,“常闻三公子言文达公乃忠正之表率,今日一见方知其意也。”

李通摆手称愧,接着与众人商议其他事情。此皆略过不提。

仅仅一日后,镇南将军,领庐江太守,江东孙三郎孙翊就来到了寿春。

说起来,孙翊也是害怕鲁肃压制不住这些大将,同时也为了安抚李通,所以带着陆逊、石韬和吕蒙赶来寿春。

结果没想到,人家李通自愿把所部兵马精简至三千人,使得孙翊原本准备好的说辞都没用了。

那怎么办?孙翊干脆也不开会了,直接命人把自己带来的一百坛郎酒全数拿出,与众人胡吃海喝起来。

席间,孙翊把人员部属重新说了一遍。又命石韬接任寿春郡丞,继续搭档李通。

接着,鲁肃便把袁术留下的那些僭越之物如何处理的问题,扔给了孙翊。

孙翊想了想,确实不好办,毁了吧,怪可惜的。不毁吧,又会被人诟病。

忽然,孙翊灵光一现,喜道,“吾有一策,诸公看合不合适。”待众人注意力过来后,孙翊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如此,不妨把那些建筑改造一番,作为教学之处,使那些上不起学的孩童可以知礼仪、明道理,诸公以为如何?”

“妙啊!”李通、鲁肃、石韬、徐庶等人皆大喜过望。特别是读书人的石韬,更是笑着道,“庐江如今有稷下宫,不妨在寿春也同样办理,开分院可也。”

“对啊,对啊!”鲁肃接着道,“庐江招贤馆也可在此设置分院。寿春此地北接中原,东向徐州,四通八达,来往之人甚多。若有名士从此过,便可就近招募,为我所用。”

其他人也是对孙翊这个想法非常满意,忙不迭的称赞道善。

孙翊则是笑了笑道,“吾只是说了想法,至于具体实施,还需广元兄多多操持了。”

石韬洒然道,“本为份内之事,三公子放心吧!”

既然这件事情说通了,那大家自然就继续高兴的拼酒呗。

孙翊则小声的和陆逊、李通、鲁肃、石韬、徐庶这些相对文雅的人,议论着什么。其中就说到了曹操的动向。

李通道,“三公子。末将等与曹操会合后,一路急进。待快到寿春时,听闻袁术已弃城而逃。曹操本来要末将率军与其同时追击袁术,但元直先生让吾以寿春城方定,怕有动荡之事,推脱掉了曹操的命令。吾等这才一路赶来。”

孙翊皱眉道,“我这个好世伯啊,咱们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已经很不错了。他却依然要咱们的兵马去给他做挡箭牌?哼,若是真去了,子敬兄与纪灵的协议便会破裂,那咱们不就食言了吗。”他转头对徐庶道,“元直兄大才啊,多谢了。”继而还拱手一礼。

徐庶忙侧身避过,正色道,“三公子莫要折煞我也!哦,对了,还有一事,需三公子定夺!”

孙翊点头道,“元直兄请讲。”

徐庶道,“吾等与曹操分别之时,末将听闻,曹操欲让刘备实领豫州。若刘备真如曹操所言,坐镇豫州,那末将统六安行营时,应当对其采取什么政策?”

孙翊听罢,想了想道,“曹操不会让刘备实领豫州的!”

徐庶没说话,陆逊先接口道,“三郎为何如此笃定?”

孙翊喝了口酒,悠哉道,“刘备其人,有枭雄之姿。曹操怎会把腹背之地,交予一深藏不露之辈??”

徐庶此时认真的道,“三公子,刘玄德自起兵以来,常有仁德之名,世人皆知啊。为何您说他深藏不露呢?”

孙翊哈哈笑道,“元直兄啊,吾来问你。刘备何时有过仁德之名?”

徐庶思索道,“黄巾平乱之时,诸侯讨董之日,北海解围之举,徐州退曹之事。此皆天下闻名啊?”

孙翊摇摇头,不屑的道,“黄巾平乱之时,刘关张只数百兵丁,安能荡寇驱贼?诸侯讨董之日,刘备跟随公孙瓒左右,焉能报国安邦?北海解围之举,乃借兵相助;徐州退曹之事,因吕布偷袭。试问哪一件能显示刘备之德?”

陆逊听罢道,“可刘备曾经三让徐州,推辞不受。这总是事实吧?”

孙翊哈哈大笑道,“三让徐州?若其不愿接领,却为何赖着不走?要知道,刘备本为平原县令。如今却放弃辖地,跑去徐州居留,你们见过这样的父母官吗?”

“呃~”众人皆面面相觑,不得言语。

孙翊接着大声道,“文达公乃朝廷敕封之汝南太守,因被曹操所逼,故而到此。可文达公旦夕不忘回返汝南,镇护一方百姓。但刘备呢?得了徐州就忘了平原。这样的人,何来仁德之名?”

这番话说完,堂中诸人都没了话说。就连那些喝酒的大将们,也都停下了动作,惊诧的看向孙翊。而徐庶、陆逊等,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久久没有言语。

孙翊却幽幽的道,“以我看来,曹操许会令刘备继续驻扎徐州,依然造成二虎竞食之局。到时,不管吕布打刘备,还是刘备打吕布,都会给曹操以借口。他便能假天子敕令,平两人之争,从而达到最后吞并徐州的目的。”言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袁绍呢?”陆逊此时忽然道,“袁本初难道会坐视曹操扩张,却不加以制衡吗?”

孙翊哈哈一笑,道,“袁本初乃见小利而忘义之人。若得玉玺,定会高兴地如孩童一般,哪还会有心思去管徐州的问题?”

徐庶听罢,叹口气道,“三公子运筹帷幄,对各处情况洞若观火,真神人也!”

孙翊这时却有些脸红了。为啥?因为这是历史上已经明确记载过的,只不过被他这个穿越者提前知道罢了。

但是在席间的这些人眼中,孙翊却是多智而近乎妖的存在。他们无不心中慨叹,这个三公子太厉害了。

孙翊感觉到了众人炽热的目光,连忙干咳两声,顾左右而言他的道,“好了,不必为人家的事情烦心。咱们自己这里还有太多需要认真谋划的事情呢。”

看诸人的注意力重新回来后,孙翊继续道,“寿春被袁术强占多时,治下百姓多受压榨,民力凋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恢复民生。这样吧,寿春一郡免除三年赋税。”

李通闻言拱手道,“末将代寿春百姓多谢三公子。”

孙翊点了点头,接着道,“还有一事。现在只有郡事内有监察司,吾觉得在军中亦应设此衙门,名为督察司。在庐江设督察司总部,其余各部皆由督察司派人进驻,专门负责调查和处理校尉以下级别军官兵卒违反军规之事。各部主将,无论是谁,都不得插手他们的工作。督察司直接向各营主帅负责,并有权对各营主帅处理不当之事,越级向我禀告。”

诸将听罢并未有不同意见,因为他们治军一向严厉。现在多了一个部门,帮助他们执掌军规,算是分担了他们部分的工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练兵之事。

鲁肃这时问道,“三公子此言甚善,却不知这督察司总部由谁来执掌?”

孙翊呵呵一笑,伸手指向席间一人,道,“就是他!”

此正是:鲁肃巧言劝纪灵,寿春终未动刀兵。孙翊方到安诸事,再添军中督查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