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言水浒》第123章 两条鱼引发的内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江,戴宗,李逵,张顺四人相识在琵琶亭,李逵是边吃酒边吹牛,吹牛正吹到兴头上被一个卖唱的宋姓女子的哭声打扰,就一巴掌把人推倒。

这个女子和宋江是本家,叫玉莲。说来也怪,水浒传里的女子的名字很有意思,潘金莲,金翠莲,宋玉莲。我隐约感觉到水浒世界里可能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在书中的世界里,约定俗成的一个女子出去卖唱,就相当于是比较隐晦的卖身行为。但是良家女子又不是畜生物品,为了尊重同为人类的尊严,即使没有一把刀贵,一个好好儿的女儿家也不能插个草标就推到集市上,所以用卖唱为幌子,等到有钱人家看上把女儿卖个重金也好度日,这条规则可能是那个世界里面不成文的规矩。如此一来,金翠莲卖唱为生被镇关西包养也就解释得通了,金翠莲得了鲁智深等人的银子继续卖唱,最后又再次被人包养也说得通了,而宋江包养闫婆惜也顺理成章。有人说金翠莲水性杨花,如果按照这条规则理解也就需要探讨一下了。

宋江把宋玉莲的母亲叫到一边问了一些话,觉得这个老太太说的本分,就许给这一家三口二十两银子。宋江打赏薛永也只是五两银子,20两银子不是小数,为什么这么大方,这个后文里有解释。宋江许完钱之后,戴宗就开始埋怨李逵让宋江坏银子。如此理解的话宋江花20两银子其实是给戴宗看的,戴宗的小弟闯了祸,这种事可大可小,如果是老两口比较懦弱可能就息事宁人不吱声,如果是见官宋江戴宗李逵这几个人都要倒霉,尤其是戴宗,和犯人一起出来吃饭,纵容手下行凶,宋江的罪责应该是最轻的,本身已经是犯人了,再判又能怎么着呢,溜须拍马,找牢头吃个饭就可以化解,况且江州牢房的所有人都和宋江关系很好,就算是见官宋江应该不会因为此事遭受什么惩罚。就算老两口当场说无所谓,口上说没事没事,但是转过天气不过去告官这几个人一样要倒霉。而宋江花大价钱摆平了此事,最受益的当然是戴宗。宋江知道怎么回事,戴宗当然也知道。宋江啊宋江真是高手。

一听说有20两银子老两口当然很兴奋,却不敢要。因为有李逵这个煞星站在这几个人当中,老两口不知道会再出什么差错,心里还是很想要那20两银子的,但是嘴上说“但得三五两也十分足矣”,心里面应该是想能得个三五两立马脱身是最好,但是能得这20两银子那岂不更妙?宋江是怕这一家人去告官,坚持要给20两,于是让老头跟着自己去拿银子,老太太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去,这就让老两口感觉到非常安全,说了句“深感官人救济”,老头去了又没什么危险,冒最小的险,得最多的钱,多好的投资啊。

宋江又扔了20两银子,似乎花钱花的有点丧心病狂了。但是这些银子花得并不是全无意义,和卖唱一家商定之后,戴宗就批评李逵“你这厮要便与人合口,又教哥哥坏了许多银子”,宋江的目标还是在戴宗身上。

正吃饭的时候黑旋风李逵打了人,而宋江为了平息此事又多花了20两银子,戴宗吃了一顿饭莫名其妙又欠了宋江一个人情,这顿酒吃到这里基本上也该结束了。貌似桌上还有一个旁观者,那就是张顺,所以张顺提出结帐。宋江当然不让了,说了一句“…于礼不当”。张顺死活非得买单,加上戴宗在一边帮腔,几个人撕巴起来也不好看,宋江只好答应“这等却不好看。既然兄弟还了,改日却另置杯复礼”这样做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先是说了自己的感受。既然你把帐给结了,既说了一个事实,又点明了这个争执的根源,是在解释矛盾的本质。改天我再摆场酒作为回谢,最后给了对方一点盼头。简短的三句话就是标准的演讲程序,这个标准程序是现代美国人发明的,而施公能够把一个标准的程序用三句话就充分展示出来,让人不得不惊叹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按照这点来看,水浒传算是真正的古典智慧的精华,而前人留下来东西,能达到这种高度的也确实不多。

宋江同意让张顺买单,张顺很高兴,又取了两条鲤鱼,跟李逵戴宗一起带着宋老头去宋江的抄事房里取银子。这下张顺可露脸了,非但款待宋江帮宋江买单,买了单之后又取了两条鱼送给宋江。一顿饭钱,四条鱼,加上被李逵放掉的一船鱼,看似张顺又搭钱又搭东西。不仅让宋江这样的人物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还跟他掰了掰腕子,算来算去张顺还是有收获的,加上和戴宗戴院长成了兄弟,又和李逵不打不相识,张顺这次还是有赚的。有些人喜欢算表面的金钱账,往往忽略掉了实质性的东西,殊不知那些真正的东西才是产生金钱的根本,金钱只是做了正确的事情所产生的副产品。

张顺看宋江爱吃鱼,第二天又拿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来准备送给宋江。张顺何等的机灵,不能说因为宋江爱吃鱼,就说看你喜欢吃鱼我送过来两条,张顺给的理由是感谢宋江帮忙给捎书信,这个理由就找得十分机巧,书信的内容明明就是张横拜托张顺照顾宋江的,实际上受益者是宋江,但是这封书信又被张顺拿来当作送鱼的借口。果然水性那么好,智力肯定差不了。

没想到宋江因为贪吃搞得腹泻起不来床,张顺看到就要给宋江请医生。宋江说“自贪口腹,吃了些鲜鱼,苦无甚深伤,只坏了肚腹。你只与我赎一贴止泻六和汤来吃,便好了。”说得病是因为自己贪嘴,这就免除了张顺在良心上的责任,张顺听到心里面也是松了一口气。“……吃些鲜鱼……”,鲜鱼这个事儿还用说吗?你张顺应该是最清楚,琵琶亭里卖的都是隔天的鱼,鲜鱼只有你那里有,吃的鱼还是你送的,并不是昨天我们在琵琶亭吃的鱼,所以你小子还是有责任的。好在问题不大,你去帮我抓一副药“便好了”,既然你有责任,那主跑腿帮我去买个药总是应该的吧,何况买完药之后我立马就好,张顺听了这个话,还不得赶快去吗,估计恨不得的立马瞬移到药店去。宋江病成这个熊样还要跟人用心思,我也是醉了,不过这也说明这些逻辑和操作方法在宋江的平时的言谈举止行走坐卧里面已经是一种自然习惯了。宋江病成这样是吃鱼吃的,短时间肯定是不会再吃鱼了,但是资源到自己手里,肯定要想办法让它最大化,就让张顺把两条鱼一条送给官营,一条送给差拨,这两个人是宋江日常需要重点维护的,送给这两个人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张顺是自己刚收的小弟已经来了,马上安排他做点事儿,一个是显示自己做为大哥的权威,另一方面看看这个新收的小弟是不是听话,而宋江吃坏肚子张顺也有责任,所以不得不按照宋江的指示去买药,这也可以让两个人的关系更稳固一些。

宋江养了五七天,基本上就已经痊愈了,人生地不熟的宋江想在江州地面混个脸熟肯定需要有个人带着自己到处转一转,这个人必须八面玲珑而且有头有脸,就算是不逛街,和这个人谈一谈也能获得一些有效的信息。管营和差拨是直接管理宋江的,如果宋江去找这两人,要么是拉关系混脸熟,要么就是要是上门求人,就算关系处的再好也不能常去,很明显不是逛街的最佳人选。黑旋风行事鲁莽,宋江见了他两回,第一回是在赌档里打人,第二回打了四场架,先是打了张顺的手下,又打了张顺,第三场被张顺淹了个半死,吃饭的时候又推倒了宋玉莲,害得宋江又破费了20银子,这个人也不是合适的人选。张顺要打理自己的生意,管理自己的手下,肯定没时间。揭阳镇的几拨人又离的太远。最后只剩下一个选择,戴宗这个人说话也比较稳重,在江州地面也比较有地位,知名度也比较高,处理事情也比较冷静,所以找戴宗就成了宋江的第一选择。

宋江就去“州衙前左边”打听戴宗的下落。中国古人也是靠右行,宋江偏要去衙门口的前左边,为什么反其道而行,这就看出施公心思细腻的地方。皇帝上朝,文官在皇帝的左手边,武将在右手边,作为县级衙门也会采用一样的规则,戴宗是武官,所以从江州知府蔡九的视角戴宗是在自己的右手边,人习惯性的出了门之后会靠右走,宋江面对着衙门找人的话方向刚好相对,戴宗是在宋江的左手边出了门向左转。衙门口脸难看,宋江是奔着找人去的又不是为了看人脸色,如果是因为别人的一个表情坏了自己一天整天的心情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宋江直接跳过了右手边的几个人,直接奔着“州衙前左边”就过去了,这样找到戴宗的几率会更大。

果然很快就问到了戴宗的住址,但是扑了个空“寻访直到那里,已自锁了门出去了。却又来寻问黑旋风李逵时,多人说道…”。宋江又去找李逵,李逵这个人虽然行事鲁莽,但是好在脑瓜子比较简单,在房里憋了几天找他聊聊天也是不错的,却又是没找到。同样没找到人,宋江对李逵和戴宗的处理方式就完全不同。找戴宗时在路上只是简单的找人问问路,访到了戴宗的住处,没找到人转身就走,没找到李逵却是到找附近的人乱问一气。一个原因是宋江因为找不到人心里面焦急,习惯性的多问两句。更深层次的原因,戴宗和李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对地位、认可度包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都不一样。

戴宗在江州好歹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所以也会比较在意自己的影响,而李逵完全不在乎这些,反倒是更在乎场面和面子。戴宗对于一个辖下的犯人过来找自己还是多少有些忌讳的,所以宋江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很低调就离开了。但是宋江找李逵没找到,“多人说道”看来宋江是问了很多人的,而李逵也很乐于被别人找,这样的话显示自己比较牛比较有社会地位,比较有存在感。对李逵和戴宗的区别对待,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共情能力,说白了也比较简单,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

宋江找张顺还是没有找到,这就去了浔阳楼。才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故事。

张顺听说宋江喜欢吃鱼,等几个人离了琵琶亭又单送了宋江两条鲜鱼。宋江贪吃多吃了几口吃坏肚子,在抄事房里憋了五七天,闲得难受,就想找人聊聊天,但是一个人都没找到,心情郁闷,所以上了浔阳楼,三两杯就喝醉,提了反诗,最后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可以说水浒传中死的大多数人,包括辽国和方腊的人马,到死都没想到自己平白无故的挂点只是因为两条鱼,而李逵去讨鱼的时候可能没注意路边的一只蝴蝶在扇动翅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