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盛世宏图》第一章 庙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据野史记载,始元598年间,大周王朝宦官乱政,周王饲毒,暴毙宣和殿。

骤然间,统治天下近六百年的大周帝国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天下大乱。

乱世之中,硝烟四起,群雄割据,七分天下,兵甲何谓足也,士取之于民,致使民不聊生。

儒家有圣人孔谶之云游四方,深知民之疾苦,圣人孔谶之单侣麻衣游走于各大王阀之中,推崇和平之道,以民心为本,试图说服各王阀统治者停止征讨,太平天下。

然而在硝烟持续的几年里,各大王侯互有交涉,为权,为利,为怨,为仇,为此兵戈不断,又怎会化干戈为玉帛。

儒家圣人孔谶之七访七地,黯然收场。

直到有一天。

“敢问先生,何为读书人?”问话人一身麻布粗衣,腰挂长刀,面容刚毅,语速轻缓却透出沙场气。

读书人轻轻放下手中的书本,不紧不慢的拍去麻衣上的灰尘,目不斜视的望向天空,淡淡的道:“敢为天地立心,敢为生民立命,敢为往圣继绝学,敢为万世开太平,方是读书人。”

有风起。

那人呆立当场,沉默了许久。

沙尘随风势愈凶,风势随沙尘愈狰狞。

“末将秦政,请先生下山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沙场人跪了读书人。

读书人心头古井无波,依然望着那浩瀚的天空,无动于衷。

“先生,战乱已久,已经不可逆转,唯有实现一统,才能再现人民安居,军轻民重的百年盛世,请先生三思再三思!”

读书人涟漪起心头。

“难道先生如此不顾大义,置千千万万的人于水深火热之境?”

读书人眉头一皱,转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沙场人,依然淡淡的道:“杀百万人救千万人,这就是你的大义?”

沙场人站立起身,面有怒容,他重语道:“先生空有菩提心,却无和尚命,先生可知每天有多少户人家妻离子散,爷少两难全!我的兵士人人悍不畏死,冲杀掠阵都争抢在最前锋,因为他们都期望以己一命救他人,哪怕是救一人!他们也自认为死得其所,先生说杀百万人救千万人,他们有多求之不得,这个天下的子民有多求之不得!”

“言已至此,无需再言,秦政告辞!”

读书人眉头两皱,对着沙场人的背影问道:“若是将军得了天下,将军觉得官民该如何自处?”

沙场人停下脚步,手握腰间长刀,一字一句的说道:“必民重官轻。”

风停了。

读书人跪了沙场人。

五体投地。

这一对读书人与沙场人啊。

始元626年,长达28年之久的战乱终是落下帷幕。

历史上称其为周吏之乱。

秦政一统天下,定国号为秦,定都莱阳。

封儒圣孔谶之为国之首辅,大儒国师。

天下大定。

--------------------

而我们的故事要从始元925年说起。

大秦王朝,莱阳国都。

那年大暑。

清凉殿内。

“手谈十局,朕输八赢一,这第十局?”说话之人头顶皇冕,冕上有珠,珠串十二,串串琉璃。

“陛下,这第十局落子一百三十五,哪怕陛下执意要我输,陛下赢,也要一番周折。”这个说话人,冠冕无珠,只系两条青色玉带,青带青衣,吐字温雅,是个儒生。

这两个对弈人,一个是九五之尊,一个为当朝首辅。

“哈哈,先生棋力超绝上下百年,朕输得不冤。”那位当今皇帝笑道。

儒生听言,看不出神色变化,眼神始终放在棋盘上,他笑道:“陛下精研国道,如今百姓富足,国器有余,乃数百年来的大盛世,可空有国力而少荐贤,若是陛下肯分出余力在这三尺木桌上,恐怕今天我就要铩羽而归了。”

那位皇帝皱起了眉头,随即释然,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那位儒生扔不抬头,说话之声依旧和煦温雅,让人如沐春风。

“九阳学殿乃皇室根本,国之脊梁,陛下莫要与龙体两相轻。”

儒生再道:“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学士。”

皇帝陛下轻轻点头,双手置于棋盘,闭眼沉思,右手食指敲盘二百八十八下,豁然睁眼,眼中疲惫尽无,左手食指敲盘二百八十九,笑道:“就按先生的意思办。”

儒生悄然抬头,又点头。

这年大暑,皇帝下谕,举国之力大兴学府,奉,教书者为尊,俸禄双倍,另,九阳学殿国子监大祭酒柳元宗提任殿阁大学士。

钦此。

民间有儿歌流传于世。

“柳宗元,柳元宗,国子监,大祭酒,摇身一变大学士,清凉殿里清凉出,月牙湖里现月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