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奇天》87.第087节 陈嘉健 特研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我重生!”

特研部的经理卢会展带着其余8名同事在吟诵着,身体朝着墙面一侧精美的关羽神龛,陈嘉健信奉这个战神会给他带来运气。他们双手交叠在胸口,这是‘特研部’每天早晨9点必须要做的事情。

陈嘉健觉得这时候他的内心会变得清澈透明,如一泓深山幽潭,无物扰动。

‘平静’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因为这能给他带来生命的某种意义,自从妻子故去,儿子也与自己渐行渐远,投入狂热工作流让他获得这一份回报。

‘只有做好这一切,才能获得你要的生活。’无数次,他会在内心重复着,以获取一些力量。他非常清楚面临着什么,虽然他并不知道组织背后是怎样的巨影。但它的力量,足以碾压自己几万次。

‘蓝会’甚至内心都不敢想的两个字。特训、项目、保密这三重纽带将他与之死死捆绑在一起。

很多夜里他会被它惊扰爬起,又在麻木中倒下睡去,因为第二天他必须来到这里,一手开创的事业,已成为必须的日常和自己融为一体。

“你给予我之祝福,必将化为吾等一生奉献!”10个人的声音汇合成高低起伏的韵律,在重复第二遍,陈嘉健的思绪却一直游离,当然他的声音会追随他们飘荡在这间密室。

“勇士不惧!”最后的结束语了,陈嘉健重复着,“勇士不惧!”

“谢谢诸位!”陈嘉健向他的勇士们点头示意。

他随即轻声召唤,“格兰顿,”这是那个首席工程师的英文名,印度人,很早就被他发掘到的人才,虽然他来自于名不见传的大学。但此人几乎就是为编程而生,目前为止的那些项目一经过目,就会被他的脑中形成可行性报告,是否能实现,如何实现,最后逐一分解为复杂的公式和计算机语言。‘这是东方文化独有的优势么?’他有时候觉得或是佛教的直指人心或者拈花一笑极大的延展了这位印度人的思路。

“是,陈老板!”格兰顿马上近前,典型的印度打扮,头巾下是一双浓眉大眼配上的络腮胡,高大的身躯被其刻意弯曲了些角度。

“这几天的项目进度如何?”他与他们之间用英语交流,因为他只懂英文,还有其他两位核心成员也凑到眼前,安东尼是敦实的加拿大人大腹便便的样子,威廉是一位美国人高瘦随性一头蓬乱金发。他们知道这时候需要对老板作出充分合理的解释。

“恩,是,进展不很顺利,诺斯先生。”诺斯是陈嘉健的英文名,格兰顿对他很是敬畏,特别是他觉得做得事情不符合老板心意时。

“哪方面阻碍了你们的进度?”陈嘉健保持着一贯的沉稳。这个项目据他所知对组织是比较关键的,似乎也会关联起自己的那条命运之流。不能失去组织信任,这绝对是他不能承受的灾难。

“一个是工具问题,编程的工具达不到软件的要求,这个项目应该属于某个巨型项目吧,其中所涉及到数学计算方法已超出我们的能力范畴。”格兰顿诚惶诚恐,令旁边两个核心成员更加肃然,有些手足无措。

陈嘉健向卢会展示意他们可以回到岗位工作,留下这三位核心技术继续。

他带着他们在有着蓝色磨砂玻璃隔间的会议室里坐下,那里有一张20人的窄长红木办公桌。

陈嘉健在隔开他们2个座位的地方坐下,再次询问,“其次呢?”

陈嘉健知道这个项目涉及到的领域及内容都很复杂,他得到的任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子项目而已,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体的难度决定着细节难度,它们是一种正比关系。

“其次是,是硬件的算力根本达不到这个软件所需要的下限,但据我所知,我们公司的计算机已经是一流设备了,每个步骤都得消耗很多时间。”听得出格兰顿喉咙有些发紧,他说的是实情,算力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从蓝会传达的内部消息获知,美国英特尔公司最近为美能源部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4万亿次,但这个只能做简单的计算使用,并不能用在软件开发上面。

他也知道蓝会可能正开发更快的电脑,甚至可媲美超级计算机,但哪怕已经完成,他也肯定拿不到。

“好吧,我清楚你们所说的情况,对第二个障碍我无能为力,但第一个,我可以请数学专家来协助你们,解决数学模型问题,有可能会减少算力需求。”陈嘉健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他已经准备到ubc大学和sfu大学去找几个数学专家。

‘用钱一定能解决80%问题,剩下20%加钱三倍!’这是他办企业的一个信条。

这三个核心成员都忠实于蔚蓝公司的软件事业,对于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毫不知情的。他用蔚蓝公司的股权牢牢拴住他们的心,再加上平时的洗脑,‘足够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卖命了。’

见他们还是有些紧张,不妨鼓励几句,“我们就像远离陆地的航船,心存希望的同时,也要具备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调整航线,扯开风帆的灵活性。请相信我,我会承担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协助大家的。”他最后一句是微笑着说完的,‘这样会让他们放松些。’他想。

‘特研部’,这是个一百五十多平米的特制工作室,隔音,防尘且全封闭,他一个人的时候,这里非常安静,只有换气设备传来极轻微的声音。

它只有研发区和会议区和一间卢会展所在的经理室,三个大区间,研发区有二十个半开放的屏风式办公桌,靠墙的会议区有一张足以容纳二十人的狭长大红木会议桌,一个巨大的投影幕布。另外也有餐饮区和卫生间等必要的小区间,这是一个小公司格局,五脏俱全。

它联通陈嘉健的办公室,与蔚蓝公司上下两层完全隔离,进出也是单独出入。

保密是蔚蓝公司第一宪法,任何人都会小心谨慎,但人人都知道陈老板很慷慨,年终奖很高,高到每个被解职或离职的人都悔青肠子。

特研部不允许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发生任何关系。这里所有的入职都是经过卢会展挑选,最终得到他的确定。入职手续之一就是和他们签订保密协议,特研部成员如果与公司其他部门的同事发生任何方式的接触,联系的双方都会因违反保密协议被要求立刻离职,蔚蓝公司会保留追偿泄密的一切责任。

“这是因为这里研发的软件具有极强的保密性。”卢会展会对他们这样解释,其实也是如此。特研部和蔚蓝公司也因此离职了十几个人。

特研部的十个人也是经过了很多筛选和一年的漫长试用期才稳定下来的。项目很多,进度很赶,所以人员还在招,但合适的很少。他清楚这是因为要完成的那些项目实在太复杂的缘故,自己几十年的经验也只能是看懂那些项目的要求和大概运行机制和所需的工作流程,被他录用的这些可以说也是千里挑一的。

卢会展是他的心腹之一,拥有公司10%的股权,公司初创时期就跟着他,自从得到蓝会的重要项目,蓝会就指示他成立特研部,以防泄密。他被陈嘉健调入这个部门做经理,几乎做了全部的行政和会计工作,是他所倚重的对象。

‘难啊!’陈嘉健嘀咕一句,跟卢会展打个招呼,一言不发的扣上大衣衣领,踱步到公司大楼外,已至初冬,凉风有些刺骨寒意,他不由得裹紧身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