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白衣修》第二章 小学啊!我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觉醒来精神爽,日出三竿道几时。.这样的美梦,张和这段日子是不能再做咯。天刚朦朦亮,张父就准备好马车,催促着张和一道前去蒙学了。蒙学可是好地方啊!下得马车,张和抬头就看见斗大的牌匾挂在一座院落中,横书《蒙学》二字。如今张和也识得数千古篆体。毛笔还玩得个顺溜,这多亏了张父的教导有方。文房四宝可是被张和糟蹋了不少。入得朱门,接下来就是拜师行礼了。老夫子姓朱,朱陶。三国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此时却负责朝阳县的蒙学启蒙老师,他的工作可是意义非凡呐!熟悉环境后,张和也就明白了能入蒙学的孩子可真是无白丁啊。张王赵李,均是县中数一数二的豪门。穷苦的孩子,是无缘与此的。

摆香案,行师礼。张父告辞后、张和自有老夫子带入堂中学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朗朗的童声响起,令张和不由一窘。“唉!又得当一回小学生了。”端着书册,与一班小孩们朗读起来。不知不觉中,老夫子开口让学童们课间休息来。

一群小朋友自然对新来的颇为感兴趣的咯。最先来的是五个小鬼:“哎、新来的,老规矩,将身上的铜钱拿来。不然,就给你吃拳头!”为首的小鬼比其他人年长些。

“拳头么!还是你吃好了。”嘭——

“呜呜呜,我要告诉老夫子去,你打我。呜呜呜。”挨揍的可不止领头的那个,张和连另外四个也一起揍了。在张和的字典里,帮凶可比主犯更可恶。“有你们什么事?也敢来凑热闹?不教训你们也不知道什么饭可以吃,什么事不能做。”

不一会儿,来了一位仆人请张和随去朱陶书房。一路小走,进得房门,朱老先生不怒而威道:“张和,诸位师兄言你乱使蛮力殴打他们。可有其事?”

张和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学生回先生话,敢问五位师兄,一个人的力气大,还是五个人力气大?”

“自然是五个人力气强于一人。”老夫子见那五个徒儿低着头,就替他们开了口。

“如此,那何来学生殴打众师兄之说?”张和昂首道。

这时,那为首的小鬼急辩道:“你是打完一个再打一个来的。”

张和冷哼一声,再次质问道:“敢问师兄,是你年长还是张和年长?”

“这——”小鬼一时语塞。

张和才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师兄皆年长于我,又何来被我欺负之说呢?先生明察。”

一件诬告案就此了结,张和自然被朱老头好严安慰,那五个师兄嘛。都是豪门子弟,也不好太过了,就罚抄三百篇道德经了事。

放学后,张和可是很有耐心地等候在学院的必经之道上,就等财神爷上门了。“你小子,还敢留在这里,有种就跟我们来!”一行小鬼走来,为首的恰是挨揍的小鬼头。

“白痴!”张和再次冷哼。“想走?也不问问我的拳头硬不硬?”说着晃了晃握紧拳头的右手。

“你待怎样?”小鬼头喝问道。

“将钱留下!不然再揍你们一顿!”张和恶狠狠地说。

“你就不怕我告诉先生?”小鬼犀利啊!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威胁。

“谁会信?你信么?”张和吹吹拳头,毫不在乎地言道。

“算你狠!咱们走!”小鬼头将钱袋一丢,领着朋党拔腿就走。

“站住,他们的还没留呢。”张和懒洋洋地说道。

于是五个人留下了五个钱袋,走了。

张和拾起钱袋,走到了围墙的一处干涸的排水渠那,仔细地将钱袋放好,以待出去后拿取。然后安然地走出了蒙学。“站住!”一声大喝,五个小鬼头领着一群家丁围了上来。

张和冷哼一声:“大胆!县令的公子你们也敢得罪,是不是想尝板子了?”那些家奴你看我我看你的。一个五岁的小孩愣是将一群人唬住了。

“你们想干什么?闪开,别挡着我家公子。”这时府里的家丁张喜也看明白过来了。感情方才那帮小鬼说的就是自家的公子啊。顿时怒火中烧。一个箭步冲上来护住小公子。可不能让他们伤着公子,不然他也甭想在张府待了。

“公子咱们还是走吧,县令家的可不能得罪啊!”那几个家仆自然明白县令就是此地的父母官,谁不得巴结着。“哼!没用的东西!”为首的小鬼气汹汹地走了。剩下的四家也是各自散去。

“张喜,你干的不错!走,等下我请你下馆子去。”五岁的张和老气横生地言道,将张喜弄得哭笑不得。

“公子上车吧。”张喜打开布帘,想抱张和上车。

“且等等,”张和沿着围墙跑去,张喜顿时大急:“公子你这是要去哪?”也追了过去,却忽然发现张和一下子从排水渠里掏出几个钱袋来。“老天爷!那几个小鬼说的是真的!”张喜顿时石化中。

“走了,愣着干什么,公子我饿了。下馆子去。”张和上车招呼道。张喜呆呆的,木头似地架着车朝茶楼奔去。车上张和却悠闲地数着钱数来。

一晃,春秋已三载,今年是183年,张和也已8岁了。蒙学中,还算马虎,混了个小太岁的头衔。那几个家世不错的小公子这三年来可悲剧了。每个月准时地上缴保护费,不然就会得到几个拳头的回报。谁让张和的老爹是一县的父母官呢。花点小钱算什么?每年他们不得送个千二百两的?就这样,张和积攒下了些许金子,笼统也有10多两了。这日、学院休假,张和来到老爹的衙门,“见过公子。“一群捕快自然得问好。

“我问你,本公子想要找个人,该找谁去?”张和身份摆在那,自然不用废话。

“公子要找何人?包在小的身上。”捕快头嘛,自然有些本事的了。

“黄忠、南阳的,会些武艺。”张和言道。

“啊?公子,南阳很大的,这样找,恐怕~”捕快头冷汗狂飙、极其为难道。

“我出10两金子,你们去南阳各县请衙门里的人吃吃饭,帮忙找找户籍,不就能打听来了?”张和可不笨,没有利益的事,很难请人办事的。

“是不是真的?”一干捕快有些不敢相信。张和随手将一包裹丢到地上。顿时将十颗金豆露了出来。将那干捕快雷的冷雀无声。“找到,金子归你们,找不到,哼!我想你们也该回乡种田去了!”张和说完,扫视众人一眼,走了。

“头、这怎么办呐?这、”捕快们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

“嘿嘿、这还不好办?有空去那些个地方再问好了。有钱拿还不好么?走,咱们喝酒去。”捕头李招呼道。

“是么?”一声童音飘来,将铺头李惊得冷汗飚出。顿时动弹不得。“下月初十,我要消息。别再忘了,想当捕快就得求着我!”冷冷的嗓音,愣是出自一个八岁的儿童口中,待张和走后,捕快们顿时炸开了锅。“靠!这小孩可不得了!小小年纪整的跟一小大人似的。”“是啊,想糊弄都难了。”“头,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找呗!”捕头李没好气地言道。这时有个机灵鬼进言道:“头,我看那小鬼在唬咱们。你想啊,一个八岁的小孩还能让他爹听他的?堂堂县太爷还能听他儿子的?”这番话说的在理。捕头李刚想开口,另一个跟班就咋呼了:“胡老二,别瞎咧咧,小公子是没法让县太爷听的他,可他娘能啊!你信不信,只要他在夫人那说上几句坏话,你看你还能不能吃这衙门饭?”

“哎,兄弟差点糊涂了。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多谢钱兄提醒。”胡老二明白过来,朝那同僚投去感激的眼神。

走吧,办差去吧。“一行捕快各自办事去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